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巍

邵曉巍

邵曉巍,男,漢族,1974年10月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國家型號副總師,國家專項專家。長期從事衛星編隊構形設計、姿軌動力學與控制、智慧型規劃與調度和地面仿真驗證等技術研究,支撐我國分散式遙感和在軌服務等重大工程基礎理論研究、背景預研和型號裝備研製。先後獲國家863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高分專項、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和航天基金等研究任務支持,首次提出全局最優衛星編隊構形解析設計和燃料最優高精度衛星編隊保持控制等方法。自主研製的國際首套衛星編隊設計和長期測繪策略規劃系統,以及空間全向衛星編隊技術仿真試驗系統,已全面套用於我國首個精密編隊衛星系統“天繪二號”、首個差分測量衛星編隊系統“陸探一號”等型號裝備的型號研製和在軌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曉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出生日期:1974年10月
  • 畢業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獲獎記錄,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1993年-199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獲得控制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
1998年-200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獲得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
2000年-200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獲得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
2005年-2023年,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講師、副研究員、研究員、首席研究員、博導
2011年-至今,教育部空天科學與技術工程中心,副主任
2012年-至今,太空飛行器系統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
2016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助理、研究員
2021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學感知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研究方向

(1)基於AGI的博弈演進技術;
(2)衛星集群精密編隊設計與控制;
(3)衛星系統智慧型協同規劃與仿真。

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成果:
面向國家科技發展與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對基礎科學和核心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引領國家重大科學裝備論證立項,並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通過大模型智慧型體系對抗博弈理論和技術、集群網路與控制等先進手段,先後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軍委科技委、裝備發展部、國防科工局、高分專項、863計畫以及北斗與深空探測專項等部委與科研計畫支持。國際上首次提出全局最優衛星編隊構形解析設計和燃料最優高精度衛星編隊保持控制等方法,教育部組織的成果鑑定會上,多位院士及領域專家一致鑑定“衛星編隊構形設計和保持控制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全面套用於我國首個精密編隊衛星系統“天繪二號”、首個差分測量衛星編隊系統“陸探一號”等5型12個裝備,研究成果先後登上CCTV、人民日報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頭版頭條,獲評上海交通大學十大科技進展獎項。
論文(專著)發表情況:
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IEEE TAC、Signal Processing、ISA transactions、JGCD和AST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14項,出版國家“十三五”出版工程專著1部。
主要科研項目:
國家級項目:
(1)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負責人,2020年-2023年;
(2)我國民用首個衛星編隊裝備半實物仿真試驗,項目負責人,2018-2021年;
(3)我國民用首個衛星編隊長期任務規劃研究,項目負責人,2018年-2020年;
(4)我國首套衛星編隊設計和長期規劃系統,項目負責人,2016年-2017年;
(5)我國首個衛星編隊裝備半實物仿真與分析,項目負責人,2016年-2017年;
(6)我國首個差分測量衛星編隊系統 “陸探一號”,型號副總師,2015年-2022年;
(7)“十二五”高分專項xx自主維持控制技術,項目負責人,2011年-2017年。
省部級項目:
(1)衛星編隊自主智慧型規劃與控制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21年-2024年;
(2)某新型空間攻防對抗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19年-2021年;
(3)我國首個近距離精密編隊控制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16年-2018年;
(4)圍繞新一代衛星編隊裝備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16年-2018年。
代表性論文:
(1) Shao X*, Song M, Zhang D, et al. Satellite rendezvous usingdifferential aerodynamic forces under J2 perturb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2) Shao X*, Wang J, Zhang D, et al. Optimal Satellite-FormationCollision-Avoidance Maneuver Based on Relative E/I Vectors[J]. Journal of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6, 29(6): 04016048.
(3) Shao X*, Song M, Wang J, et al. Satellite formation keeping usingdifferential lift and drag under J2 perturb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Aerospace Technology, 2017.
(4) Shao X*, Wang J, Zhang D, et al. Modified fuel-balanced formationkeeping strategy based on actively rotating satellites in formation[J].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17.
(5) Sun R, Wang J, Zhang D, …, Shao X*.. Roto-translational spacecraftformation control using aerodynamic force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and Dynamics, 2017, 40(10): 2556-2568.
(6) Wang J, Zhang D, …, Shao X*. New version of continuous–discretecubature Kalman filtering for nonlinear continuous–discrete systems[J]. ISAtransactions, 2019, 91: 174-183.
(7) Wang J, Wang J, Shao X*. Kalman filtering through the feedback adaptionof prior error covariance[J]. Signal Processing, 2018, 152: 47-53.
(8) Sun R, Wang J, Zhang D, …, Shao X*.. Neural-network-based sliding-modeadaptiv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ormation using aerodynamic forces[J]. Journal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8, 41(3): 757-763.
(9) Wang J, Wang J, …, Shao X*. Stochastic feedback based Kalman filter fornonlinear continuous-discrete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Control, 2017, 63(9): 3002-3009.
(10) Zhang C, Wang J, …, Shao X*. Learning observer based andevent-triggered control to spacecraft against actuator faults[J]. Aerospa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78: 522-530.
(11) Pu M, Wang J, …, Shao X*. Optimal small satellite orbit design basedon robus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J]. Aerospace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17, 70: 339-350.
撰寫專著:
邵曉巍,張德新,陳筠力,王雅楠。分散式衛星編隊設計與控制[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21。

獲獎記錄

上海交通大學十大科技進展,校級,2023;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畫優秀學術帶頭人,省部級,2021;
上海市青年教師人才基金,省部級,2008;
SGM優秀教師獎勵基金一等獎,校級,2008。

社會任職

國家“在軌服務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
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
上海市智慧型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空間基礎設施專項”L波段差分干涉SAR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