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一村

唐武德初年,在此設廓定縣。“廓”、“郭”音近,沿用中將“廓”字的“廣”去掉,演變為郭城。另一說,明永樂九年(1411年),在建設新城郭的施工中,發現城中有舊城牆基,故改名郭城。原有候、梁、佐、紀、楊、劉姓等在此居住。明洪武四年(1371年),於江從文登縣大水泊村遷到黃草場村,後又遷到此地落戶。第三說為,於江從文登縣赤山村遷來。明朝中期,董姓八世祖由萊陽縣西觀村遷來定居。後有宋、黃、姜、劉、孫、張、王等姓自外地來此定居。1948年,郭城分為五個行政村,分別命名為郭城一村、郭城二村、郭城三村、郭城四村、郭城五村,本村為郭城一村。 本村地處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6′,北緯37°03′。東與土堆村接壤,南與郭城五村為鄰,西與郭城二村相連,北與北申家村接壤。為郭城鎮政府駐地。 全村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等。 2002年,全村有125戶,330人。有於、張、孫、王4姓,皆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城一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330人
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大事記

1941年3月26日郭城村解放。
1948年郭城村分為五個行政村,本村為郭城一村。
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全村勞力出動,參加修建桂山水庫。
1963年開挖1200米渠道,並整修了成片的土地。
1969年村投資購買磨麵機,建起麵粉廠,結束了推磨壓碾的歷史。
1970年村投資購買第一台拖拉機。
1982年用上照明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2年村投資2萬元,安裝自來水。
1998年安裝閉路電視。
1999年實行電網改造。 同年建成電話村。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120公斤,總產6萬公斤。1963年,建新水庫(原名月牙水庫)渠道開通後,糧食產量連年增加。改革開放後,糧食產量又上新台階。 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475公斤,總產達到11.8萬公斤。第一產業總收入75萬元,其中農業15萬元,畜牧養殖業60萬元。
第二產業1915年,於貴珍開設貴珍花邊莊,註冊資本2000元,從業人員6人,19 47年停業。1930年後,於保凱經營的於記花邊莊、劉元州經營的元記網扣莊相繼開業,共有資本1600元,從業人員12人,分別於1945年、1941年停業。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起紙管廠和飼料加工廠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到90人,收入90萬元,其中工業62萬元,建築業28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黨支部發動民眾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了商業、運輸業、飲食服務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26人,總收入190萬元,其中運輸業 80萬元,商飲業60萬元,服務業5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本村設毓英書房。1942年建立國小,時有學生1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20%。改革開放後,教育質量逐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人,其中博士生1人。 人民生活建國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百公斤,吃不飽穿不暖。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達到715公斤,解決了溫飽。2002年,全村人均糧食達到850公斤,共有機動車70輛,機車30輛,電話70部,彩電100台,電冰櫃40個,洗衣機3台,VCD80餘台,手機20餘部。 村莊建設建國初期,街道不整齊,居民住房條件很差,全是草房,擁擠不堪。建國後,對街道進行了整修,居住條件獲得改善,舊房逐年翻新為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初期的不足10平方米,擴大到3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7年,中共膠東特委派人來村秘密開展黨的工作。1942年,發展於允恕為中共黨員,後於允恕介紹於允勝等人入黨。1948年1月,本村成立黨支部,於允勝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劉淑娥、於雲貞、於允利、於文杰、於興邦。2002年,全村有2個黨小組,21名黨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8年1月,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宋德旭、於順亭、於順基、於文杰、於修德、於雲利、於興邦、於作人、於秀斌、於秀全。2002年4月起,於秀斌再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