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太岩,1927年6月~2011年9月27日,1944年9月參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河北省遷安市人,東北軍政大學總校畢業。原黑龍江省民政幹部學校校長(行政十三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郎太岩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27年6月
- 逝世日期:2011年9月27日
- 畢業院校:東北軍政大學
生平,成就與榮譽,作品,論文,通訊、特寫、回憶錄,書籍編寫,雜文,發言稿,讀書筆記,詩歌(選編),電影、電視劇本,其他,一生大事簡介,
生平
從軍十年,抗日時期;曾任晉察冀十二團文書,代理文化教員,後調冀熱遼十六軍分區軍政教導學習隊學習,在爭取模範學員運動中,受到大會提名表揚,畢業後調冀熱遼軍區新聞攝影訓練隊學習,日本投降任冀熱遼十六軍分區攝影記者,挺進東北後,解放戰爭時期,任遼陽衛戍司令部機炮大隊教導員,東北民主聯軍二十三旅民運隊長;第三縱隊九師火線報編輯;1946年“三保本溪”戰役中,因去前線發火線報,鼓舞部隊士氣先後獲
成就與榮譽
物質獎兩次,後任九師後防療養所指導員,九師分兵站指導員,1947年任二十五團宣傳幹事兼宣傳隊長,參加“四保臨江”戰役,當全軍第一次開展立功運動時立功,發給立功證,全隊並獲通令嘉獎,同年,調東北軍政大學總校學習,在校兼區隊長,文化教員、幹事等職,被評為校積極通訊員並獲得物質獎和紀念手冊。1948年軍大畢業,任一七一師幹部教育幹事(副營級)。建國後,任東北區幹部管理部秘書,在東北軍區印刷廠負責“三反‘運動,因成果顯著晉升正營級,1954年任黑龍江省軍區司令部轉業建設科副科長,省兵役局復員軍人管理科副科長,祖國建設時期,從1954年轉業到地方任黑龍江省轉業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在安置復員軍人工作中,由於在全國首次開展並總結了”歸口包乾’經驗被內務部和總參召開的全國復員工作會議上推廣,1957年精簡機構,任省轉委會第二辦公室副主任,中共黑龍江省委兵役委員會委員,並在省民政廳任優撫安置科科長(當時處改為科)兼省金星假肢廠首任廠長,1958年在省市委和政府領導下,和辦公室全體員工用兩月零九天完成了運轉接待十萬大軍下“北大荒”的歷史任務,同年還隨團參加了烈軍屬榮復轉業退伍軍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了黨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以後“反右傾”和“文革”中被審查迫害二十餘年,直到1981年落實政策,重新任命副處長,省革委處理邊界糾紛工作組組長、民政部殯葬改革蘇皖工作組組長,後到省民政幹部學校首任書記兼校長,“民政與社會保障”雜誌主編(由於編輯內容有特色受到著名社會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教授來函表揚)。後任省民政學會專職(在編)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廳局級待遇)。直到1995年離開哈市。在此期間還曾先後被邀請到瀋陽、大連、重慶、漢口、長沙、南昌、福州等地民政幹校、民政幹部管理學院和專業培訓班以及當地民政幹部進行講學和專題報告。選入併兼任社會團體有:中國民政和社會福利研究會理事;全國民政系統康復醫學研究會黑龍江分會顧問;中國婚姻家庭建設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會副理事長;省人大憲法理論研究會、省法學會理事、省民法研究會副幹事長;省組織人事理論研究會、省社會學會、省社會工作者協會理事;哈爾濱中華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省社科聯委員,省社會科學領導小組成員,哈市社科聯特約研究員,中國行政區劃研究會會員等職,以後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在學術成果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參加民政部歷次全國民政理論研討會,連同其他報刊發表的民政工作理論以及社會科學、婚姻家庭、行政管理、組織人事、延安精神等方面的論文90多篇並多次獲獎。其中《關於當前幹部中的幾個問題》一文,受到了中組部和軍委總幹部部甘渭漢部長來函表揚;《試談民政工作的性質和任務》的論文,首次在全國理論界提出“民政工作特點多元性”問題,並在民政部全體幹部大會作了宣讀,受到了與會的認同;《城市居民委員會芻議》是我國第一篇闡述居民委員會工作的論文,獲省社科成果三等獎;《試談我國人才分類、人才管理和決策》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中國管理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後又被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合評審為國際優秀論文,主編《民政概論》(中專教材):《中國民政簡史》(中專教材)《黑龍江社會保障決策研究》出版專著《中國婚姻發展史》(與張一兵合作)參編《中國巨觀決策研究》、《漢語新語詞詞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大辭典》、《民政助理員手冊》、《民政學》等連同通訊、特寫,其中《閃光的群體》獲全國助老工程徵文三等獎)。劇本,(其中《劍鞘》經民政部安建平同志審閱同意後,與浙江電影製片廠達成了意向書,因籌款不足未拍成);回憶錄(長篇回憶錄《坎途》50萬字)共百餘篇(部)。個人被省民政學會、社會學會評為先進會員,所在單位被評為省民政系統先進單位,所在黨支部被省政府機關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連續八年被評為省社科聯繫統先進工作者。事跡被選入《中國行政幹部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百科學者傳略》、《中國世紀專家》、《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共和國輝煌——建國六十年興國名人大典》《世界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一百多部典笈中。1989年在省委組織部、宣傳部聯合編輯的“黑龍江當代名人”中被列為民政理論專家。離休後回保定易地安置,被選為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期間,對延安精神基礎理論作了系列研究,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出版了專著《延安精神基礎理論初探》和《保定延安精神研究會十年大事記》,參編兒童讀物《寶塔山下紅旗飄》,1997年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第三次“延安精神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作了關於“試談延安精神與鄧小平理論若干特點的一致性”的發言,後收入《鄧小平理論與延安精神》一書中,2003年10月還參加了“堅持兩個務必,加強黨風建設”研討會,受到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接見,在建國50年評選優秀論文中,拙作《對當前社會保障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被收入《光輝歷程——建國50年成就與探索》巨著中,經有關資料考評,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在本職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被授予”新世紀人才獎章”.2000年被保定市老幹部局和市直工委先後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在“雙先會”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有所為先進個人”。2004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後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返哈後,參加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召開的全國首屆特約研究員新世紀學術成果交流大會,並作了“關於行政管理科學中幾個問題的商榷”發言,其中論“不作為”被《建國五十五周年系列叢書編委會》評為特等獎,收入《建國五十五周年優秀論文獲獎文庫》中。進入耄耋之年繼續筆耕不輟;2006年出版了雜文集《人生漫筆》,當年又從高級講師晉為社會學教授,2007年編輯完成了《誰能破解神奇之謎——異事集錦》,並先後在《老年報》《退休生活》等報刊上發表了《我坐蘇聯飛機來東北》《東北最早的一次土改》等多篇文章;應《中國奧運經濟》雜誌社的邀請為北京奧運獻詞,被收入《中國名人世紀獻詞大典》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國防分會還頒發《從軍旗下走來》“為國防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的人們”紀念章。2008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完成了《雜花集》,中國專家學者社會科學與人文論壇,授給“中國專家學者三十年貢獻人物”獎章,中國管理科學院還將個人成果選入《中國知名專家終身成就薈萃》,頒發《中國知名專家學者榮譽勳章》並贈給“中華知名專家終身成就獎章”。同年,應“第三屆中華脊樑——共和國傑出人物國慶59周年座談會”組委會邀請,被大會授予“中華脊樑傑出人物”榮譽稱號。並獲“祖國脊樑”獎章。
拼搏考驗六十年,幾經挫折苦後甜,一世人生多坎坷,探討學術永向前。
作品
論文
《黑龍江省是怎樣根據“歸口包乾”辦法安置復原建設軍人的?》
1955年11月10日在中央《內務部通訊》第十一期發表,同年在全國復員工作會議上交流。
《當前復原安置工作中幾個矛盾的商榷》
1957年6月在中央《內務部通訊》第七期發表。
《我們在復員軍人接收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1957年8月在中央《內務部通訊》第九期發表。
《略談加強民政部門資料工作的重要性》
1959年5月在中央《內務部通訊》第六期發表。
《略談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與張求真合作)
1981年7月在黑龍江省《學習與探討》(內部版)第七期發表。
《城市居民委員會芻議》(與劉延余合作)
1982年《學習與探討》第二期發表,1983年11月中央《民政工作》第十二期發表。
1983年12月收入《政治與政治科學》一書中。
1986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試談民政工作性質和任務》
1983年1月在北京民政部召開的十五省市民政理論研討會上交流,該文收入《民政工作理論討論會論文集》。
《對民政工作怎樣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管見》(與石磊合作)
1983年1月在北京民政部召開的十五省市民政理論研討會上交流,該文收入《民政工作理論討論會論文集》。
《關於精簡地方國家機構之淺見》(與劉延余合作)
1983年6月在黑龍江省政治學會討論會上發表,並收入《政治學論文集》內。
《婚姻問題探討》
1984年2月在黑龍江省首次民政理論討論會上上交流,並收入《黑龍江省首次民政理論討論會論文選》內。
《建立崗位責任制要適應機關工作的特點》(即《有關實行機關幹部崗位責任制幾個問題的初探》)
1984年7月在黑龍江《社會科學動態》第七期發表。
《三個一部分是不是都是民政工作的性質?》
1984年11月在黑龍江《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一期發表,後又在《中國民政》刊物上發表。
《試談幹部的選用》
1985年9月30日在黑龍江省人事理論研究會交流。
《德才問題淺議》
1985年9月30日在黑龍江省人事理論研究會交流。
《簡論民政改革》(與石磊合作)
1985年2月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二期發表。
1986年被選入民政部的《民政和社會保障文選》中。
1986年9月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會評為四等獎。
《淺談民政工作為什麼屬於政法口》
1985年2月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二期發表。
《1983年和1984年民政戰線新情況新問題簡匯》(與任錦華合作)
1985年2月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二期發表。
《試談民政工作在國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985年3月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三期發表。
1985年黑龍江省《學術交流》第三期發表。
1987年黑龍江省政學會評為(1985年度)一等優秀論文。
1998年6月被收入《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
《培養民政專業人才,適應四化建設需要》
1985年3月在《黑龍江民政》第三期發表。
《城市居民委員會的現狀與改善意見》(與劉彥余、任錦華合作)
1985年4月在無錫召開的《全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理論討論會》上交流,並收入該會的論文集內。
《突出精神文明建設》
1985年11月3日在哈爾濱日報社召開的《家》專欄四周年座談會交流,並在該報發表。
《辦好集體婚禮吸引青年》
1986年1月27日在《哈爾濱日報》上發表。
《關於當前幹部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1986年寄軍委總幹部,甘謂漢部長回函以表揚和肯定,並轉交有關部門參考,中央組織部也來函對此文給予表揚。
《當前在婚姻家庭方面幾個問題的探討》
1986年2月在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會上交流,並收入該會的論文集內。
《淺談第三者插足》
1986年9月在東北三省民法理論討論會上交流。
《淺談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
1986年11月在瀋陽召開的東北三省政治體制改革研討會上交流。
《試探精神文明道德與民政》
1987年4月在黑龍江省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上交流,評為優秀論文紀念獎。1987年6月在《浙江民政》第五期發表。
《試談學會活動規律》
1987年6月在黑龍江省學會經驗交流會上交流並收入論文集內。
1987年6月30日在江西省《民政理論研究》第二期發表。
《開展學會工作的幾點體會》
1987年6月在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六期以黑龍江省民政學會名義發表。
《對社會保障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
1987年六月在江西南昌全國第三次民政理論研討會會上交流,並收入論文集內,同年黑龍江省《民政理論研究文選》第五期發表。
1989年被黑龍江省民政學會評為1987年底優秀民政學術論文一等獎。
1989年12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社會學會會上評為優秀論文。
1998年6月被收入《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文選》中。
《家庭問題芻議》
1987年10月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發展研究理論研討會交流收入論文集內,並獲優秀論文獎。
1989年9月在《民政與社會保障》第二期發表。
1990年12月4日獲黑龍江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作品獎。
《當前在執行憲法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1987年黑龍江省憲法理論研討會上交流。
《正確認識機關政治生活中的積弊》
1987年12月在黑龍江省政治學會年會上交流。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探》
1987年12月在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研討會上交流,收入《學術交流》增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中。
《用改革的觀點探討人民代表的條件和比例》
1988年7月在人大和憲法理論研究會上交流。
《邊界糾紛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1988年5月在《黑龍江民政》發表。
《要在分段分期的基礎上,研究民政工作的發展》
1989年第一期《民政與社會保障》發表。
《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略論民政工作的發展》
1988年9月在哈爾濱綠海賓館召開的《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理論討論會》上交流,並收入《回顧與探討》中。
《軍供站理論初探》
1988年第十二期《黑龍江民政》發表。
1989年《中國民政》發表。
《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與石磊合作)
1988年11月在湖南衡山召開的全國第四次民政理論討論會上交流,同年在《民政與社會保障》第二期發表
1990年1月獲省民政學會一等獎,同年1月在《學術交流》雜誌發表。
1992年8月被該社評為二等獎。
《對制定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戰略的幾點意見》
1989年8月在哈爾濱召開的的《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交流。
《社會科學評獎方法效果與意見》
1989年黑龍江省社會科學評獎專題討論會論文。
《生活方式漫談》
1989年9月在黑龍江省朗鄉召開的《生活方式研討會》上交流獲優秀論文獎,《民政與社會保障》第四期發表
1991年1月黑龍江省民政學會1989年度優秀民政學術論文佳作獎。
《建國以來民政工作的發展與展望》
1989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慶祝建國40周年理論討論會》交流。
《當前民政基礎理論的現狀》
1986年4月在武漢,長沙市民政幹部會上交流。
《對當前婚姻管理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1989年10月在河南新鄉召開的《全國違法婚姻研討會》上交流。
《怎樣認識自由與紀律的關係》
1989年12月在黑龍江省人大召開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維護憲法尊嚴》座談會上交流。
1990年第一期《黑龍江人大工作》發表。
《離婚問題淺議》
1989年12月《社會學園地》第二期發表。
《黑龍江省十年來民政與社會保障理論的發展》(化名:黑民)
1990年7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社會學建立十周年紀念及社會穩定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交流。
1990年《社會學園地》紀念成立十周年專輯發表
《90年代社會工作之展望》(與石磊合作)
1990年4月北京召開的《中國內地及香港邁進九十年代的社會福利發展》研討會上交流。
《涉外婚姻初探》(與王鳳芝合作)
1990年10月在黑龍江省民法理論討論會上交流,1991年《哈爾濱市民政論文集》內收入。
《試談早婚成因及其對策》(與王鳳芝合作)
1991年11月在桂林召開的全國早婚問題研討會上交流。
1992年月黑龍江省第三次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討會上評為優秀獎。
《對完善人大制度發揮更大作用的幾點思考》
1990年12月在黑龍江省紀念憲法八周年座談會上交流。
《淺評<成語典故源流故事賞析圖書>》(與章俗合作)
1992年2月《社會學園地》第四期發表。
《再論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與石磊合作)
1992年10月在西安召開大的《九十年代社會工作研討會》上交流,被評為大會三等獎。
1993年3月在《社會學園地》發表,並在社會學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評選獲優秀論文獎。
《婚外戀雜談》
1993年9月在黑龍江省婚姻家庭問題研討會上交流。
《老年再婚淺議》
擬在1993年12月在黑龍江省社會工作者協會年會交流(該稿被協會秘書長孫茹芝丟失)。
《酒文化漫談》
1994年8月在哈爾濱市中華酒文化研討會上交流。
1994年《社科戰線》第五期發表。
《略讀我國社會保障分類及其發展趨勢》
1995年第一期《社科戰線》發表,同年第一期《社會學園地》發表。
1994年獲哈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論文獎。
《哈爾濱別名小議》
1995年2月在《新晚報》以座談會紀要形式發表。
《簡談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特徵》
1995年6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社會學會年會和生活方式理論研討會上交流。
《略論延安精神的特點》
1996年9月在保定延安精神研究會理論研討會上交流。
1997年11月在延安精神報第136期發表。
《關於老年人再婚的幾個問題》
2006年10月被中國老年學會評為二等獎。
《略論精神文明建設特點難點及其對策》
1996年10月在保定市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上交流。
《關於鄧小平理論認識誤區的剖析》
1997年12月在《保定社會科學》第2、3期合刊發表。
《試論延安精神與鄧小平理論若干特點的一致性》
1997年12月26日在全國三次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上交流,並收入論文集內。
《略談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的階段性》
1988年1月在“黑龍江省社會科學主義初級階段” 理論研討會上交流。被收入《學術交流》1988年1月增刊中。
《婚姻論》
原為《中國婚姻發展史》寫的總論部分因張一兵已寫未採用。
《毛澤東思想與延安精神是兩個範疇嗎?》
在《延安精神研究》1998年第一二合期發表。
《延安精神需要基礎理論的探討》
1999年《延安精神研究》第一期發表。
《對當前青少年工作難點及其對策的探討》
1998年8月在承德召開的河北省關工委理論研討會交流,並收入論文集內。
《試談我國人才分類,人才問題和人才管理的對策》
1998年國家在人才研究所在伊犁於9月22日召開的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開發學術研討會上交流。
2001年收入《中國當代思想寶庫》。
2003年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2009年又被世界文化研究中心、世界華人交流學會聯合評審為國際優秀論文。
《略談腐敗屢禁不止的原因及其對策》
1998年11月在北京中國第四次延安精神研究會交流並收入論文集。
《有關延安精神定義內涵的探討》
2001年第二期《民魂》發表。
《略談延安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2000年延《延安精神理論研究》第二期發表。
《延安精神特點幾種表現的商榷》
2000年保定《延安精神理論研究》第二期發表。
《對延安精神內容體系的探討》
2001年《民魂》第三期發表。
《有關知識經濟與人才的幾個問題》
1999年7月由四川省社科院舉辦“知識經濟與管理革命”研討會上交流。
《我們是怎樣弘揚延安精神的》
1999年在昆明全國四次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上發表。(以保定延安精神研究會名義)
《延安學商榷》
2000年《延安精神研究》第四期發表。
《在新世紀更要弘揚延安精神》
2001年《延安精神研究》第一期發表。
《延安精神基礎理論框架題要》
2001年《延安精神研究》第四期發表。
《貫徹三個代表,弘揚延安精神》
2002年延安精神研究第三期發表。
《老幹部幸福生活的保障》
2002年《延安精神研究》第三期發表。
《愛的學說——愛的分類與特點》
2005年《人生漫筆》上發表。
《當前行政管理領域中幾個問題的商榷》
2005年在《中國當代理論文獻》上發表,《發現》雜誌社評為管理、調研、實踐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工作人情化淺議》
2005年被《功勳人物論壇文庫》評為一等獎。
《當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四大障礙》
2005年被收入《共和國優秀論文寶鑑》
《還是進養老院好》
2006年發表在《退休生活》第十一期。
通訊、特寫、回憶錄
《前進中的新八村》(筆名紅兵)
1956年9月25日在《新村建設報》發表,又在《黑龍江日報》轉載,黑龍江省人民廣播電台轉播。
《難忘的歲月——在接待十萬大軍的日日夜夜裡》
1988年6月22日在《黑龍江日報》發表,同年《黑龍江民政》第八期發表。
《抗大在東北》
1989年5月在黑龍江省委《奮鬥》第五期發表。
《憶抗戰時期的一所新聞攝影學校》
1989年6月《奮鬥》第六期發表。
《記冀熱遼畫報社》
1995年在《哈爾濱黨史》95增刊發表。
《在挺進東北的日子裡》
1995年8月25日在《黑龍江日報》上發表。
《抗戰時期統戰政策在晉察冀十三分區貫徹的回顧》
1995年8月在哈爾濱統戰學會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上交流。
《活躍在灤東的十二團》
1983年被晉察冀抗日鬥爭史編委會冀熱遼分會編輯室採用。
《冀熱遼十六分區軍政教導隊生活片段》
1983年被晉察冀抗日鬥爭史編委會冀熱遼分會編輯室採用。
《略談冀熱遼部隊幹部教育的特點》
199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而作,1995年在哈爾濱市教育學會研討會上交流。
《昌中往事回憶錄》(共八篇)
在1985年開始在昌匯中學的《校友通訊》上發表。
《閃光的群體》
在1996年《保定社會科學》發表,並獲《助老工程》全國徵文三等獎。
《軍大十期開學典禮》
1948年6月在東北軍政大學校刊《軍大》發表。
《東北最早的一次土改》
2007年8月發表在《退休生活》。
書籍編寫
《民政概論》(與石磊主編)
1986年3月由民政部人教局出版,指定為全國民政中專適用教材。
《中國民政簡史》(與石磊主編)
1986年3月由民政部人教局出版,指定為全國民政中專適用教材。
《民政助理員手冊》(該書編審委員會委員)
1988年1月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漢語新詞詞典》(參加編寫)
1988年8月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承擔近百條目的注釋)
《中國巨觀決策研究》(參加編寫)
1989年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承擔編寫第三十四章)
1990年10月在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優秀科研一等獎。
《中國婚姻發展史》(與張一兵編寫)
1990年5月由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年12月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黑龍江社會保障決策研究》(副主編)
1991年5月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大辭典》(參加編寫)
1991年10月由後來經科學技術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承擔編寫婚姻系類條目)
《民政學》
1995年參加編寫民政學的形成與有關學科的關係。
《寶塔山下紅旗飄》(參與編輯勤儉篇)
2001年延安精神研究會出版。
《延安精神基礎理論初探》
2001年黑龍江省民政廳出版。
《人生漫筆》
2005年由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列為黑土傳奇叢書。
《保定的歲月》
2006年完成。
《雜花集》
2008年列印出版。
雜文
《淺談受考驗者應重用》(與姜國君、石磊合作)
1980年3月投《奮鬥》雜誌《群言堂》欄目,因與該刊相關意義不大,未用。
《人才小議》
1981年“文革”剛結束,此類文不宜刊登,未投。
《從一張結婚照想到的》
1981年“文革”剛結束,此類文不宜刊登,未投。
《關於飯店掛幌》
1995年7月在上海電視台採風攝製組原定採用,後因去黑河延期而停止。
《“龍”還在世?》
1999年4月在《延安精神研究》第三期發表。
《預言的作用不可低估》
未發表。
發言稿
《幸福》
1954年在黑龍江省轉業建設委員會全體青年會上的講話。
《理想》
1982年在黑龍江省民政幹部學校全體共青團員和青年的講話。
《民政基礎理論的幾個問題》
1991年6月在黑龍江省民政理論聯絡員培訓班上的講話。
《談黃色文化泛濫原因和對策》
1995年在黑龍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召開的色情文化治理座談會上的發言。
讀書筆記
《重讀矛盾論學習心得之壹——關於矛盾的普遍性問題》
1960年5月4日記於哈爾濱市。
《重讀矛盾論學習心得之二——關於對立統一的規律和矛盾的意義》
1960年5月10日夜10點36分寫於黑龍江省富裕縣第三旅社。
《重讀矛盾論學習心得之三——關於矛盾的特殊性問題》
1960年5月15日於哈爾濱市。
《重讀矛盾論學習心得之四——關於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
1960年5月17日於哈爾濱市。
詩歌(選編)
《慶“五一”》
1989年4月為慶五一國際勞動節而作。
《民政工作者之歌》
1989年9月10日在《民政與社會保障》第三期發表。
《慶金婚》
1996年1月為慶祝妹郎世軍與妹夫徐鯤金婚50周年而作。
《“慶”十一》
1978年為紀念國慶第29周年而作。
《民政工作二十五年》(與石磊合寫)
1984年為紀念建國二十五周年民政工作而作。
電影、電視劇本
《劍鞘》(電影文學劇本)
1977年12月完成。
1986年與浙江省電影製片廠達成製片意向書,後因經費不足未拍成。
《人生何處不相逢》(電視連續劇)(與張昌毅合作)
1995年開始在昌黎匯文《校友通訊》上發表。
《黨的溫暖送萬家——民政之花處處開》(與石磊合作)
1976年7月送審長春電影製片廠,因不是故事片,未採用。
《踏破遼原千里雪》(電影劇本)
1966年文化大革命燒毀。
其他
《中國人民解放軍171師整編工作總結》
1950年在遼陽171師寫成。
《東北軍區幹部管理部工作總結》
已上報軍委總部(無原稿)。
《對<當前中國民政>(徵求意見稿)的幾點意見》
1990年5月在黃山召開的《當代中國民政》初稿座談會上交流,其中很多觀點被採納。
《誰能破解神奇之謎——異事集錦》
2009年10月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印刷。
《坎途》
一生回憶錄。
一生大事簡介
(一)1944年9月白塔莊突圍。晉察冀軍區第十二團在白塔莊宿營後,由於被敵特告密,午夜遭日偽軍包圍,時任附官處文書,當夜在槍炮中轉移撤退,幸免於難。
(二)1945年10月,隨冀熱遼十六分區政治部程陸天主任,乘蘇聯紅軍飛機由山海關直抵瀋陽。後經組織分配到遼陽衛戍司令部第一營副教導員,時年十八歲。
(三)1947年1月,在東北“四保臨江”戰役中,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九師二十五團宣教幹事兼宣傳隊長,奉命在我軍撤走後,敵人即將趕到的情況下,打掃戰場運送我軍烈士屍體,經一夜緊張搬運,拂曉前完成任務,順利返回部隊。全隊受到通令嘉獎,個人立功一次。
(四)1955年11月10日,中央民政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在北京飯店聯合召開全國復員工作會議,個人經驗《黑龍江省是怎樣根據“歸口包乾”安置復員建設軍人的?》作為典型介紹,向大會散發。時任黑龍江省轉業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五)1958年3月11日接到了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電示:十萬大軍轉業開墾北大荒,組成了轉業接待委員會,任辦公室主任,日夜接待運送,於5月底結束,共轉運11萬1千多人圓滿完成十萬大軍來龍江的歷史任務。
(六)1958年9月,去河南新鄉參加全國革命殘廢軍人教養院新鄉現場會議,時任優撫安置科科長,負責黑龍江省復員軍人療養院的工作。
(七)1959年5月15日作為工作人員去北京參加全國烈軍屬復員轉業退伍軍人社會主義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了劉少奇、宋慶齡、周恩來、陳雲、林彪、鄧小平、林伯渠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發大會紀念章一枚。
(八)1981年11月18日中央民政部召開全國殯葬改革工作會議,被抽到部內先後去上海、江蘇、安徽、山東、山西等省市作了調查,參寫了有關殯葬改革工作條例的檔案並參加了會議。
(九)1983年1月4日,參加中央民政部召開的全國十五省市民政理論座談會,寫的《試讀民政工作的性質和任務》一文中,首次提出:民政工作特點多元性問題,並應民政部邀請,向全部幹部大會做了宣讀。
(十)1985年3月26日,參加了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和山東社科院科學社會研究所聯合在無錫召開的《中國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課題》研討會。同劉延余合寫的《城市軍民委員會芻議》和與任錦華合寫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現狀與改善意見》在大會上作了交流,並收入論文集。
(十一)1985年5月5日,參加民政部在北京大雅寶飯店召開的全國首次民政理論研討會,並被選入中國民政和社會福利研究會首屆理事。
(十二)1988年8月21日,應邀參加了由民政部召開的全國軍供站長座談會,發表了《軍供站理論初探》一文。
(十三)1988年11月25日,應邀參加了由民政部在河南衡山召開的全國第二次民政理論研討會,與石磊同志合寫的《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在大會上交流。
(十四)1989年4月10日,參加了民政部中國民政和社會福利研究會在南昌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民政理論研討會,發表了《對社會保障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在大會交流,並選入文集內。
(十五)1989年8月由民政部在哈爾濱市應邀召開的《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寫的《對制定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在會上發表交流。
(十六)1989年10月30日,參加了由民政部召開的全國違法婚姻討論會,發表了《對當前婚姻管理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當選為中國婚姻管理研究會理事。
(十七)1992年5月31日,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之邀,與美國田納西州社會工作學院院長夏茲和恩·伯丁教授,座談我國婚姻家庭問題,提出了夫妻之間四條準則即:聽從合理的教導,主要問題要商論,心裡有話要說出,小事容讓莫氣惱。
(十八)1992年10月22日,應邀去西安參加由民政部和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的《九十年代社會工作研討會》,與石磊合寫的《再論社會工作與民政工作》的專題發言。收入論文集,並獲三等獎。
(十九)1994年6月28日,應邀參加黑龍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召開的第六次代表大會,本屆委員離休,發給了榮譽證書。
(廿)1995年6月26日,應邀去北京在京民大廈召開由原民政部長崔乃夫主持的《民政學》編寫的工作研討會,作了專題發言,並確定為該書作者之一。
(廿一)1997年12月25日,應邀去北京參加了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馬文瑞主持的第三次全國延安理論研討會,發表了《試論延安精神與鄧小平理論若干特點》的發言,並收入論文集。
(廿二)1998年8月30日止,從1990年11月25日寫起,歷時八年寫出一生回憶錄《坎途》。
(廿三)2000年5月由於論文《對社會保障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一文在建國50年優秀論文評選中。選入《建國50年成就與探索——光輝歷程》巨著中,結合資料考評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在本職工作中作出了較大貢獻。被中國世界叢書編委會授予中國社科院主管的“新世紀人才獎章”。
(廿四)2000年7月被保定市委和老幹部局兩級機關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廿五)2000年12月在保定市“雙先會”上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稱號。
(廿六)2003.年10月24~25日應邀參加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召開的延安精神與三個代表兩個務必研討會,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的接見,25日做了《關於延安精神基礎理論》的發言。
(廿七)2004年3月4日應邀去河北大學研究生院做了《關於理想、幸福、人生觀》的報告。(黨課)
(廿八)2004年4月24日應邀參加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在哈市銀河賓館召開的全國特約研究員新世紀學術成果交流大會,做了《對行政管理學科領域中幾個問題的商榷》的發言。
(廿九)2005年5月31日有黑龍江省民政廳審定並印發了個人著作《延安精神基礎理論初探》一書。
(卅)2005年9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章。由黑龍江省民政幹部學校代發。
(卅一)2005年10月15日由黑龍江省老科學技術學會審批,由高級講師晉為社會學教授。
(卅二)2005年8月經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人生漫筆》。
(卅三)2007年9月列印完成《誰能破解神奇之謎——異事集錦》。
(卅四)2008年9月列印完成了《雜花集》
(卅五)2008年9月個人事跡被收入《中國專家學者與人文論壇》文集中,並在紀念三十周年獲“中國專家學者貢獻人物”章。
(卅六)2008年9月中國管理科學院頒發“中華知名專家學者終身成就獎章”
(卅七)2008年10月應第三屆《中華脊樑——共和國傑出人物<國慶59周年>》邀請,被大會授予中華脊樑傑出人物榮譽稱號。
(卅八)2009年1月《試談我國人才分類、人才問題、人才管理及其對策》一文被世界華人交流學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評為國際優秀論文。
郎太岩 1927年6月生,河北遷安人。大專文化。高級講師。原中國民政和社會福利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民政幹校書記兼校長、省民政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民政與社會保障》主編。1989年省委編輯的《黑龍江當代名人》中列為民政理論專家,是中國最早的民政理論專家之一。與石磊主編《民政概論》、《中國民政簡史》,被民政部指定為全國民政學校的教材,填補了民政教育中的缺項。中國婚姻家庭建設協會理事、省婚姻家庭研究會副理事長,與張一兵編著的《中國婚姻發展史》,填補了我國該項研究的空白。還兼省組織人理理論研究會理事、省社聯委員、省社科領導小組社會學組成員,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省民法研究會副幹事長等職。發表有關幹部德才和人才管理、社會學科等方面論文以及雜文、通訊近百篇。參加編著的還有《中國巨觀決策研究》、《黑龍江社會保障決策研究》、《漢語新語詞詞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大辭典》、《民政學》等,還有電視劇本《人生何處不相逢》、《劍鞘》,長篇回憶錄《坎途》。並多次獲獎。連續八年四次評為省社聯繫統先進工作者。事跡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和《中華百年》(人物卷)等十多部典籍中。(現任保定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