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花

郁李花

郁李原產我國,落葉小灌木,又名夫移,有赤、白、粉三色,單葉者子多,千葉者花如紙剪簇成,色最嬌艷,繁縟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郁李花
  • 外文名:Prunus japonica Thunb.
  • :植物界
  • :薔薇科
  • 別名:壽李,爵梅,秧李
  • :櫻屬
  • 適宜地區:華北,東北,華南,華中
  • 生長類型:|灌木類|落葉闊葉灌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與栽培,

形態特徵

根櫱很多,簇生成叢。小枝細密。葉卵殂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重鋸齒。花單生或2-3朵簇生,粉紅或近白色。核果球形,暗紅色。
郁李花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800m以下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生長適應性強,在石灰岩山地生長最盛。花期3-4月。 喜光,耐寒,抗旱,不怕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中部各省;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國內分布:分布廣泛,中國的華北、東北、華中、華南均有分布,主要地區為黑,吉,遼,冀,魯,豫,浙。

繁殖與栽培

播種、分株、扦插法繁殖均可。播種於6月上旬採種,堆熟後秋播,或低溫沙藏後翌春播種。分株在春季結合移栽進行。2-3月進行扦插。移植在落葉後到萌芽前進行,植株需帶宿土。
郁李的繁殖以分株、扦插為主,也可用壓條、播種、嫁接,但套用較少。一般單瓣種可用播種繁殖,重瓣種可用毛桃或山桃作砧木進行春季切接和夏季芽接繁殖。
1.分株繁殖 一般在春季萌發前或秋季落葉後進行。把整個株叢挖出,分成幾部分,然後重新栽植,栽後灌足水。
2.扦插繁殖 可行枝插和根插。硬枝扦插比嫩枝扦插成活率高,生長快。硬枝扦插一般在早春發芽前進行,選一、二年生的粗壯枝條,剪成12-15cm長的插條,插入苗床,扦插深度為插穗的2/3-3/4,保持土壤濕潤。根插可在早春進行。掘取郁李的根,剪成10cm左右的根段,平埋入苗床內,覆土厚度為3cm左右,然後覆草或地膜,以保持土壤濕潤。當萌發出不定芽時即可去掉覆蓋物,加強苗期管理。由於郁李的根容易產生不定芽,也可直接用根插繁殖。
3.於6月上旬採種,堆熟後將種籽洗淨陰乾,至秋季播種,還可將種子低溫沙藏後,於春季露地播種。
栽培管理

因郁李适應性強,故栽培管理比較簡單粗放。移栽需在落葉後到萌芽前進行。在春季2-3月栽植時,穴內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栽後澆透水。成活後,可只在乾旱時澆水。為了使植株花繁葉茂,可在成活後的前二、三年秋季於植株旁施腐熟的堆肥1~2鐵杴。早春展葉前和4月開花前各施肥1次。 花後及時剪除殘留花枝,並疏除株叢內部的枯枝、纖弱枝,保持冠叢鬆散勻稱。郁李在生長過程中根部萌櫱力很強,需加控制,應經常清除,保持優良株形。
抗性強,耐旱,不畏煙塵。性喜光,常生於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對土壤要求不嚴,惟以石灰岩山地生長最盛。萌櫱力強,易更新。
套用:
郁李花時繁英壓樹,燦若雲霞;果熟時丹實滿枝。適於群植,宜配植在階前、屋旁、山坡上,或點綴於林緣,草坪周圍,也可作花境、花籬。鮮果可食,核仁可藥用。
藥用價值:
【性味】 甘、酸、平,無毒。
【成分】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功用】 潤腸緩下,利尿,治浮腫腳氣。
【附方】[腳氣足腫,大小便不通]:郁李仁15克研爛,薏米仁15克,水煎去渣,加白糖調服,一次服,以大小便通利為度。
[小兒身熱不退]:郁李根一把,水煎作浴湯,每日1次洗沐。(浴時宜避風)
藥用功效
【藥材名】郁李仁 【別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車下李、山李、爵梅、樣藜、千金藤、秧李 【名稱考證】郁李仁(《本經》)郁子(《醫心方》)、郁里仁(《珍珠囊》)、李仁肉(《藥材學》)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
【藥用部位】郁李、歐李或長梗郁李的種子。
【性味歸經】辛苦甘,平。①《本經》:味酸,平。②《別錄》:無毒。③《藥性論》:味苦辛。④《蜀本草》:甘酸。入脾、大小腸經。①張元素:“入脾經氣分。”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大腸經。”③《本草經疏》:入足太陰、手陽明、手太陽經。④《本草新編》:入肝、膽二經。
【功效分類】瀉下藥,潤下藥。
【功效主治】潤燥,滑腸,下氣,利水。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腫,四肢浮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陰虛液虧及孕婦慎服。①《本草經疏》:津液不足者,慎勿輕用。②《得配本草》:大便不實者禁用。
【用藥配伍】忌牛、馬肉。配胡麻仁,補虛潤腸;配火麻仁,滑降行氣,通便瀉下。
【炮製方法】篩去泥屑,淘淨,揀淨雜質和碎殼,曬乾,用時搗碎。雷公炮炙論》:“凡採得(郁李仁),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淨,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
【資源分布】①郁李分布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等地。②歐李(《異域錄》)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東、河南、河北等地。③長梗郁李分布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
【古籍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①《綱目》:郁李仁甘苦而潤,其性降,故能下氣利水。按《宋史·錢乙傳》雲,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飲之使醉,即愈。
②《本草經疏》:郁李仁,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者,《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
③《本革新編》:郁李仁,入肝、膽二經,去頭風之痛。又入肺,止鼻淵之流涕。
【相關選方】 郁李
①治風熱氣秘:郁李仁(去皮、尖,炒)、陳橘皮(去白,酒一盞煮乾)、京三棱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心煎熟水調下。(《聖濟總錄》郁李仁散) ②治產後腸胃燥熱,大便秘澀:郁李仁(研如膏)、朴硝(研)各一兩,當歸(切、焙)、生乾地黃(焙)各二兩。上四味,將二味粗搗篩,與別研者二味和勻。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未通更服。(《聖濟總錄》郁李仁飲)
③治腫滿小便不利:陳皮、郁李仁、檳榔,茯苓、白朮各一兩,甘遂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下。(《世醫得效方》郁李仁散)
④治腳氣腫滿喘促,大小便澀:郁李仁半兩(去皮研),粳米三合,蜜一合,生薑汁一蜆殼。上先煮粥臨欲熟,入三味攪令勻,更煮令熟,空心食之。(《聖惠方》郁李仁粥)
【參考出處】《神農本草經》、《綱目》、《本草經疏》、《本革新編》
其它:
郁李花可謂罕見,但郁李以它獨有的美,給有幸欣賞它的人以美的享受;白居易曾詠過:"樹小花鮮妍,香繁枝軟弱."
現附詩一首:
惜郁李花
白居易
樹小花鮮妍,香繁枝軟弱。高低二三尺,重疊千萬萼。朝艷藹菲菲,夕凋紛漠漠。辭枝朱粉細,覆地紅韶薄。由來紅顏色,嘗苦易銷鑠。不見涼盪花,狂風吹不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