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台龍山文化古城址位於漯河市郾城區孫莊鄉石槽趙村東北的台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郝家台龍山古城
- 地理位置:漯河市郾城區孫莊鄉石槽趙村
- 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 開掘時間:1986年-1987年
簡介,陶器,
簡介
京廣鐵路在遺址西南部穿過,沙河在遺址南1公里處由西向東流去。遺址為橢圓形台地,高出附近地面2-3米,面積約6.5萬平方米。1986年-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000多平方米,發掘出豐富的龍山文化中晚期遺蹟、遺物,其上有豐富的二里頭文化遺存。郝家台類型的生產工具,石器有斧、鏟、錛、鐮、鏃、刀等,骨器有鑿、鏃、魚鉤、針等,蚌器有刀、鐮等。
陶器
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有少量蛋殼黑陶和紅陶。紋飾以藍紋為主,其次是繩紋、方格紋。器紋以矮足鼎、深腹罐、瓶、觚形器為特色,此外還有甗、 、甑、盆、體、圈足盤、刻槽盆、 、豆、 等。陶色、紋飾、器形也因其時代早晚而變化。在龍山文化遺存中,發現有多組房基,為長方形排房,每組8間或6間不等。墓葬發掘較多,成人為長方豎穴土坑墓,無葬具,也多無隨葬品,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也有少量的屈肢葬。幼兒為瓮棺,以鼎、罐為葬具,用盆和碗扣合。遺蹟中最重要的是一座龍山文化中期城址。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2米,東西寬148米,面積近3.3萬平方米。現存城牆寬5米,高0.8米。東城牆中部有一個寬8.8米的缺口,也可能與城門有關。東牆、北牆和四個城角保存尚好,南牆和西牆分別被破壞。城內發現為數不少的房基、窯穴、瓮棺葬等。該城址據碳14測定並經樹輪校正為4606±121年,相當於龍山文化中晚期。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