郭孝達

郭孝達

郭孝達(1932~1986年)江蘇常熟人。1956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歷任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中國胃癌研究會副理事長,日本大阪大學客座研究員。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專著有《早期胃癌的內窺鏡診斷》。1985年2月被衛生部評為中華醫學科學家,被列為上海醫學“十傑”之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孝達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2年
  • 逝世日期:1986年
  • 職業:醫師,醫學科學家
  • 畢業院校:上海第二醫學院
  • 籍貫:江蘇常熟
主要成就,生平經歷,

主要成就

郭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喜樹鹼對黏膜層病變有抑制作用,用於胃癌患者,取得療效,從此專心從事攻克胃癌的事業。1976年,喜樹鹼經鑑定,被列入國家藥典。1979年,郭撰寫《喜樹鹼臨床研究》論文獲衛生部科技二等獎。
郭孝達在上海較早開展纖維胃鏡的臨床套用,1977年與上海廣播器材廠合作製成國內第一台光學纖維彩色電視胃鏡。1979年首創在纖維胃鏡下進行胃息肉摘除術、胃出血止血術、胃內異物取出術等胃內手術。1985年創造“三法互補”的胃癌診斷新技術,提高早期胃癌的檢出率,並制訂微小胃癌分型、微小胃癌內窺鏡下診斷標準。

生平經歷

郭較早開展纖維胃鏡的臨床套用。1971年,他看到國外有新問世的纖維胃鏡用於胃癌檢查的資料,就冒嚴寒、頂酷暑,騎著腳踏車跑了4個局30餘家工廠,尋找有關單位配合進行仿製。在生產單位的支持下,終於在1973年成功地生產出中國第一台纖維胃鏡。1976年,郭又在上海廣播器材廠等20餘家單位的配合支持下,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彩色電視胃鏡,獲得1978年全國重大科技成果獎。郭還先後與有關單位協作,製成胃息肉電凝切割器、胃鏡洗滌器、細徑普查胃鏡、手提電視胃鏡攝像機和胃鏡示教等設備,填補國內空白。
1978年起,郭通過胃鏡開展胃內殘線剪除術、胃息肉電凝切割術、胃鏡止血術、胃內異物取出術、食道手術後吻合狹窄症軟管擴張術及配合雷射食道擴張置管術等手術,使不少病員避免了剖腹之苦。論文《胃息肉經內窺鏡下切割術》,獲1978年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
1983年,郭創造“三法互補”(體檢、計算機調查表、大便隱血試驗)胃癌診斷新技術,提高胃癌的檢出率,並制訂出“微小胃癌的分型”及“微小胃癌內窺鏡下診斷標準”,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1988年衛生部乙級科技成果獎。
凡是重危病人,郭都要親自過問,病人情況危急,他總要堅守在病床邊。當得知自己身患肺癌後,他仍堅持為重危病人動手術,堅持去外院參加搶救,堅持參加衛生部委託舉辦的全國微小胃癌診斷技術學習班的籌辦工作,並親自授課。在得知自己癌症已轉移到小腦時,他仍抱著“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出去為祖國爭得榮譽”的信念,堅持出席在香港召開的國際治療性內窺鏡討論會。
郭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60篇,撰有《早期胃癌的內窺鏡診斷》專著,多次參加國際性專業學術會議交流。他還下廠、下鄉,開展大量胃癌普查工作,對胃癌手術作了不少改進,使患者手術後成活率大為提高,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1981年5月,郭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當選為區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1985年,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衛生部將他列為上海中年醫學科學家“十傑”之一。1986年,郭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和市優秀中共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