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年3月30日),字伯春,江蘇鹽城人,畢業於陸軍官校十五期正期,台灣當局一級上將軍官,歷任台防務部門負責人、台行政機構負責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柏村
- 別名:伯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江蘇鹽城
- 出生日期:1919年8月8日
- 逝世日期:2020年3月30日
- 畢業院校:陸軍官校十五期正期
- 職業:軍人、政治家
- 出生地:江蘇省鹽城郝榮莊
- 政治面貌:中國國民黨黨員
人物生平,家庭情況,訪問大陸,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19年8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鹽城郝榮莊,哥哥和姐姐夭折後,他成了家中長子。
1935年,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學高中部。因家境並不寬裕,他放棄了念高中的打算,到南京報考了免收學費的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黃埔軍校。經初試和複試,被錄取為軍校第十二期新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軍校加快教學步伐,學習時間縮短,與郝柏村同期的700餘名學生在1938年初提前畢業,校長蔣介石主持了畢業典禮。之後,學校特批了10天的假期。郝柏村在離家3年後,終於回家探望了父母。那次收假前,他們全家特意照了全家福。郝柏村說,當時要回軍中了,不知什麼時候再回來,所以留個念想。沒料到,這竟成了他與父母的最後一面。
1938年的廣州戰役後,郝柏村被調往貴州炮校學習,後任炮十二團二營中校營長。
1948年,顧祝同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後,把老鄉郝柏村調到身邊,出任國防部參謀總長辦公室隨從參謀一職。
1949年,國民黨潰敗後,郝柏村定居台灣,繼續任隨從參謀。
1954年,他在陸軍大學將官短訓班學習一年後,被分到第三炮兵任上校指揮官。
1958年,“8·23”金門炮戰發生時,郝柏村在金門擔任第九師師長,奉命率部戍守小金門“有功”,獲頒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並升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
1965年,郝柏村出任“總統府”侍衛長。
1981年,郝柏村被蔣經國提拔為“國防部”參謀總長。
1988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先升任郝柏村為“國防部長”,後又擔任“行政院長”。
1992年“立法院”改選,國民黨受到重大挫敗。李登輝以“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為名迫郝柏村辭職。
1993年1月30日,台灣“國民代表大會”在台北陽明山舉行閉幕典禮時,郝柏村遭民進黨圍攻,他振臂高呼“消滅台獨”,隨後宣布辭去“行政院長”。
1993年至1996年,郝柏村任“總統府”資政及國民黨副主席。之後退出中國國民黨。
1996年,他與台灣前“司法院長”林洋港搭檔參選“總統”,最終落敗。
2005年,恢復中國國民黨黨籍,並聘任為“中央評議委員會”(中評審)主席團主席。
2005年9月3日,受邀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並獲頒紀念章。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歲。
2020年3月30日,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應詢表示,我們對郝柏村先生不幸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對他們的親屬表示誠摯慰問。郝柏村先生民族情懷深厚,堅決反對“台獨”,致力國家統一,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貢獻良多,贏得兩岸同胞廣泛讚譽和敬重。朱鳳蓮表示,斯人雖逝,風範長存。
家庭情況
父親:郝緒齡(字肇基)
母親:袁珍寶
郝柏村共有兄弟姐妹7人,哥哥和姐姐幼時出天花夭折。弟弟郝柏森曾任遵義市政協副主席,已去世。三個妹妹大學畢業後從教,均已退休。
岳父:郭寄嶠
夫人:郭婉華
兒子:郝龍斌、郝海嬰
孫女:郝漢祥
訪問大陸
- 多次訪問
郝柏村離開公職後,曾四次造訪大陸,第一次是1999年,回江蘇鹽城老家探親;第二次是2000年5月,回家鄉掃墓;第三次是同年9月前往西安旅遊;第四次是2001年7月,率20多位退役將領前往桂林旅遊。
- 首訪北京
2009年8月7日,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抵達北京,將參加8月8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的國畫大師黃君璧作品回顧展。據悉,大陸軍方到機場為郝柏村接機,並安排一切行程。郝柏村此行將與海協會長陳雲林相見。大陸已著手準備兩岸簽訂和平協定談判,在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上,大陸建議可從兩岸退役軍人交流開始,啟動兩岸軍事問題接觸。郝柏村此行有指標意義。
郝柏村此行十分低調,定位為私人行程,他將在開幕式上,與海協會長陳雲林相見。他應黃君璧幼女黃湘詅之邀來北京,6日下午將赴恭王府參觀,晚上在恭王府大戲樓觀賞黃湘詅為他安排的堂會(票戲)演出。郝柏村與黃湘詅是“忘年之交”,黃湘詅過去曾與郝演出《霸王別姬》。
- 紀念“七七事變”
2014年7月7日,中國高規格紀念“七七事變”。上午10點,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儀式。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紀念活動,習近平作重要講話。台灣前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95歲的郝柏村今天在北京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郝柏村日前在台灣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盧溝橋事變在我們講是一件意外事件,但是在日本講他是計畫好的,國內的一般民眾,要求不能妥協的情緒很高昂。我們同日本打,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他(日本)講和。”郝柏村甚至在記者面前唱起了《義勇軍進行曲》。
2014年,郝柏村還參訪了常德當地的抗戰遺址,鄭州花園口等地。
人物評價
郝柏村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台獨”,為台灣與大陸“三通”開闢了互相聯繫與協調的通道。
郝柏村被稱為台灣的“第一軍事強人”:參加過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擔任過蔣介石的侍衛長,後成為台最高軍事將領“參謀總長”。他也是台灣政壇少有的軍人出身的“行政院長”,但因反對李登輝的“台獨”主張,憤然辭職。他就是今年已94歲高齡的郝柏村。當環球人物雜誌特約記者與他在台北的辦公室會面時,郝柏村依舊不減當年的軍人做派,雖然有一點耳背﹐但步履穩健、聲如洪鐘、思路清晰,歷史上重要的人名、日期,也是隨口而出。
- “反獨大將”
郝柏村因堅決反對“兩國論”,被台灣輿論譽為“反獨大將”。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上台後,他婉拒“資政”一職,要求當局承認“九二共識”。離任公職後,郝柏村曾返回鹽城老家探親祭祖,並多次重返戰場遺址。
2014年7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變”爆發地盧溝橋,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媒體專訪時還清唱起《義勇軍進行曲》。談到兩岸關係時,郝柏村曾表示,和平統一是在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兩岸人民在交流中建立的一個雙方都同意的制度,和平統一不是“大統小”,也不是“強統弱”,而是“是統非”。
郝柏村說:“我認為現在的兩岸關係對台灣同胞是最有利的。因此我要奉勸台灣的年輕朋友們,要認真仔細思考‘九二共識’,這是我們經過幾十年努力,對台灣最有利的發展。”
2018年“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上,郝柏村提到“台獨”時表示,“台獨”不會成功,兩岸出路唯有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終達致和平統一。“所以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讓台灣人認識到‘台獨’的害處。台灣人投票的時候,就會把‘台獨’勢力拉下台了。”
2012年02月21日,郝柏村投書《聯合報》,指出台灣康軒出版的課本存在各種問題,比如他質疑作者偷渡“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之意。他指出,教育、經濟與“國防”,是“立國”的三個支柱,缺一不可;立國精神的傳承,是“國家”生存發展的首要課題,故教育乃“立國”的最根本,歷史教育的主旨即在於此。所以,“欲亡人國者,必先亡其史。”
- 藍營大佬
郝柏村說,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教育學者,倉促閱讀了一些中學的史地課本,結論是:一、失去了“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模糊了“中華民國”的“國家”目標。二、暗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中華民國不是中國”,“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誤導了“中華民國國民”的國家認同。
“教育部”對此認真看待,還訂出原則,像中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被要求應回歸“憲法”和“法令”用語。“教育部”主要根據一份民眾建議意見,要求修改台灣史的“歷史定位”,藉此納進中國史範疇。該份民眾意見要求凡提及大陸地區時,不應簡稱“中國”,應改稱中國大陸、大陸。另在涉及政治層面與國際關係,應避免以“台灣”來取代“中華民國”的正式名稱。此外,不應該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凡提及台灣地位時,應明確說明台灣屬於中國的事實,並闡明此事實從1945年起國際間無任何異議。
台“海巡署”邀前台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郝柏村等多位卸任的台灣安全外事首長,搭乘C-130運輸機前往太平島,但在昨日的台“立法院外事及防務委員”會通過綠營“立委”提案,要求此行不能由台當局埋單,亦即郝等人需自費前往。台灣地區防務部門官員則表示,來回一趟太平島油錢約30萬元新台幣,軍方有預算支應。郝柏村幕僚則表示願意支付相關的費用。他表示,自從卸下公職後,郝柏村交通或住宿,不論到大陸、香港或海外其他地區都是自費,不花公家的錢,而且都坐經濟艙,這幾十年來都是如此,這次登上太平島也不會有例外,“自費很合理!”
後世紀念
- 郝柏村故居
郝柏村故居,又稱郝氏故居,位於葛武鎮郝榮莊中心位置,原有老屋3間。20世紀二三十年代,郝柏村父親郝緒齡買入老屋南面鄰居房屋兩幢,整體布局為北進和中進各3間,南進4間,東廂房6間。東廂房由北向南依次為廁所和豬圈共1間,廚房1間,東北門廳1間,擺放糧食、穀草和農具的房子各1間,東南門廳1間。南、北庭院西面花池分別長植竹子、枸杞和花卉。
1992年,鹽城市、鹽城市郊區政府撥款,基本按原貌在原址重建“郝氏故居”,占地面積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平方米;大門朝東(分東南門、東北門),主房前後二進各3間;附屬房屋為東南迴廊式廂房及廁所,共12間;庭院分南北兩個。北庭院內有銀杏樹,西面花池置有假山,植有松、竹、梅“歲寒三友”和廣玉蘭樹,南庭院西南牆角生長著一片翠綠的竹子。“郝氏故居”內外有“薰風南來”、“不忘根本,中華之光”木匾3塊和“粗茶淡飯布衣裳老夫獨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兒承當”等木刻對聯,環境古典幽雅,富有舊式世家府第特色。郝氏故居主房、廂房牆壁掛有反映郝柏村先生及其家人、直系親屬生活、工作方面的照片和文字說明版塊近百幅。
郝柏村先生17歲離家,直至1999年4月從台灣第一次回故鄉,時隔61年。東南門樓上石匾“郝氏故居”為2005年10月郝柏村先生回故鄉時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