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抄

邸抄

邸抄,拼音dǐ chāo,出自《上魯國主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邸抄
  • 拼音:dǐ chāo
  • 釋義邸報
  • 出處:《上魯國主啟》
基本信息,簡介,引證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dǐ chāo
【注音符號】ㄉㄧˇ ㄔㄠ

簡介

邸抄亦作“ 邸鈔 ”, 即邸報,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四者皆用“報”字,可見它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據歷史記載,漢代的郡國和唐代的藩鎮,都曾在京師設“邸”,其作用相當於現今的駐京新聞機構,重在傳達朝政訊息,凡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這實際上就是最早的一種新聞發布方式。

引證解釋

明●張煌言 《上魯國主啟》:“春來閱邸抄,知去年十一月, 緬夷內變,導虜入緬,致我永曆皇帝蒙塵。” 清●洪升 《長生殿·偵報》:“[外:]呀,他要誅君側之奸,非反而何?且住,楊相這本怎么不見邸抄?” 清●龔自珍 《明良論》四:“議處、察議之諭不絕於邸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七章:“我剛才一面看一面想起來崇禎 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給事中常自裕的一封奏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