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曉鷹

郁曉鷹

郁曉鷹(1962年—2014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通遼師範學院。

200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想去歐洲當村長》,該片被列為中國農牧區題材十大優秀影片。2004年,執導的劇情電影《望火樓》獲得第8屆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執導劇情電影《我的母親大草原》,該片在中國首屆“國際環境電影周”上被列為中國重要環保電影之一。2009年,執導的劇情電影《愛在原野上》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2012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小白楊》上映。2014年8月2日,郁曉鷹因突發心梗而病逝,享年5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郁曉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62年
  • 逝世日期:2014年8月2日
  • 職業:導演
  • 畢業院校:通遼師範學院
  • 代表作品想去歐洲當村長、望火樓、孤駝淚我的母親大草原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郁曉鷹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被打成“右派”的父親來到內蒙古大草原,在科爾沁草原上度過了童年。在青少年時代,他酷愛文學,夢想成為一名詩人。1984年,從通遼師範學院畢業後當了一年的教師。後來,跟隨父親進入了內蒙古電影製片廠。20世紀80年代,在《內蒙古日報》、《草原》雜誌上發表詩歌作品。
200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想去歐洲當村長》,該片被列為中國農牧區題材十大優秀影片。2004年,執導劇情電影《望火樓》,該片歌頌了防火員甘於寂寞,常年守護望火樓,保護森林、保護草原的奉獻精神,影片獲得第8屆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2005年,由其執導的電視劇《我從草原來》首播,該劇講述了蒙古族藝術家為了把民族文化推向中國、推向世界而進北京奮鬥的故事,獲得中國少數民族題材優秀影視大獎。2006年,執導由巴音額日樂王絲菲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溫柔的草地》;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大樹底下好乘涼》上映;此外,還執導了由馬曉靜池源孫浩華聯袂主演的愛情電影《剪花女》。
2007年,執導以環保為主題的兒童電影《孤駝淚》;同年,執導由熊鶯、其那日圖、馬曉靜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我的母親大草原》,該片在中國首屆“國際環境電影周”上被列為中國重要環保電影之一。2009年,執導由馬曉靖、阿爾泰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愛在原野上》,影片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2011年,執導由烏日根、何施雨搭檔主演的劇情電影《聖水奇緣》。2012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小白楊》上映。2014年8月2日晚,郁曉鷹因突發心梗而病逝,享年52歲;8月4日上午9點,追悼會在青島殯儀館舉辦。

個人生活

郁曉鷹的父親是郁潔,原本姓紀,遼寧朝陽蒙古人,因崇拜郁達夫改姓為郁,落實政策後進入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當廠長。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2年
《小白楊》
電影
2011年
《聖水奇緣》
電影
2009年
《愛在原野上》
電影
2007年
《孤駝淚》
電影
2007年
《我的母親大草原》
電影
2006年
《溫柔的草地》
電影
2006年
《剪花女》
電影
2006年
《大樹底下好乘涼》
電影
2005年
《我從草原來》
電視劇
2004年
《望火樓》
電影
2003年
《想去歐洲當村長》
電影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9----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愛在原野上》獲獎
2005----中國少數民族題材優秀影視大獎《我從草原來》獲獎
2004第8屆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望火樓》獲獎

人物評價

郁曉鷹以一個影視工作者敏銳的眼光和不懈的執著,密切關注著自然、生態、民族存亡這樣一些世界性的大主題。正是這種民族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文化危機感的驅使,讓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遼闊的大草原上,為了遼闊草原的美好和民族文化的明天釋放熱情、傾注心血,精心打造了“新世紀蒙古人”系列草原電影(《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評)
郁曉鷹導演的“新世紀的蒙古人”系列電影就是關注普通蒙古族牧民生存狀態的系列電影,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導演在拍攝之前就明確提出創作理念,跨越十年堅持拍攝並完成系列作品。與塞夫、麥麗絲夫婦、卓格赫、寧才、哈斯朝魯等導演相比,郁曉鷹導演對於蒙古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關係的思考是獨特的,他並不是像其他導演那樣著重於暴露問題而是努力去解決問題,他並不是再去極力讚美蒙古族傳統文化,而是側重於表現蒙古族傳統文化在新世紀現代文明下的新活力(《內蒙古師範大學張明》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