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碑

郭先生碑,北宋慶曆、嘉祐年間,歐陽修歷時18年“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而成《集古錄》。又從皇祐、至和到治平年間,“撮其大要,別為錄目”,撰成《集古錄跋尾》。其中,《集占錄》今已不存,《集古錄跋尾》(下文簡稱《跋尾》)十卷今仍可見。歐陽修的金石考評為中國金石學的開山之作。

主要內容,主要釋意,

主要內容

漢《郭先生碑》,雲“諱輔,字輔成。其先出於王季之中子,為文王卿士,
食菜於虢,後世謂之郭。歷戰國、秦、漢,子孫流分,來居荊土。先生其少也,
孝友而悅學;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是以宗親歸懷,鄉尚阝高尚。年五十有二,
遇疾而終”。其以“而”為“如”,及用“鄉尚阝”字,與《婁壽碑》同,蓋漢
人如此爾。

主要釋意

金石學是以青銅器與石刻為主要研究素材的學問,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內容涵蓋歷史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藝術學諸多學科。歐陽修在《跋尾》中多次稱述其“所以錄之意”,正是由於輯錄碑銘並非只是一種收藏的雅好,而是有著多重的價值取向。正如歐公自稱“余家所藏,非徒玩好而已,其益豈不博哉!”《跋尾》有著多方面的建樹,舉其大體,主要有二:一是“以碑考傳”的史學考訂,一是通過對文章、書法的品評而體現出的藝術思想。《跋尾》依據金石材料對史書多有糾正、補充,這一點已多為學者所關注和討論,本文擬從《跋尾》人手略窺歐陽修文藝思想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