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石溟

邱石冥(1898—1970) 原名樹滋,又名稚,號石冥山人,白沙,貴州石阡白沙鎮人。現代畫家。1919年畢業於貴陽省立模範中學,1920年考入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從陳師曾、齊白石、張大千等治學。1924年畢業後創辦北京京華美專,任校長,又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講師、北京藝專教授、北京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室導師。1951年任西安美專美術史教授,1958年後任內蒙古師範學院藝術系國畫教授。繪畫作品風格樸實而清新,用筆精於結構,敷色得乎神韻。著有《中國美術史講義》、《勾勒講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石溟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70
  • 畢業院校:貴陽省立模範中學
人物生平,學生回憶,相關新聞,

人物生平

石阡人傑地靈,書風昌盛。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邱石冥先生不愧是他是我們石阡乃至貴州人的驕傲!邱石冥(1898——1970)原名邱樹滋、邱稚,又名時鳴,號石冥、石冥山人、白沙、寂園。漢族,籍貫貴州石阡,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初一出生於石阡縣白沙鎮。是繼姚茫父之後又一位在全國很有影響的黔籍花鳥畫家和美術教育家。邱石冥先生少年時期曾在石阡縣城南門養政私立學堂讀書,1919年(民國8年)畢業於貴陽模範中學,於1921年春考入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簡稱北京美專),1924年畢業於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師範系。1925年,他與姚茫父、王之英、諶亞逵、高希舜、儲小石等人一起創辦了北京京華美術學院,曾任教務長、校長等職,並先後兼任北京華北日報編輯、北平古物陳列所研究室導師,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等職。1949年北京解放後,在北京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1951年2月畢業,由中央分派到賀龍創建的西北軍政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授,並參加了土改等工作,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7年。後因西北藝術學院國畫系撤銷,於1958年12月離開西安美院,被內蒙師範學院聘請到該院藝術系任國畫教授。 數十年間,邱先生始終堅持不懈地研習祖國傳統繪畫,擅長山水小品畫,尤以花卉獨具風格。曾跟隨名家吳待秋、吳昌碩、姚茫父、陳師曾、齊白石等切磋畫技。邱先生不僅資質聰穎、畫作超群,而且愛好文學,兼善詩詞,三絕皆備。先生自幼喜好寫生,富有探索精神,不囿陳范,其作品清新雋逸,別具風貌,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已稱譽北國。他早年的畫風可用“冷逸”二字概括,無論是水墨畫圖還是敷彩佳品,均有一種憤世嫉俗、悲天憫人之情隱然其間。早期作品常寄託有文人的落魄情感,有一種淡淡的憂傷。解放後的作品則欣然富有生意,充滿鮮明的時代感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故鄉貴州的山水花木,游蜂彩蝶;北國農村豐碩的南瓜、浴霜的楓葉,在他筆下,無不具有深情妙趣。晚年畫風突變,筆法由雋逸清勁,轉為狂放潑辣。 全國好多地方都珍藏有邱石冥先生的作品,如他先後任教過的西北藝術學院(今西安美院),內蒙古師範學院和貴州省博物館等。他的作品從時代上看,少數為民國時期的作品,大多數是解放後所作,從形式題材上有花卉、山水、動物、書法、扇面、冊頁等。繪畫作品中,亦有部分是他與一些現代名家,丹青高手的聯袂之作,如:與齊白石、蔣兆和、王雪濤、吳鏡汀、汪亞塵、鄭乃光等。先生的畫作構思精妙、質樸清新,筆法以碎求整,善於從花卉的個性中發現情趣,營造一種耐人尋味的抒情意境。齊白石對他的畫高度讚賞,曾為先生的多幅作品題字,如《葵花》、《絲瓜》等作品。
先生的大量繪畫作品,表現出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正如蔣兆和在邱石冥的作品中所題“用筆氣勢自如,不為大法所拘,誠有超越清人之處”,又說“畫貴有筆有墨,石冥用筆精於結構,敷色得乎神韻,此前人之所未及也”。邱石冥先生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為我國的美術事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他在研究神韻與筆墨兩方面均有較深造詣。他的白描花卉,用法簡練,線條富於變化,頗具韻律感。其中最負盛名的秋季薔薇,花葉多以狂草筆法為主,飛動流走。枝幹則具隸書筆意,沉著剛勁,能於厚重中破板滯,至於枝幹上的點刺,亦書亦畫,若虛若實,生動傳神號稱絕技,故一時有“邱薔薇”之譽。1958年,已是六十歲的邱石冥應左智院長聘請,毅然來到內蒙古師院藝術系任教,在內蒙古師範學院藝術系任國畫教授的8年中,精神飽滿,除授課、作畫外,還擔任民主人士政治學習小組長。在此期間他的作品風格清晰遒美,毫無頹敗現象。邱先生在1957年至1958年政治上受到誤解。十年動亂,他被橫加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等罪名,受到迫害,被關進“牛棚”。1970年3月,邱先生疾病纏身,親人不在身邊,缺乏應有的照顧和治療,在一間小屋子裡辭世,好幾天后才被人發現,享年71歲。邱先生可謂桃李滿天下,深受學生尊敬。雖然他離世已40個春秋,但人們沒有忘記他,他為中國畫的繼承和發展做
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作品已成為最寶貴的文化遺產。遺憾的是先生生前的作品有近千幅,現保留下來的僅有400多幅,其中貴州省博物館珍藏有104幅,西安美院有116幅,大多數作品散落民間。

學生回憶

著名中國畫畫家邱石溟先生是我們中國畫老師。
先生是民國至新中國時期著名花鳥畫家,石溟是先生的筆名,原名邱稚、邱樹滋,號白沙。
先生1897年生於貴州石阡縣,曾任私立京華美專校長、北平大學藝術學院講師、北平藝專教授,先生21歲時即任京華美專校長,歷時12年之久。曾外聘齊白石、陳半丁、汪慎生、吳鏡汀等著名畫家任教,和蔣兆和先生為摯友。
1958年加入民盟。1959年應烏蘭夫邀請從西安美術學院調入我校任中國畫教授。文革中受迫害,於1970年病逝。
1964年秋季我們一入學,班主任安排我為邱石溟先生任教的中國畫課代表,每周收齊同學們的作業送到邱先生的宿舍。
先生單身一人獨居一室,室內一床、一桌、一椅,桌上的電爐子煮著牛奶,溢出的奶汁已經結成厚厚的一層,牆上掛了幾串豆腐乾、乾辣椒。
陰面的小屋常年不見陽光,又不開窗戶,室內有一股腐敗的味道。
先生見我進屋很高興,詳細地問了我的名字、年齡,他深情地看著我說:你們到這兒讀書不容易,你們班20名同學是從2000多喜歡畫畫的同學中挑選出來的,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啊。先生的話說得我心裡暖暖的,就像長輩在和自己的兒孫輩談心。
我看到屋裡太亂了,就簡單地收拾了一下,第二天我就領上我們宿舍幾個同學到先生那裡徹底地搞衛生,把先生的被褥拿出去曬太陽,把室內的家具清洗、擦拭了一遍,先生高興地在屋裡和我們聊著天,為我們講解他繪畫的畫訣:大膽穩落筆,細心苦收拾,造物我做主,鬼斧神工入畫圖,並結合畫訣四句話一條一條地為我們講解,暢談他繪畫、創作的心得體會。臨走給我們每一個同學兩管毛筆,都是“李福壽”“朵雲軒”出品的好筆。我們都喜歡上了這個充滿了童心的老先生。
邱石溟先生治學嚴謹,記得我要刻一方印,篆字的“賓”不會寫,字典也查不出來,就去請教先生。
他沉吟了一會兒對我說,這個字我也得找一下書,查一下資料,明天你過來我再告訴你。
隔日一大早,先生就拿著寫好的篆字送到教室交給我,並為我詳細地講解這個字的來龍去脈。
邱先生教我們中國畫時,領袖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指示之際,正是學校黨委、系黨總支大抓階級鬥爭的火藥味兒正濃的時候。
從舊社會走到新中國的邱教授害怕得如驚弓之鳥,我每次去他那兒敲門進去交作業,先生都急匆匆地拿出《毛選》四卷放在桌子上,架上他那高度近視鏡“虔誠”地閱讀。一看進來的是我,才放鬆下來,摘下眼鏡和我說話。
當他聽我提出想看他畫花鳥的要求時,先生那睿智的眼睛一亮,藝術家的本質就又“暴露”出來了。他熟練地取出宣紙,一邊研墨一邊講解,一會兒給我示範個花葉兒,一會兒示範個花朵,在他的畫意正濃時,先生階級鬥爭的弦突然又繃緊了,大腦又回到這個充滿著所謂的階級鬥爭的現實,先生嚴肅地問我:“你是團員嗎?”我說:“我不是。”先生說:那就好、那就好,剛才嚇死我了,要是團員還不匯報到黨委去啊。
邱先生就是這樣小心謹慎,也沒有逃過文革一劫。
就在我們畢業離開學校到部隊農場的前夕,工宣隊搞憶苦思甜大會,其中重頭戲是吃憶苦飯,那些工宣隊的工人及我們學生、老師都是象徵性地表示一下,嘗一口、兩口就放下筷子、碗了,或把窩窩頭悄悄地藏在衣兜里,出去扔掉。
邱先生是個平常連一個小饅頭都吃不了的73歲老人,竟吞下了一個大糠窩窩頭,那糠窩窩頭又硬又澀,就是糠皮加少許菜葉兒,我們大小伙子都難以下咽,邱先生回去後嘔吐不止,病倒了在宿舍。
幾天后工宣隊負責人突然想到邱先生請了一天假,怎么這么多天都不來?派人去找。當人們趕到邱先生住處已經敲不開門了,只見先生在靠近門的地下蜷伏著,人們砸開窗戶跳入,發現邱先生已經過世了。
從現場看,先生生前似乎要去開門、呼人,終因體力不支倒下了。一股水由門縫向外流出,上面結了層薄薄的冰,為先生小便失禁所致,一個飽受凌辱的靈魂飄然而去了,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邱石溟 - 代表作品

相關新聞

1、貴州白沙鎮建設“邱石溟人民廣場” 2013年以來,白沙鎮從人文歷史、民俗風情、景點景區幾個方面入手,著力打造文化這一張牌。白沙鎮,是當代著名畫家邱石溟的出生地,今年,該鎮把原糧站一帶規劃為“邱石溟人民廣場”,讓人們在步入廣場時就不知不覺聯想到這個地方璀璨的歷史文化。目前,該廣場的設計也全面完成。同時,該鎮在鎮文化館專門謄出一間屋作為他的展室,該展室於2013年10月底將對外開放。邱石溟的出生地,今年,該鎮把原糧站一帶規劃為“邱石溟人民廣場”,讓人們在步入廣場時就不知不覺聯想到這個地方璀璨的歷史文化。目前,該廣場的設計也全面完成。同時,該鎮在鎮文化館專門謄出一間屋作為他的展室,該展室於2013年10月底將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