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逸周
- 出生地:安徽省徽州府休寧縣黎陽
- 畢業院校:英國基督教循道公會
- 屬於:邵百萬(國基)後人
人物生平,個人貢獻,
人物生平
1911年(民國元年) 邵逸周19歲 。是年武昌起義爆發的訊息傳至英倫,邵逸周與劉貽燕等留英皖籍學生90餘人抱定“一朝碧血,萬世白虹”的信念返國參加革命。(《劉貽燕先生自傳》 胡健國主編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邵逸周在石瑛、吳稚暉的介紹下入總統府秘書處電報科工作。
1912年3月底,孫先生為謀求國內和平統一,辭去總統職務讓位於袁世凱。在孫先生離任之前,曾召集隨從人員一一詢問其今後去向。當時秘書處有一部分同志表示不願北上依附袁氏,請求孫先生派往國外留學,孫先生也認為,建國必先有人才,遂同意這個請求,並親自批准一部分有培養前途的青年出國留學,由稽勛局局長馮自由負責辦理。臨時稽勛局經過嚴格考選,確定了第一期稽勛留學生共25 人。其中邵逸周留學英國學習礦學。
1914年學成回國,初任孫中山先生英文秘書,後任大冶鐵礦工程師,緬甸礦務公司工程師。1930年12月至1942年7月,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兼工學院院長。其間,還兼任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礦冶工程系主任;以及儀器、體育、工程處等委員會主任,財務、訓育、第一外國語、聘任、建築設備等委員會委員;主講工程材料、冶金學、地質學、工程地質學、構造材料、礦物學等6門課程。在工學院的學科建設發展方面,先後成立了機械工程系(1933年)、電機工程系(1935年)、礦冶工程系(1938年);同時興建了材料、熱力、水力、道路材料、電器、動力、金相、水工、電訊、礦冶等10個實驗室,以及機工、模工、鍛工、鑄工4個實習工廠和工科研究所,使武漢大學工學院發展成為師資雄厚、學科齊全、規模宏大的工科基地。
個人貢獻
1938年日寇侵華戰火逼近華中,早在抗日戰爭爆發時,邵逸周最早提議學校西遷並早作準備,學校委以遷校委員會委員,與遷校委員會楊端六委員長率先入川勘定樂山校址及校舍。1938-1946年西遷樂山,是武漢大學歷史上最為艱難的時期。然而,正是在這短短的8年間,武大竟然培養出了12位後來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知名院士。
1942年赴甘肅任玉門油礦局協理。1945年任經濟部東北特派員瀋陽辦事處處長。1946任資源委員會鞍山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 1948年去台灣,致力於礦業與金屬冶煉技術之開發,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良多。1976年10月6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病逝。同年冬,台灣武漢大學校友會募捐設立“邵逸周紀念獎學金”以紀念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