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案李公案/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郭公案李公案(插圖)》的作者是佚名。 《郭公案李公案(插圖)》收錄《李公案》與《郭公案》兩篇中國古典公案小說。而《郭公案》則為清代的武俠公案小說。《李公案》敘述李持鈞為官公正丶公平斷案的故事。李持鈞即清光緒年間享有“北直廉吏第一”盛名的李秉衡。李秉衡,字鑒堂,奉天海城人。由縣丞累官廣西按察使丶山東巡撫丶巡閱長江水師大臣等官職。光緒二十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大沽,李率軍北上抗敵,兵敗,呑金自盡。清廷曾頒詔賜恤,其後迫於聯軍淫威,詔褫職,奪恤典。

基本介紹

  • 書名:郭公案李公案/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 作者:佚名
  • ISBN:7531844966
  • 頁數:182頁
  • 出版社: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1日
  • 開本:16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圖書目錄

郭公案
郭公出身小傳
欺昧
富戶重騙私債
斷客人失銀
女婿欺騙妻舅家財
羅端欺死霸占
斷妻給還原夫
設計斷還二婦
人命
吳旺磊算打死人命
爭水打傷父命
磊騙書客傷命
斷問驛卒償命
游旆謀毒三命
強僧殺人偷屍
謀害
猿猴代主伸冤
斷拿烏七償命
木匠謀害二命
井中究出兩屍首
鱷渚究陳起謀命
劫盜
問石拿取劫賊
金簪究出劫財傷
雙頭魚殺命
賭博謀殺童生
賴騙
做柴混打害叔命
爭鵝判還鄉人
判人爭盜茄子
爭子辨其真偽
騙馬斷還原主
伸冤
水蛙為人鳴冤
究辨女子之孕
剖決寡婦生子
前子代父報仇
姦淫
判問妖僧誑俗
江頭擒拿盜僧
捉拿“東風”伸冤
淨寺救秀才
和尚術奸烈婦
霸占
改契霸占田產
兄弟爭產訐告
追究惡弟田產
豪奴侵占主墳
佃戶爭占耕牛
鄰舍爭占小駒

李公案
第一回 傳奇聞野老閒評 編新詞稗官借鑑
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館一人獨酌
第三 回 夜行船賊人探路 天妃廟公子遇仙
第四回 老道士預卜前程 凶賊徒再窺蹤跡
第五回 忙中錯黑夜偷頭 客船上天明驚盜
第六回 偷上岸船戶報案 施鐵鎖地保詐錢
第七 回 寫呈詞代書刁難 憑報單縣官準狀
第八回 搭屍棚預備官監 謁私宅初聯世誼
第九回 石門埠程公驗屍 杭州城李公返旆
第十回 趁夜月荒郊趕路 坐春風內署餞行
第十一回 用嚴刑假逼供招 設藥籠巧施妙計
第十二回 治奇病晨施藥餌 訪真情夜上茶樓
第十三回 緝賊蹤茶坊得信 感靈機古廟訪仙
第十四回 窮開心周起尋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第十五回 活神仙醫治病人 死囚徒殺人祭鬼
第十六回 訪神醫惡賊投羅 派捕役李公設計
第十七回 割肉瘤兇徒就縛 交銀信眾役交差
第十八回 結命案了卻前因 敘出身言歸正傳
第十九回 解京餉戶部交銀 赴新任民房借宿
第二十回 欺鄉愚刁商受罰 失嬌女寡婦呼冤
第二十一回 遣潰勇清官捐薄 俸哄鄉愚乾仆訪姦情
第二十二回 得確情張榮復命 聽堂訊鐘氏訴供
第二十三回 陸大榮當堂具結 李老婆意外發財
第二十四回 跌落糞窖瞎子被 獲開棺驗屍耳內藏釘
第二十五回 雪沉冤賢侯明察 闖公堂潑婦咆哮
第二十六回 問拐帶許國楨到 堂思愛女張王氏入夢
第二十七回 門下生當堂對供 殺人賊自行投案
第二十八回 假和尚供出真情 賢父母夢準鬼狀
第二十九回 還煙壺貧婦知大 義斗紙牌更卒慢嘉賓
第三十回 瀹茗挑燈窮婆訴苦 飛符召將酒店傳書
第三十一回 闊排場財主迎親 裝糊塗大媒受責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貪破財
第三十三回 陸大榮獄底遇冤 魂許國楨堂前供盜伙
第三十四回 盜堂設計放火燒 衙眾匪認供申詳定案

文摘

欺昧
富戶重騙私債
浦城縣北鄉九日街,有一鄉民劉知幾,因郡知府命他為北京解戶,解銀五鞘人京。劉知幾因缺盤纏,托保立批與本鄉富戶曾節,借出紋銀一百兩,前去過京。知幾領得銀來,遂別家中,到府押鞘,前往京去交納。來往耽擱一年。舊年八月出門,今年八月始回。且喜平安無事,入府繳了批文。適家中時年大熟,遂將田上稻穀糶銀一百三十兩,竟到曾宅,完納前債。曾節喜其老誠,留之酒飯。忽值劉家著人來趕知幾回家乾場急事,又值曾節被縣中催去完糧甚緊,兩在忙迫之中,曾亦忘寫受數,劉亦忘取借批,兩下就此拜別。不想過了數年,曾節在帳簿中,尋出劉知幾親筆借批,陡然昧起心來。即時著家人,到劉家索前銀。說他逋欠多年,怎么不完。知幾見他家人來說,一時忘記。少間忖得,即答日:“債無重取,罪無重科。前年本利,盡數完納。止因爾家主往縣事迫,我又歸家甚緊,特未上簿,未取原批。此乃人心天理,爾去拜上家主,瞞心事做不得,頭上有青天!”家人只得回去報知主人。曾節又著人來取。劉知幾見他再來,遂閉門不理,說道:“爾家曝了天理,就是知縣上門,我亦不該重還。”那家人無奈,亦只得歸去,報與主人知道。曾節初時只說:“劉不記憶。”誰知弄假成真,遂具狀告於浦城縣朱大尹台下:
告狀人曾節,系三十九都民籍,告為地虎矇騙事。曾苦治農
產,積蓄贍命銀壹百兩,預備葬資。地虎劉知幾,領府錢糧、元寶
五鞘解京,稱言缺少路費,串中王玉七,蜜言立批,盡行借去,約
至本年交還。不料虎食無饜。自京抵家,公然延挨,不理屢取,揚
言已還。銀上百兩,身命所系,文契血證,債敢重科?懇乞仁天,
追銀活命。上告。
朱大尹接了狀詞,細看一遍,即票差承刑前去拘得劉知幾,前來對理。知幾見拘,即寫下訴狀,赴縣訴日:
訴狀人劉知幾,甲年在籍,訴為平空黑天事。身充解戶,托
中借銀是實。彼年京回,八月初三即將銀本利一百三十兩,一併全
完。兩因忙迫,彼無受數此未取批。節欺鄉民愚蠢,又無證據,故
執前券責償,哄告爺台。銀上百餘,五年寂不來催,明欺原批在
手,得肆虎吞。懇乞劈冤,生死感德。
朱大尹看了訴辭,即叫曾節到堂對理。曾節日:“小人全賴此銀活命,今被劉知幾盡行騙去,一家待斃。望乞老爺伸冤!”劉知幾日:“小人彼年八月,委實本利全還。只是曾節見無受數,尚存批文,故來重取。”大尹日:“借銀既是實,則欠銀亦是實。但或還本還利,必有一欠,未必兩還。爾莫昧心!”曾節日:“莫說本錢,就是這幾年連利錢,分文也不肯還。”知幾辯日:“焉有一百餘兩銀,借五年並不提起?”曾節日:“焉有還了銀子,不取批文,不寫受數,並不憑一中人?”兩下爭辯起來。朱大尹大怒,即將劉知幾責打十板,押出要完前銀。劉知幾延了半月,只是不還。曾節又來催狀,朱大尹怒日:“鄉間有此刁民!”拿劉知幾到衙,又打十板,罵日:“莫說曾節之銀,爾不肯還,就是我押爾出去,爾亦延挨半月!”吩咐手下:“把這狗才監起追給。”劉知幾聽得要監,乃告知縣日:“限小的出去三日,辦銀來完。”大尹準限。劉知幾走出衙前,思量半晌。自忖只有府中郭四府,善能為民伸冤。即時搭舡下府,明日五鼓即寫狀,到理刑館郭爺處去告:
告狀人劉知幾,系浦城三十九都民籍,告為撈救事。前年身
充解戶,憑保明借同鄉富戶曾節紋銀一百兩正。京回,彼年八月初
三,連本利一百三十兩,一併完足。禍因促歸,未寫受數、未繳原
批。不料,豪乘兩隙,捏告本縣。縣官不理,只是追銀。小人冤不
得伸,奔台控告,乞憐伸冤,銜恩無任!
郭爺將狀,從頭至尾,詳閱數次。問日:“爾果借銀還銀,從實說來,我好斷理。”劉知幾日:“小的借銀經今五年,若是未還,豈得到今不取?只為當時事忙,未討得受數,未取得借批,釀成此禍。縣中朱爺一時被他瞞過,望老爺青天,代小的伸得此冤,萬代感恩!”郭爺日:“爾不要弔謊。”劉日:“小的弔謊,就該萬死。”郭爺日:“也憑不得爾,且把收……
P5-6

序言

公案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的一種,內容以寫封建社會中的冤獄訟案故事為主,是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很大的一種通俗文學樣式。
中國最早的公案小說可以追溯到唐代張□的《朝野僉載》、康耕的《劇談錄》等筆記小說中的一些故事。到了宋代,公案小說已經略具規模、自成系統,南宋“說話四家”之一的“小說”中,已有“公案”(“說公案”)一科,《錯斬崔寧》就是宋元話本中公案小說的代表作。這篇小說問世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明代馮夢龍將其篇名改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收入《醒世恆言》,後被多次改編,至今流傳不衰。宋元話本中的,公案小說,內容上多是暴露封建統治階級迫害下層人民的罪惡.譴責封建官吏的貪墨、昏聵和草菅人命。到了明代,由於長期受包公題材的小說、戲劇的影響,再加上在日益腐朽黑暗的封建專制制度下下層人民對清明政治和廉潔官吏的嚮往和期盼,此時大量出現的公案小說在內容上就呈現出主要是歌頌清官的明察和廉潔,而較少揭露社會的黑暗的思想傾向。明代晚期的白話公案小說《龍圖公案》、《海公案》等作品就是這樣。至於到了清代,這種帶有濃厚的“清官情結”、為封建統治階級歌功頌德、為清官人物樹碑立傳的作品更是成為公案小說的主旋律。在清代之前,公案小說一直是自成系統、單獨發展的。從乾隆、嘉慶開始則出現了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合流的趨勢,其標誌性作品就是由清代無名氏所作、初刻於嘉慶三年(1798)的《施公案》。這部小說寫清官施仕綸(原型為康熙年間施世綸)訪獄斷案、剿寇除害、為民伸冤的故事。它與以往的公案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將俠客黃天霸從綠林返正後仗義行俠、協助清官施仕綸除暴安良的情節穿插始終,首次融公案、俠義為一體,開俠義公案小說之先導,並由此誕生出一種為後來的公案小說所效仿、遵循的模式,對後世這類小說的創作和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總體來說,這類公案小說普遍封建正統思想濃厚,藝術上簡陋、粗俗,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直斥其“文意俱拙”;雖然學術界一直視其為小說創作的“末流”而不予重視,但是作為古代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仍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莧集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施公案》、《包公案》、《彭公案》等十餘部作品作為“公案小說系列”整理出版,以饗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