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偉(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郭大偉(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郭大偉,出生於1951年,字凡夫,男,吉林懷德人(現公主嶺市),齋號,高粱齋、丁廬。因受父輩影響,自幼喜好繪畫。早年受到東北畫家戈沙、孫文鐸的培育,六歲即有作品發表。70年代停頓。八十年代末重拾畫筆,成為著名山水大家梁天柱的入室弟子,專攻山水。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原中國石油管道局黨委副書記,中國石油審計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中國石油管道美協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大偉
  • 出生地:吉林懷德
  • 出生日期:1951
  • 主要成就: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齋號:高粱齋、丁廬
人物經歷,成就榮譽,藝術作品,

人物經歷

1951年生於吉林懷德(現公主嶺市),長於長春。
1964年考入吉林省實驗中學
1969年1月赴農村插隊
1970年以民兵身份參加“八三工程會戰”,即東北輸油管道建設。
1971年正式成為石油管道職工,當過司泵工,電影放映員,基層團委負責人,宣傳幹部
1975年調管道局工作。擔任過黨委辦公室秘書、科長,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等。
1990年任管道局黨委常委。
1993年任局紀委書記。
1994年任局黨委副書記。期間曾兼任過澀寧蘭、西氣東輸等工程建設的黨工委書記。
2006年1月調中國石油審計服務中心任黨委書記兼副主任。
1989年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2001年受中石油集團給予的行政記大過處分。
郭大偉曾致力於企業管理研究,編著《現代企業管理行為》,主編:《企業效益開發與基礎》、《基層站隊(車間)思想政治工作》等。與學者尹毅夫、李景元合著《組織行為理論多維探源與套用》
1990年起任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石油管道美術協會主席。
2011年退休後策劃中國管道萬里行採風創作活動。花甲之年自駕車,重走自己近40年參與建設的數萬公里輸油氣管道,完成畫管道,寫管道,拍攝管道的夙願。
1951年出生在一個新舊文化俱存的家庭。祖父在上個世紀20年代作過地方法院的法官,有舊學底子,擅長書法。父親學過建築,在大學一年級時加入鄧華領導的遼吉軍區,參加了遼瀋戰役。解放後短暫地作過建築公司的經理,後來,長期從事報紙雜誌的編輯工作。受父輩影響,郭大偉從小就喜歡繪畫。為了得到良好的培養,在不到六歲時,父親就每天送他到戈沙、孫文鐸的工作室學畫。畫素描,畫色彩,每日半天,幾乎風雨不誤。周末則經常隨戈沙外出寫生。這種情況持續到1964年,他考入吉林省實驗中學,需要住校時才終止。
1969年1月,他成為插隊知青。
1970年8月,他參加了東北八三工程----即大慶至鐵嶺的東北輸油管道建設。開始的時候挖管溝。因為一份總結寫得不錯,被借調到指揮部政工組臨時工作。
1971年6月,管道投產前夕,正式獲得招工,成為吉林輸油管理處的職工。他先後做過司泵工、電影放映員、宣傳幹部。
1976年,他上調到中國石油管道局機關工作。作過黨委辦公室的秘書、科長,組織部副部長、部長。1991年在管道局黨代會上當選為黨委常委。1993年初任局紀委書記,1994年任局黨委副書記。2006年,調北京總部,提任中石油審計中心黨委書記。

成就榮譽

他在石油行業服務了40多年,多半在行政領導崗位上,幾乎與繪畫沒有任何聯繫。其實,他骨子裡是個畫家。新華社記者吳平在採訪他時問:您為什麼喜歡繪畫但放棄了繪畫?
他回答說:你看科隆大教堂,是教堂偉大還是裡面的繪畫偉大?你肯定會被輝煌的建築打動。你在故宮是宮殿偉大還是裡面的捲軸畫偉大?你可能會對捲軸畫忽略不計。
他參加管道建設時,我們國家一條長距離大口徑管道都沒有,他們的目標是要讓管道在全國連成網,現在,我們國家有了八萬多公里幹線,這種豪邁是有誘惑力的。管道生涯不影響他把繪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他沒有放棄繪畫,只是沒有把繪畫作為職業。
其實,這種回答,僅僅說了一半。他放棄繪畫,還有著時代的無奈。祖父的所謂歷史問題曾經使他備受壓抑。父親長期在意識形態領域工作,也曾經歷過政治風險。在文化大革命中興建的東北管道,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注和控制下,幾乎禁止掉當時政治運動的干擾,成為精忠報國者的樂土。在管溝里挖土時他就預感到在這裡可以安心地施展才幹。
於是他踏踏實實地在這裡一乾就是幾十年。
他幾乎成為管理專家。
他先學中文,很快就不滿足,他又到中央黨校學習經濟,到武漢工業大學學習管理,在40多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研究生課程,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他將36萬字的學習筆記整理成《現代企業管理行為》一書出版。他主編了《站隊車間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效益開發與基礎》等。他專心做著企業管理者的事情。他曾主持和參與了企業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甚至為之付出代價。2001年,為了給12000多名有償解除勞動契約的職工多發補償金,中石油集團給了他記大過的處分。他也曾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在中南海受到總書記的接見。
他終究沒有放棄繪畫。閒來無事他會畫畫,身處逆境時也會畫畫。他說,畫畫真是排遣心中塊壘的最好辦法,一畫畫,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寵辱不驚,其實哪裡知道,在應該煩惱時,他畫畫去了,你奈何不得他。
畫畫成了他的一種生存方式。
80年代,他發現石油企業竟然有美術家協會,有組織畫展,他就送了兩幅參展。畫的“少小離家老大回”和“松下問童子”。行家看了說,你這是童子功啊。結果活動多了起來,畫展培訓寫生,他就都參加了。後來他成為中國管道美協主席,再後來,他成為中國石油美協副主席。他請王頌余、白庚延、王文芳、霍春陽、王鏞、李孝宣來企業指導,連靳尚誼、詹建俊、王仲、聞立鵬、水天中、朱乃正等等都請來了。他還到天津拜訪過孫其峰、孫克剛這樣的老先生。這些老先生知道他參與了數萬公里的管道建設,都羨慕他走了萬里路,這是文人的追求,更是山水畫家的追求。他們說,你應該畫山水啊。他自己也不知不覺對山水產生了興趣。他開始臨習范寬、王蒙、龔賢、石濤、石溪、董其昌、王原祁……後來他對黃賓虹發生了興趣。
一次在一個雜誌上他看到了梁天柱的畫,驚訝得不得了,他覺得那才是活著的黃賓虹。他決心拜師。
他托人幫助引薦。人家說,找不到。他不收弟子。他性情古怪 ……他找到青島出版局長徐誠,徐說,我送你先生的畫?他說,我不要畫,我要拜師。徐誠為難了。第二天,他去逛畫廊,在一個店面前看到一幅對聯,他問營業員,營業員說美工寫的,他就去見美工,說他的字像梁先生的,他說先生的畫筆力奇雄,鋼筋鐵骨。那美工說:想見?於是領他到家,原來那美工竟然是先生的女婿。
梁先生家,四壁都是自己的畫作,燦爛奪目,他見了很激動。原來先生是極平易的人,在他的冊頁上題“真誠相見”。第一天給他講老莊,第二天講京戲,老先生學的程派,竟然可以登台演旦角。先生給他講京劇的虛實關係與中國畫的關係。他知道自己遇到高人了。有一種不見則已,一見驚魂的感覺,為什麼?因為過去學畫問法不問理,粱先生講的是理,講的是大法。他就正式向先生行了磕頭大禮……成為入室弟子。
梁老的畫激情奔放,筆墨蒼茫,天真爛漫,有法無法。他把敦煌藝術的流韻和色彩融入畫中,令人耳目一新。張汀先生評價他是“陳子莊黃秋園之後的第三大發現”;王魯湘稱之為“深遠、博大、奔放的齊魯文化”。美術理論家邵大箴說:“梁先生的畫隨意、自然、毫不造作,就是拿到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羅浮宮博物館也毫不亞於馬蒂斯、畢卡索等人……”。梁先生還被劉勃舒聘為國家畫院前身、中國畫研究院唯一的院外畫師。
跟梁先生的那些年,他最大的收穫是懂得了中國畫與中國哲學的關係,懂得了中國畫與太極和陰陽五行等中國古老哲學理念的契合。
郭大偉的畫,自覺不自覺地走入文人的畫境。筆墨靈動,意境高遠。有時沉靜,有時苦澀,有時松秀,有時深厚。有一種文學式的豐富性。這顯然與他從事企業領導工作的閱歷有關,畢竟,他經過了歷練;
他好讀書,有時寫寫散文樣的文字,偶爾會寫畫論。他認為中國山水畫家採用的散點透視,並不是簡單地描繪眼前看到看不到的景色,而是描繪心的流動。在畫面中,畫家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這種流動的軌跡叫做氣,其流動的狀態很接近太極圖中分割黑白的曲線。氣,也可以理解為黑白間的交會線。他的畫執著地描繪他心中流動的曲線。他也據此感受“天人合一”。
2011年退休後,他策劃中國管道萬里行採風創作活動,花甲之年自駕車,重走參與建設的數萬公里管道,完成畫管道,寫管道,拍攝管道的夙願。
他說,古人總是將繪畫和走路聯繫起來。認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才能“丘壑內營,為山水傳神”。這裡不光是積累見聞,更多的是體悟人生。他說,他的人生經歷十分普通,但是,也經歷過生死名利的考驗。20多歲時一座五千立方的儲油罐著火,他竟然拎著一隻小小的滅火器衝到罐頂,不知怎么竟然死裡逃生。70年代的大會戰,他身邊倒下了不少的年輕人,當他在為他們痛苦時,發現參加追悼會的不少人依然有說有笑。你不能說他們太無情,人大都生活在自己的狀態之中不能自拔,那些懂得關照別人的人才更加偉大。在極左思潮盛行時,他曾經以微薄之力保護過比他更天真更年輕的人。當蘭成渝(蘭州—成都—重慶)輸油管道修通慶功時,他為沒有死一個人流了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他感慨,我們終於學會了關照生命。
人對生命的體驗才是真的財富。
他說,我們將能放下作為大境界,對生死沒有體驗的人談什麼放下?!繪畫要追求隨心所如,天真爛漫,巧拙化境,實在是靠能放下。
他給自己寫過一段話:國企高管二十年不以位憂;痴迷繪畫五十載順機求變。常逢逆境不自知,寬厚若愚;總以山水得自在,暗合太極。他是這么審視自我的。

藝術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