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表
1924年,大哥
邵醉翁創辦
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闖入當時尚屬草創時期的中國電影業。在天一,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老二邵囤人擅長編劇,老三
邵仁枚精於發行,老六
邵逸夫則擅長攝影。
1925年,拍攝第一部影片《
立地成佛》,放映後即深受上海市民歡迎。1931年拍攝的《
歌場春色》,是中國最早的兩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之一。
1926年,邵逸夫與邵仁枚南下新加坡開拓南洋電影市場。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
邵氏兄弟公司”。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戰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1937年後,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入侵打亂了
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邵氏慘澹經營,艱難度日,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了事。
1958年,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邵仁枚先生、邵逸夫先生在香港成立。從此,從這裡拍攝的影片源源不斷地流向邵氏電影發行網,每年高達40多部影片,歷經數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視拍攝製作基地。
進入六十年代後,邵氏公司長期稱雄香港市場,曾拍攝過一千多部電影,獲得過
金馬獎、
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邵氏最早在香港推行電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如
胡蝶、
阮玲玉、李麗華、
林黛、凌波、
李翰祥、鄒文懷、
張徹……無不出自“邵氏”門下。其中《
江山美人》、《
貂蟬》、《
傾國傾城》、《
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
獨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譽海外,在華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響,傾倒無數觀眾。
邵氏家族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事業名副其實的拓荒英雄。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中國電影的每一步變遷都有邵氏家人獻出的心血。
1957年 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氏:無法重現的電影王國
“邵氏”這個名字近年來為內地觀眾有所熟悉,是因為一系列如《
獨臂刀》、《大醉俠》、《
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老片經
數碼修復以後得以重現,宛如從時間和空間的那頭突然現身,告訴我們邵氏曾經締造了怎樣影響後人的武俠片和黃梅調電影。
在香港電影進入史上最低點的“冰河期”時,回顧邵氏數十年風雨歷程也成為一件令人唏噓感慨的事情,而如果能從中獲得些許對當下有所借鑑的經驗,那就是邵氏這個被稱為“活化石”的電影王國跨越時間的力量。但無論如何,邵氏都不是一個有可能再被重現的神話,它所呈現得最為精彩的那部大戲,其實就是自己的歷史。
口述影像:商人精明本色 獨特家族企業
邵氏兄弟是寧波人,一門四傑,大哥仁傑、二哥仁櫪、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於做電影生意要出名,父親不同意。於是另起外號,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叫逸夫。邵氏兄弟天生具有經商的精明頭腦,比較知名的事情是邵醉翁力捧
陳玉梅的逸事,由於當時“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邵醉翁決定巨資捧陳玉梅成為影后,結果陳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電影公司也永遠不能挖走了。所謂長兄如父,邵醉翁集邵老大、總經理、導演於一身,其長袖善舞的精明為兄弟們樹立榜樣,也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四兄弟中老二任會計掌握內部財務開支,從源頭上把關,老三和邵逸夫任發行,幾兄弟不僅在公司行政上相互協調,在影片拍攝上也全員出動。公司成立之初,生產的11部影片,基本上是老大執導;老二、老三獨立或聯合編劇;邵逸夫不僅會編劇還能做攝影。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家長式的管理,最大限度縮短製作周期,因此使影片具有很強競爭力。當然這必然造成一些影片質量欠佳,也為同行間詬病。
邵氏兄弟分道揚鑣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等,而它們又分別有什麼來頭呢?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並將之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進入50年代後期,由於電懋的成立,競爭越發激烈,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力招架。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的業務,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1957年,年屆五十的邵逸夫回到香港,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制片業務。
邵氏稱霸天下20年
在邵氏字典中“賺錢”永遠是第一位的。於是如何賺錢就看邵逸夫的幾個高招,首先是清水灣開山填土,大興土木建造“邵氏影城”,有大型隔音攝影棚、置景場、辦公大樓及彩色沖印廠,員工宿舍及各種技術室,是遠東最大片廠。邵逸夫還打造了一套管治制度,保障片廠可流水作業。從1959年建廠到1979年的20年間是邵氏稱霸天下的時代,尤其是前10年,也是邵氏王國的黃金時代,陣容強大,出片水準高,當時實施的計畫就是———投大資、拍大片、賺大錢。而如李翰祥、
胡金銓、張徹等大導演逐漸組建自己的製作隊伍,演變出不同的派系陣營。邵逸夫自18歲開始就直接面對觀眾,哪些影片一定賣錢、哪些影片可能冷門,都很清楚,可以說他是在觀眾群中成長的,所以貫穿始終的就是“觀眾至上”的傳統。
克己之功和容人之量作為一位資本家除了善於經商的精明頭腦外,克勤、克儉表率作用也是關鍵所在。邵逸夫的勤奮和毅力非一般人能比,如張徹所說“每天工作16小時,數十年如一日。每天9時上班,上班前練兩個小時氣功,從不間斷。上班時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寫好紙條,每人一張,到廠後第一件工作先看導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著看,一邊看一邊做甩手運動。每個月開拍影片劇本、故事,他要親自審閱,自己不看劇本時,由導演或看劇本人向他報告,由他最後裁決。”邵逸夫曾說,他沒有娛樂,看電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娛樂,他自稱自己是全世界看電影最多的人,80歲以前,每年看六七百部片。
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是令員工最佩服的地方,他自己每天9點一定到片廠,工作人員遲到可以容忍,開會、試片等,他一定先到,其他人員遲到也不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金牌導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業高峰期離開邵氏到台灣另謀發展,並帶走大批技工好手,幾乎動搖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愛才如命,70年代允諾他重返邵氏,這或許只有邵逸夫能夠做到。
最強電影家族
邵氏兄弟(
邵醉翁、
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電影事業家 代表作:《獨臂刀》、《
大醉俠》、《梁山伯與祝英台》
邵氏幾乎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家族,自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創立天一影片公司,到今天已有整整八十年的歷史。邵氏家族中投入電影發展的兄弟四人,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分工各自不同,管理職責明確,當屬於家族企業中的典範。在邵逸夫的經營下,邵氏兄弟公司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新時代,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幾乎獨霸香港影壇,網羅了李翰祥、張徹等電影人才,更創建了完備的現代製片工業體系,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邵逸夫擺出偶像
李小龍的造型。邵氏兄弟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家族,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幾乎獨霸香港影壇。
邵氏家族專題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燈紅酒綠,霓虹林立,年輕的邵氏兄弟只是眾多電影淘金家中的一員。1925年,邵氏兄弟成立的天一影業公司既沒有黑幫靠山,也沒有左翼背景,有的只是精明的
商業頭腦和“寧波幫”吃苦耐勞的天性。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有趣,一批批財大氣粗、
激流勇進的電影公司都在歲月流逝中解體了,惟有不事旁騖專心拍片的天一公司最終存活下來。並在之後的顛沛流離中逐漸演變成“邵氏兄弟”,成就了一代“東方好萊塢”傳奇。
邵逸夫說,“天一”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隻眼盯著藝術,一隻眼盯著商業”。它早期的電影基本上是以“時事”和“稗史”題材為主,這符合最廣泛的國民性。它投拍的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強調道德感化和佛理點悟,完全是一部針對當時現實的醒世之作。“天一”因為這些影片大賺其錢,為以後更大的發展累積了資本。“天一”的迅速成長威脅到了當時的其他幾大影片公司。“明星”公司的
周劍雲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等公司組成“六合影片影業公司”,試圖擠垮“天一”和其他小公司,建立自己的壟斷地位,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正是由於六合圍剿,“天一”遠赴南洋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從而建立起“邵氏影業”這個東方電影帝國。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等。前者由邵逸夫主管,主營製片業務;後者由邵邨人主管,只經營戲院以及影片發行。1959至1979年,是邵氏稱霸天下的時代。當時實施的計畫是投大資,拍大片,賺大錢。邵逸夫曾說,他沒有娛樂,看電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娛樂,他稱自己是全世界看電影最多的人,80歲以前,每年看六七百部片子。
在香港電影進入史上最低點的“冰河期”時,回顧邵氏數十年風雨歷程也成為一件令人唏噓感慨的事情。但現在,無論如何,邵氏都不是一個有可能再被重現的神話,它所呈現得最為精彩的那部大戲,其實就是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