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詵傳》是唐代房玄齡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郤詵傳
- 出處:《晉書》
- 作者:房玄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郤詵傳》是唐代房玄齡主編的一篇傳記。
《郤詵傳》是唐代房玄齡主編的一篇傳記。作品原文郤詵傳郤詵,字廣基,濟陰單父人也。父晞,尚書左丞。詵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泰始中,詔天下舉賢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舉詵應選。詔曰:“蓋太上以德撫時,易簡...
郤詵,字廣基,濟陰郡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西晉時期大臣,尚書左丞郤晞之子。郤詵博學多才,生性至孝。泰始年間,舉賢良方正科,對策第一,起家議郎,母喪去職。得到吏部尚書崔洪推薦,出任尚書左丞,外放雍州刺史。威嚴明斷,頗有聲譽,卒於官舍。人物生平 郤詵,字廣基,濟陰單父人也。父晞,尚書左丞。
郤詵高第 郤詵高第,漢語成語,拼音是xì shēn gāo dì,意思是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出自《晉書·郤詵傳》。成語解釋 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成語出處 晉郤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
郤詵折桂,典故名,典出《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郤詵考試,奪得第一,桂林一枝出類拔萃。後就用“郤詵折桂、丹桂”等稱科舉及第。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韍馬,乃於所住堂北壁外假葬,開戶,朝夕拜哭...
(3) 又如:郤詵丹桂(亦作“郤桂”、“郤詵枝”。晉郤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王。後喻科舉及第)(4) 假借為“隙”。空隙;裂縫 [crack]若白駒之過郤。——《莊子》相見於郤地曰會。——《禮記·曲禮》(5) 又如:郤穴(孔穴);郤地(兩國交界之地。即國境線)(6) ...
卞俊判免郤詵案,此案發生於西晉惠帶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人物介紹 卞俊是濟陰郡人,時任尚書郎。案件經過 他的同鄉邵洗自恃有才,蔑視卞俊兄弟。卞俊也自以門第高而輕視邵詵,二人相視如仇。這一年,外戚楊駿因專權為惠帝開皇后所殺,卻洗因是楊駿故吏,被逮捕入獄。卞俊受旨處理合洗的案件。卻洗擔心不免於...
” 同源典故 一枝丹桂、一枝仙桂、一枝桂、一枝榮、一枝高折、丹枝、丹桂、仙桂、失桂、崑山一片、崑山片玉、手中有桂、折桂、折桂高枝、擢桂、攀桂、崑山一片、崑山玉、昆玉、東堂桂樹、桂苑一枝、桂香、片玉、芳桂、詵枝、詵桂、郤枝、郤詵、郤詵丹桂、郤詵枝、郤詵第、郤詵策、郤詵高第、青桂 ...
郤晞 郤晞,字廣基,晉朝郤詵之父。人物生平 郤晞,濟陰單父人,官至尚書左丞。家族成員 兒子:郤詵 孫子:郤延登
蟾宮折桂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晉書·郤詵傳》。蟾宮折桂字面意思就是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引申為獲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榮譽,多指金榜題名,還指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獲得冠軍,社會生活中人們參加各種考試,取得較好的名次。該成語結構為主謂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成語出處 《晉書·郤詵傳》:“武帝...
博學多才,漢語成語,拼音:bó xué duō cái,意思是學問廣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出自《晉書·郤詵傳》。出處 《晉書·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例句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貫忠博學多才,也好武藝,有肝膽。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此人...
博學多識,知道得很多,學識很廣,非常有才幹。一般修飾德高望重的人。語出《晉書·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第45卷:“只是聖人之所以聖,卻不在博學多識,而在一以貫之。”解釋 博學多識 :指人很有學識,懂得很多。造句 多年來的...
桂林一枝,漢語成語,拼音是guì lín yī zhī,意思是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晉時郤詵的自謙語。後稱譽人才學出眾。出自《晉書·郤詵傳》。成語出處 《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成語...
《青松多壽色,丹桂有叢香》是一則對聯,通常用以祝壽,並祝願壽者佳子有成。對聯註解 丹柱:樹的一種,比響優秀的人才,《晉書·郤詵傳》載,郤詵對武帝曰:“資良對策,為天下第一就柱林之一枝,尾山之片玉。”後以“丹柱”比喻優秀的人才。《宋史·宴禹釣傳》禹鈞五子皆登科,馮道贈禹鈞的詩有“靈椿...
折桂,漢語辭彙,科舉時代指考取進士,現多借指競賽或考試獲得第一名。折:摘取;桂:桂樹的枝條。因桂樹葉碧綠油潤,我國古代把奪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時科舉考試正處在秋季,恰逢桂花開的時候,故借喻高中進士。引證解釋 《晉書·郤詵傳》:“ 武帝 於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
得桂,讀音為de guì,漢語詞語,後因以“得桂”謂科舉及第。解釋 後因以“得桂”謂科舉及第。出處 《晉書·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唐·李端《送楊皋擢第歸江東》詩:“試才初得桂,泊渚肯傷苹。”前蜀·貫休《贈方乾》詩:“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宋...
唐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 典源《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韍馬,乃於所...
唐 白居易 《有木詩》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井上碧梧驚葉落,苑間丹桂瀉香空。”《晉書·郤詵傳》:“﹝ 武帝 ﹞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後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
出處 武帝 於東堂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杜甫 《贈李公邕》詩:“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晉書·郤詵傳》:“ 泰始 中,詔天下舉賢良直言之士,太守 文立 舉 詵 應選……累遷 雍州 刺史。
《後漢書·桓譚傳》:“天下知方,而獄無怨濫矣。” 《晉書·郤詵傳》:“故人居則資贍而知方,動則親上而志勇。”宋 葉適《胡崇禮墓志銘》:“生而知方,學而蹈道,識當成身,豈限常報!” 孫中山 《大總統告海陸軍士文》:“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2、謂知道正確的行為...
飾正 飾正,讀音shì zhèng,漢語詞語,意思為表現出正直的樣子。解釋 表現出正直的樣子。出處 《晉書·郤詵傳》:“且人無愚智,鹹慕名宦,莫不飾正於外,藏邪於內。”
東堂桂,讀音dōng táng guì,漢語詞語,指科舉考試及第。唐代以後,科舉制度盛行,蟾宮折桂便用來比喻考中進士。後因稱科舉考試及第為“東堂桂”。解釋 指科舉考試及第。典源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韍馬,乃於所住...
逸道,拼音yì dào,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使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法令。釋義 使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法令等。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晉書·郤詵傳》:“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雖死不貳;以逸道勞之者,雖勤不怨。
郄詵策 郄詵策,漢語辭彙,讀音是xì shēn cè,同“ 郤詵丹桂 ”。解釋 同“ 郤詵丹桂 ”。出處 唐·錢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詩:“名逃郤詵策,興發謝玄文。”
宣績 宣績,讀音是xuān jì,漢語詞語,意思指建樹功績。解釋 指建樹功績。出處 《晉書·郤詵傳論》:“夫緝政釐俗,拔群才以成務;振景觀光,俟明主而宣績。”《宋書·武帝紀中》:“夫翼聖宣績,輔德弘猷,禮窮元賞,寵章希世。”
雕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iāo wěi ,是指矯飾、做作。解釋 矯飾,做作。雕偽:虛飾,浮華。出處 葛洪《抱朴子·君道》:“不使敦樸散於雕偽,不使一體澆於二端。”唐·楊炯《益州新都縣學碑》:“路無遺亡,器不雕偽。”前蜀·貫休《茫茫曲》:“未達苦雕偽,及達多不仁。”《晉書·郤詵傳》:“周...
高步雲衢(拼音:gāo bù yún qú)是一則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房玄齡等《晉書·郤詵傳論 》。高步雲衢指高高的行走於登天的大道;比喻位居高官顯爵;也指科舉及 第 ;在句中作謂語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等《晉書·郤詵傳論》:“郤詵工韞價州里,褎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雲衢,求之前...
《三國志·蜀志·劉璋傳》:璋資給先主,使討張魯,然後分別。唐 蔣防《霍小玉傳》:玉常以薪芻衣服,資給於崔。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一回: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晉書·郤詵傳》:官得其人,則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則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則生生豐植,人用資給,和樂興焉。《北史·邢巒...
《後漢書‧循吏傳‧秦彭》:“興起稻田數千頃,每於農月,親度頃畝,分別肥塉,差為三品。”《晉書·郤詵傳》:“自頃風雨雖頗不時,考之萬國,或境土相接,而豐約不同;或頃畝相連,而成敗異流,固非天之必害於人,人實不能均其勞苦。”《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只是老年的地,不論頃畝,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