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軍(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主排爆手)

郭保軍(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主排爆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保軍,男,1983年出生,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主排爆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保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3年
人物經歷,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2023年10月8日16時許,晉城市陽城縣西河鄉孫溝村村民王某在山上撿蘑菇時,發現草叢中插著一個“鐵疙瘩”,同行人員圍上去討論,想看看這是什麼,“形狀不太對,像是一枚炮彈”。
“陽城縣西河鄉發現炮彈,請立即前往處置。”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接到晉城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令後,排爆組迅速抵達現場,制定排爆方案。隨後,主排爆手郭保軍身著排爆服,小心翼翼地靠近炮彈,左手輕輕扶著炮彈,右手拿著排爆刷一點點刷去炮彈上的泥土,接著用排爆針、排爆鉗等工具對彈體表面雜物進行清理。
時間在一分一秒流逝,夜晚的氣溫不斷下降,排爆服里的溫度卻在不斷上升,郭保軍全身已經濕透。經勘驗,這是一枚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遺留的迫擊炮彈,彈體長19厘米、直徑6厘米、重1.33千克。
測量完畢後,排爆組將炮彈運送至排爆罐內,層層包裹好,將排爆罐關閉,並轉移至安全地帶由專人看守。次日上午,郭保軍再次穿起排爆服,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迫擊炮彈,將其送至引爆點引爆銷毀。至此,險情排除。
這樣的驚險場面,對於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主排爆手來說,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排爆,是一份生死線上的高危職業;拆彈,也絕非電影中判斷紅線藍線那么簡單。錯綜複雜的情況,需要豐富的排爆知識和排爆技術,需要戰勝緊張的情緒和恐懼的心理,排爆員的每一次判斷都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做選擇題,每次執行任務,生死也都在毫釐之間。
郭保軍2008年8月考入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現任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主排爆手。其實,在警校上學時,郭保軍學的是刑事偵查專業。2009年,他被保送到長沙全國安檢排爆培訓學校學習,歸來後又被派到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安檢排爆大隊實習一年。從此,他便愛上了這份工作。
第一次排爆,是在晉城市區一個單位的院子裡。那是2014年9月的一天,有人在那裡發現了疑似爆炸物。在現場,郭保軍和同事迅速疏散人群,擴大封鎖現場,排爆手進入核心地帶。郭保軍說:“200米範圍內只有我自己,靜得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喘著粗氣,手心出汗,如臨大敵。他想先用排爆桿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包裝得嚴嚴實實的盒子,但幾次都沒成功。他趴在地上仔細聽,沒有鐘錶的聲音,看來不是定時炸彈。在排除其他情況後,他輕輕地抱起盒子,放進了防爆罐內,然後轉移到安全地方,進行了人工拆除。第一次排爆,有驚無險。“我打開盒子那一瞬間終於明白,排爆絕不是電影裡演的那樣讓你去猜剪紅線還是剪藍線。”
每一次排爆都是一次生死選擇。因為那些自製爆炸物是一人做一個樣,毫無規律可循,更沒有經驗可借鑑,只能憑經驗、靠技術。
郭保軍常說,選擇了巡特警職業就相當於選擇了危險,而選擇了安檢排爆,就等於選擇了最高危險。
這幾年,隨著科技強警的建設,郭保軍和戰友們的裝備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變化。但多年的排爆實踐和無數次實驗得到的經驗,讓郭保軍在正規設備配置之外,還自製了部分排爆設備。他自製了一根木質的排爆桿,比局裡配置的要長,隊友們親切地稱這根排爆桿為“保軍桿”。
為了傾聽排爆物有無聲音,他“私自”配置了聽診器,用於給排爆物做“體檢”。當然,他還有個百寶箱,裡面有小剪刀、小鑷子等,都是他在“髮絲上刺繡”的必備用品。每次出警歸來,他都會仔細檢查自己的百寶箱,一旦有工具丟失,會及時補充,之後將其放置到顯眼位置,確保及時出警,隨叫隨到。
多年來,郭保軍和他的隊友不僅完成了晉城市區所有的排爆及大型安檢等任務,還多次協助兄弟單位,到太原、大同等地參與安檢排爆工作,受到各級領導好評。郭保軍坦言,每次排爆過後,他也會後怕,但面對朝陽時,他又是一個響噹噹的特警隊員。
參加排爆工作13年來,郭保軍先後參與近20次涉爆現場的處置,排除戰爭時期遺留的炮彈15枚、排除自製爆炸彈2枚、排除銷毀雷管173枚,排除疑似爆炸物現場多起,完成大型安檢勤務700餘次。

所獲榮譽

先後獲評年度晉城市公安系統“優秀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年度“平安之星”。
2024年1月,入選感動山西十大人物評選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