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名奇,男,1940年4月出生,湖南省隆回縣人,著名雜交水稻專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秈型雜交水稻國家特等發明獎”、“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獲得者,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譽為“雜交水稻研究與套用領域的歷史功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名奇
- 出生地:湖南省隆回縣
- 出生日期:1940年4月
- 職業:著名雜交水稻專家
- 畢業院校:安江農校
-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秈型雜交水稻國家特等發明獎”獲得者
工作經歷,主要成就,主要榮譽,四、主要著作,
工作經歷
1、1965年2月,安江農校畢業後分配到湖南桂東縣農科所工作。
2、1970年—1973年,跟隨袁隆平院士進行雜交水稻三系配套選育攻關,是湖南省從事該項研究的最早五個人之一。
3、1973年—1978年,任桂東縣農科所副所長、所長、農藝師。
4、1975年12月22日,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的親切接見。
5、1986年11月,調入安江農校,協助袁隆平院士主持水稻雜優室工作,副研究員。
6、1988年,赴泰國、巴基斯坦考察,推廣雜交水稻技術。
7、1990年,調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8、1997年,受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赴緬甸為該國科學家進行雜交水稻技術培訓。
9、1987年—2005年,被湖南省資興市人民政府、江西省贛州地區種子公司、湖南省隆回縣人民政府、四川省成都市第一農科所、浙江省武義縣人民政府、四川禾嘉雜交水稻有限公司等聘為雜交水稻高級技術顧問。
主要成就
1、1970年—1978年,在袁隆平院士的親自指導下,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使桂東縣成為全國第一個雜交水稻高產示範栽培推廣樣板縣,栽培“南優2號”畝產首次過800公斤。
2、1975年12月22日,與陳洪新同志一道進京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匯報雜交水稻研究進展情況,得到華國鋒的高度重視,此後雜交水稻迅速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套用並產生巨大經濟效益,被雜交水稻界公認為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3、1980年,主持雜交中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獲郴州地區一等獎、湖南省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4、秈型雜交水稻獲國家特等發明獎,主要完成人(二等)。
5、主持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三系法紅米不育系郴紅A,獲郴州地區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6、1981年—1986年,在栽培稻中首次發現並培育出具有珍貴研究價值的二倍體兼性無融合生殖材料“雙—3”、“雙—13”。
7、1994年,主持選育出在長江流域大面積推廣套用的兩用核不育系安湘S,獲湖南省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8、1999年,秈型水稻溫敏不育系安農S-1選育與套用研究,獲湖南省一等獎、國家三等發明獎,第四完成人。
9、2000年,水稻威優647的選育與套用研究,獲湖南省農業廳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10、2004年,率先在國內開展水旱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獲得成功,主持優質新資源秈型香稻光溫敏核不育系瓊香S選育與套用研究,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郭國強為第二完成人。
主要榮譽
1、1978年,獲湖南省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稱號。
2、1979年,獲郴州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
3、1987年,被評為湖南省中等農校先進教育工作者。
4、1988年,湖南省七五科技攻關優秀科技工作者。
5、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事跡分別在《湖南日報》、《文匯報》、《湖南科技小報》、《解放軍畫報》報導,人名被《桂東縣農業志》、《高級人才初編》、《中華人物辭海》、《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名錄》收錄。
四、主要著作
1、1977年,《遵照華主席的指示走又紅又專的道路》,農業科技通訊。
2、1988年,《郴紅不育系的選育研究初報》,雜交水稻。
3、1990年,《水稻雙胚苗的發現及其研究進展》,雜交水稻。
4、1996年,《安湘S配組和示範的最新進展》,湖南農業科學。
5、1997年,《水稻兩用核不育系安湘S的選育及其套用》,農作物兩系法雜種優勢利用國際學術討論會。
6、1998年,《緬甸的雜交水稻》,雜交水稻。
7、1999年,《節水稻兩用不育系選育初報》,湖南農業科學。
8、2005年,《優質新資源秈型旱稻光溫敏核不育系瓊香S及套用研究》,廣西農業科學。
9、2005年,《優質香型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瓊香兩優1號》,廣西農業科學。
.9、2007年,《優質香型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瓊香兩優2號》,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