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武話
- 分類:贛語的一個方言
- 地區:邵武、光澤、建寧、泰寧等縣市
- 語言現狀:正在漸漸的消失
語言歷史,分布範圍,語言現狀,主要特點,贛語概況,
語言歷史
閩北是閩越族領地,土著居民有自己跟漢族不同的文化與語言,早期雖有漢人到閩北開發、定居,但對土著語言衝擊不大。到了三國鼎立時,東吳人大批進入閩北地區聚居,隨之而來的漢語及其方言,有力地衝擊了當地土著語言,對閩北方言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唐代陳元光父子、王審知兄弟先後入閩,帶來大批中州語言進而影響閩北語言。宋末元初由於戰亂,大批江右人湧入閩北,閩北語言又滲入了贛語的成份,閩北方言區從而形成。邵武與贛方言區的江西交界,明清時期江右民系移民大批進入這地區,從而在這裡形成了閩方言與贛語過江渡地帶。
分布範圍
邵武方言內部也有不小的差異,大致有四種土語:一是以城關話為代表,通行於水北、城郊、沿山、吳家塘、拿口等鄉鎮的廣大地區,稱之為“邵武話”;二是通行於洪墩鎮和張厝鄉一部分,拿口鎮一部分的“洪墩話”;三是通行於和平、大埠崗、肖家坊、桂林等鄉鎮和張厝鄉部分地區的“和平話”;四是只在西部一小塊地區使用的“金坑話”。這四種話之間都能勉強通話,只是“洪墩話”和其他三種話通話困難一些。使用人數最多的是“邵武話”和“和平話”,最少的是“金坑話”。
語言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後,大批江西人、福州人、閩南人、上海人、浙江人、東北人來到這裡。各地人雜居一處,共同使用國語交際,加之大力推廣國語,國語在邵武相當普及。邵武方言受國語的影響極大,以致一些方言的音和方言的辭彙逐漸被國語的字音、辭彙所融合代替,某些方言特點正在消失。在邵武青少年中,許多人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卻不會說邵武方言。甚至會說的人也用國語交流。 邵武方言正在漸漸的消失。
主要特點
邵武方言(以城關方言為準)有6個聲調和1個輕聲,分別是:陰平、上聲、陰去、陽平、陽去、入聲(此入聲總共有幾種還有待考察),還有一個輕聲。而廣東話有9個聲調(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邵武方言(以城關方言為準)與國語的日常用詞比較。括弧內的是國語的日常用詞。要說明的是,邵武話與國語常用詞的對比只是文字表達的對比,不是讀音的對比。如邵武話“爺佬”與國語“父親”同義,而邵武話“爺佬”的讀音是“yā láo”。
熱頭(太陽)
落雨(下雨)
月光(月亮)
落雪(下雪)
天河(銀河)
烊雪(化雪)
星兒(星星)
天乾(天旱)
打背(後來)
五月節(端午節)
暗頭(晚上) 夜上(晚上)
上晝(上午)
下毒(下午) 下晝(下午)
天光(天亮)
整工(整天)
半邊(旁邊)
廂間(廂房)
客廂(客廳)
豬欄(豬圈)
雞授(雞窩) 雞巢(雞窩)雞藪
渡頭(渡口)
灑甌(灑杯) 酒瓮(酒罈)
鼎(鍋)
砧片(砧板)
籠床(蒸籠)
索(繩子) 籮索(繩子)
打塍(種地)打堘(做田埂)
放肥(施肥)灑肥,掩肥(施肥)
拍灑(釀酒)
篾皮(篾青)
雞角船(大木船)
粟倉(穀倉)
做債(欠債)
大花邊(銀元)
票兒(紙幣)
賺龍錢(賺錢)
做戲(演戲) 作戲(演戲)
做洗(游泳) 作洗,濯洗(洗澡) 划水(游泳)
墨筆(毛筆)
摸脈(號脈)
豬公(公豬) 豬牯(公豬)
豬嬤(母豬) 豬牡(豬母,母豬)
騷豬公(種豬)
牛嬤(母牛) 牛牡(牛母,母牛)
水雞(甲魚)
黃生(鯉魚)
乾螞(螞蚱)
螺嬤(螺螄)
烏米(蒼蠅)
老鴉(烏鴉) 老鴰(老鷹)
樹糥(樹葉)
樹尾(樹梢) 樹標(樹梢)
柑兒(桔子)
馬薺(荸薺)
蒜子(蒜)
贛語概況
贛語是漢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在語言學上是指分布於江西贛北、贛中、贛東、贛西以及湖南東部(包括洞口縣以及綏寧和隆回的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一種語言,包括近一百個縣市,使用人口約5500萬,是漢語八大語系之一。分布總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在南方六大漢語中,分布地域最廣。
贛語歷史十分悠久,還保留著許多遠古時的印記,比如“站”是國語中最普通的辭彙,而贛語族群卻說成“企”,商周時的華夏族就是這么說的。“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繪了一個側立的“人形”,特彆強調了“腳掌”,生動的表示了“站立”的意義。後來隨著隸書的出現,“人”和“企”開始分離。在“企鵝”一詞中,“企”字任然保存了古義,說明它不是普通的鵝,而是站立著的鵝。
其實早在西漢時期,贛語就已經開始初具規模了。贛語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是秦漢時期,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由於經濟政治上的需求,組織了一系列、強制性的人口遷移。而從這時候開始,贛語由此開始茅芽。而在兩晉南北朝的270年中,出現了7次南下移民的高潮。這時候的贛語也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