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林勇

邵林勇 ,任教於泰安寧陽縣第一中學,山東省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林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教師
個人簡介,教學評價,讀書觀點,專題報告,

個人簡介

邵林勇,男,泰安寧陽縣第一中學,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教學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又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因此對於語文教學評價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尊重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評價時要面向全體,鼓勵冒尖,允許落後;鼓勵冒險,寬容失敗。允許落後,不是不聞不問,應以師生的多向的激勵性評價,鼓舞后進者大膽嘗試,敢於表現;寬容失敗,不是聽之任之,而要通過多向交流喚醒後來者的靈感,激活熱情。讓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受到啟發,得到幫助,享受人文關懷。
二、鼓勵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在自由的空間裡可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眾多優秀教師在課堂上總是自始至終地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教師不應只關注知識的有效傳遞,而不考慮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不僅包括認知的發展,也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包括各種能力的發展以及個性的發展。學生的想法中也許蘊涵著創造性的火花,也許是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
三、寬容學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環境。
要使學生髮展,首先得寬容學生的錯誤,為學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才能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激發和調動學生自身內在的積極性,調動學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這才是真正的關愛學生。

讀書觀點

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近日讀到袁利榮先生一篇文章,也談到讀書三境界,即:"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是充滿飢餓的發奮的青春初潮標誌,不管有用無用之書一併吞之;"啃"乃咀嚼消化、強行吸收——是志存高遠的人生必經之路;
"品"乃焚香沐浴、如飲醍醐——是成熟聰穎的心靈與星空的娓娓絮語。
對以上三種讀書境界我深有同感,悟之甚妙。由此也得到一些啟發。簡單地概括為三個字,即:誦、錄、用。
誦:無誦談不上咀嚼吸收,無誦談不上探究品讀,無誦談不上內化。
錄:即摘錄、抄錄。張溥字天如,太倉(今屬江蘇)人(1602——1641),他讀書有一個習慣,便是手抄一遍,讀後焚去;然後再抄,再讀,再焚。如是凡七次才罷。冬天干燥,手指皮裂,他用溫水暖一下手再抄;夏夜蚊多,便將雙腳伸在空壇中再讀。由於奮發讀書,諳熟各家著述精義,終於成為明代的著名文學家,被人稱為“百世師”。他成名後,將書房取名“七錄齋”。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錄”實際上是一種去粗存真,一種由表及里,是一種拿來主義策略。張溥“讀後焚去;然後再抄,再讀,再焚”,焚得必要、焚得及時、焚得恰到好處。這種讀了再讀、焚了再焚的做法,值得借鑑。
無論上面的“誦”還是“錄”,其實都是為了下面的“用”。
用:使用。<>雖楚有才,晉實用之。即你選擇了有益書本,學到了有用的知識,但必須會靈活運用,方能形成讀書的全過程。學而不用等於不學!舉凡大家鴻儒,書要讀到"用"的份上。

專題報告

2009年2月6號,寧陽二十四中邀請全國模範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邵林勇同志來校做報告。

邵林勇
該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建立高效課堂,特邀寧陽一中教師邵林勇同志,做了“談談高效課堂執行力”的報告。邵老師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高效課堂的標準、高效課堂的執行力”,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最後邵老師又對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與該校教師做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他把自己對工作的認識、對工作的態度、對工作的感悟,化作了真情,使老師們深受鼓舞和啟發。報告結束後,二十四中教師孫玉珍上了一節研究課,邵林勇老師就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做了精彩的點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