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邳州道中
- 作者:程恩澤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程侍郎遺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邳州道中
十六年來此重過,石樑全圮水增波。
樹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廩多。
但使耕桑歡畎畝,不勞詞賦動關河。
行蹤已踏天涯半,豈料羸驂困碾窩。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石樑:石橋,這裡指圮橋。
⑵圮(pǐ):倒塌。
⑶水增波:即水波增。水波:水的波浪,這裡指水。
⑷客鬢:旅人的鬢髮。
⑸凋疏:零落稀疏。
⑹坎廩(lǐn):也作“坎壈”,坎坷不平。
⑺但:只,只要。
⑻耕桑:耕田與養蠶,亦泛指從事農業生產。
⑼畎(quǎn)畝:田地,田野。引申指民間。
⑽關河:關山河阻,比喻艱難的旅途。
⑾行蹤:行動的蹤跡。
⑿天涯:猶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⒀豈料:怎能料到。
⒁羸(léi)驂(cān):瘦弱的馬。
⒂碾窩:即碾房,碾谷磨麵的屋子或作坊。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十六年以後我再次在這裡經過,目睹的是石橋倒塌、水卷巨波。
凋零的樹木像客人稀疏的鬢髮,道路如人心一樣坎坎坷坷。
我只想安居家鄉快活務農,又何苦要寫詩作賦四處奔波。
我的行跡遍布了大半箇中國,哪想到仍像一頭瘦弱牲口般困守在碾房。
創作背景
此詩為詩人晚年所作,大約寫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詩人再次經過江蘇邳縣途中所見的蕭條衰敗景象,引發了對仕途奔波的厭倦,並為晚年無所作為而發出慨嘆。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詩人重過邳州,觸景生情之作,詩人以感傷的筆調,描繪出一片衰敗的景象,抒發了自己困頓失志的幽怨與不平。
“十六年來此重過”,言路經邳州,並非初次,而是舊地重來。特地點明“十六年”,說明時間相隔之久,隱含年光易逝、滄桑變遷之感。“石樑全圮水增波”,便推出歷盡滄桑的典型鏡頭。昔日曾過的石橋,完全倒塌,行人不至,寂寞荒涼,連橋下之水,亦無復舊時景象。唐朝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於慨嘆人事全非之餘,尚說:“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相比之下,詩人眼前的變遷之跡,心底的悵惘之感,更甚於賀知章。首寫石橋,既切合詩題“道中”二字,又便於借斷橋逝波的蒼古畫面,傳達出物換星移的沉重悲涼之感。
“樹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廩多”,續寫途中所見之景,但不像“石樑”句那樣單純就景物著筆,而是採用以人喻景的手法,將人與景、情與物有機地觸合在一起。詩人“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樹木凋零,恰似自己鬢髮稀疏。“凋疏”本是物理,可嘆來得太早。路途坎坷,正如自己心中不平,非但“坎廩”而已,且又特”多”。一“樹”一“路”,皆途中所見所經,緊扣題意,信手拈來,與稀疏的鬢髮、不平的內心聯繫起來,比喻貼切,物我不分,妙合無垠。一“早”一“多”,著意渲染,力透紙背,感概深沉。華發早生的悲涼,困頓失志的抑鬱不平,表現得入木三分。詩人意在以景況人,卻反過來以人喻景,寫法新穎,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對仗工整,情調淒婉,亦是兩句妙處所在。
頸聯緊承頷聯而發抒感概。既然像這樣奔波於旅途之中,失志於官場之上,必衰於未老之時,還不如回到農村去,過耕桑生活。“但”字表明只此便獲滿足,別無它求,既深化了失志的幽怨不平之情,又表現了對安居家鄉的強烈嚮往。“不勞詞賦動關河”,則用南朝詩人庾信事。庾信初仕南朝,後出使西魏被留,曾作《擬詠懷》《哀江南賦》等詩賦,自悲身世,懷念故國,杜甫《詠懷古蹟》稱“庚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此活用,言只要能安居家鄉快活務農,就無須到處奔波,寫詩作賦。用事而不顯枯澀,行文流暢,韻味雋水。
尾聯發出深深的喟嘆:十六年來,兩過此地,行蹤不定,足跡遍布半箇中國。“已踏天涯半”,既言空間之廣,亦含時間之長。勞碌路途,多歷年所,本應春風得意宏圖大展,卻依然如衰弱老馬,始終圍著碾台轉,無所作為。“豈料”二字,道出了詩人的失意,道出了詩人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