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頭國

郁頭國

郁頭國起源於2200年前,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據點,自漢代起便有文獻記載,據《漢書》所載,郁頭國“南與疏勒接,山道不通,西至捐毒千三百一十四里,徑道馬行二日“。從公元4世紀到12世紀十分繁榮,唐代稱為郁頭州(又稱尉頭州、蔚頭州、握瑟德),由朝廷直接管轄,到了公元13世紀即北宋初期離奇消失,此後不再有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郁頭國
  • 地理位置:新疆柯坪縣向西南
  • 起源:公元前2世紀
  • 繁榮時期:公元4世紀到12世紀
  • 消失時期:公元13世紀
曾經繁華,消失之謎,沙漠浪漫,

曾經繁華

從新疆柯坪縣向西南,直到巴楚縣境內,緊臨圖木舒克51團場的唐王城,有一條狹長地帶。這裡完全是荒漠,沒有水,沒有農耕,沒有人煙,唯一的植被是稀稀拉拉的紅柳包。
郁頭國
郁頭國遺址中隨處可見的陶器碎片
紅柳包區的南面是古代喀什噶爾河的最下游,但現在有林無鳥,有土無人。它的西南半部,是完全的沙漠,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走獸,人跡罕至。有誰知道,在這一片沙漠荒原之中,竟然埋藏著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後1000年之間近1300年所創造的歷史文明。這一文明,既有從我國中原移植來的“華夏文明”,又有從西邊傳來的古代波斯文明,而且還有當地發展起來的“塞克”文明。
從《漢書》、《後漢書》我們知道,這一地區在2200年前被一個叫做“郁頭國”的小邦國所轄。到了唐朝時期,這片地方已被唐朝政府劃分為一個叫做“郁頭州”的行政單位,直接歸國家政府所屬,不再是小邦國的臣民,直轄於唐朝政府設立在龜茲的“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是唐朝中央直屬,統轄西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行政單位)。
郁頭國遺址分布為帶狀,從喀什地區的巴楚縣、圖木舒克市、阿克蘇地區的柯坪縣,均有郁頭國古城漢代屯田、冶煉、手工作坊、寺院等。
公元4世紀到12世紀這裡曾經十分繁榮,以前曾是喀什噶爾河的漫流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也是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驛站,北魏時的“和平鋪”驛站;唐朝對外接待“濟濁館”、“謁者館”都在郁頭國境內。
郁頭國集各民族文化演變與融合,有漢代遺址,有北朝到宋時期遺址。曾在此出土大量反映各種文化的壁畫、塑像、錢幣、陶器、銅器、飾物等4000多種文物。在這些器物上有婆羅迷文、粟特文、龜茲文、亻去盧文、古漢字等。

消失之謎

郁頭國曾經是一片綠洲,像一顆明珠點綴在絲綢之路上。從公元4世紀到12世紀十分繁榮,到了我國北宋初期竟然神秘地從地球上消失了。公元13世紀殘酷的戰爭,加上喀什噶爾河水的斷流,在千年之間把這裡變成了如今的荒漠,從歷史的舞台中升華為一個夢。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郁頭國在哪裡,郁頭州在哪裡,人們不知道,這片在上個世紀以前連盜匪都不敢停留的地方,會是漢唐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光點。百年以來,這一片地區的文明埋在沙丘下,無人知其底細。
郁頭國
郁頭州位置
1906年法國探險家伯希和和田開始沿著葉爾羌河順水而下,尋找古遺址。在郁頭國遺址挖了近2個月,盜取了大量的古址遺物,僅塑像、木雕像、壁畫就400多件,拿不走的陶器被打碎。後來英、德、日、俄等國探險家,又陸續從遺址中挖走了大量的遺物。
當我們進入沙漠約20公里處,大片平整的漢代屯墾區域出現在眼前。由於年代久遠,地面已如手繪圖案一般花紋龜裂。這裡的沙子被風移走,所以我們才有幸觀看到漢代屯墾田地。

沙漠浪漫

徒步在這樣的古道上,興奮驅散了一路疲勞。在沙塵中,我們來到一個名叫“紅房子”的沙漠荒野中。
走在前面的隊員早已把隊旗插在了一個高高的沙包上,人們看到了希望,步子似乎快了起來。其實“紅房子”只是一個地名,根本沒有紅色的房子。
這裡是徒步30公里後的第一個宿營地,走了9個小時,每個人都筋疲力盡,紮好帳篷,吃著自帶的乾糧。風也小了,滿天星斗。一會兒,有隊友吹起了笛子,悠揚的笛聲迴蕩在沙丘與帳篷之間,真夠浪漫的。在笛聲的吸引下,我們不約而同地走出帳篷,圍坐在沙丘旁,有隊員還即興作起詩來。大家歡歌笑語不斷,盡情享受塔克拉瑪乾曠野的深邃。
塔克拉瑪乾的夜是那么安靜,靜得叫人無法入睡。昏昏沉沉中,一個個身披盔甲的塞克人,金戈鐵馬從我腦海里掠過;一隊隊馱著中國絲綢的商人從沙漠深處走來,駝鈴聲仿佛縈繞在耳邊……
沉睡在塔克拉瑪乾沙漠中的郁頭國,述說著古絲路上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3天的沙漠探險經歷了太多太多,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人生的洗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