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岸雄(Qiu Anxiong)1972年出生於四川成都,1994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1998年赴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學習,2003年獲碩士學位,2004年回國任教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2007年創立未知博物館,工作、生活於上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岸雄
- 外文名:Qiu Anxiong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72年
- 畢業院校:四川美術學院、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
- 職業:藝術家
- 代表作品:新山海經、山河夢影、為了忘卻的記憶、民國風景
- 主要成就:《國家美術》金星獎年度獎
中國批評家協會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雅昌藝術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連州國際攝影節媒體評論獎
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 - 代理畫廊:Spurs 畫廊博而勵畫廊、漢雅軒畫廊、Barbara Gross 畫廊、Marabini 畫廊、U空間、藝術門
- 分類:當代藝術
藝術特點,藝術履歷,個人展覽,群體展覽,獲獎經歷,公共收藏,主要作品,出版物,人物評價,
藝術特點
邱岸雄是當代水墨動畫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結合新媒體形式,表達其對當代社會的批判以及對歷史文化的思考。
邱岸雄的作品涉及動畫、繪畫、裝置、錄像等不同媒介,他以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結合新媒體形式,表達對當代社會歷史文化的思考。他將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間的相互影響作為研究。他是近年當代藝術生態建設中的活躍力量。《新山海經》三部曲作為邱岸雄的代表作品,展現了他對人類現實最深沉的憂慮和沉思。他將過去置於現在繼而投向未來,質問著社會與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傳統價值及整個人類文明可能為此付出的代價。
藝術履歷
個人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 | 具體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1 | “人間世——鮮卑利亞”邱岸雄個展 | SPURS畫廊 | 北京,中國 |
2018 | 山海異獸——邱黯雄 (個展) | MAB現代藝術基地 | 上海,中國 |
邱黯雄——是山海 ( 個展) | 博而勵畫廊(紐約) | 紐約,美國 | |
2017 | “江南錯”邱岸雄個展 | MEM藝術空間 | 上海,中國 |
“山海蜃樓” 邱岸雄個展 | 上海,中國 | ||
“新山海經”邱岸雄藝術展 | 博而勵畫廊 | 北京,中國 | |
2016 | “歸來“ | 七月合作社 | 上海,中國 |
2014 | 邱黯雄個展 | Wooson Gallery | 大邱,韓國 |
“E-Motion” | Enrico Navarra Gallery | 巴黎,法國 | |
2013 | “邱黯雄-新山海經2“ | Arken現代美術館 | 哥本哈根,丹麥 |
2012 | “歷史的風景” | Marabini 畫廊 | 博洛尼亞,義大利 |
2011 | “動畫與繪畫” | Crow Asian Art Museum | 達拉斯,美國 |
“動物園”邱岸雄個展 | OCT當代藝術中心 | 深圳,中國 | |
2010 | 邱岸雄:新山海經 | 斯賓塞美術館,堪薩斯大學 | 勞倫斯,美國 |
2009 | 烏托邦 | Arken 現代美術館 | 哥本哈根,丹麥 |
鄉愁 | 4A 藝術中心 | 悉尼,澳大利亞 | |
關於《新山海經》 | Boers-Li 畫廊 | 北京 | |
山河夢影 | Barbara Gross 畫廊 | 慕尼黑,德國 | |
City-net Asia | 首爾-北京-東京-伊斯坦堡 | ||
歸去來兮 | 廊橋當代藝術空間 | 成都 | |
2008 | 鄉愁次韻 | 外灘十八號創意中心 | 上海,中國 |
2007 | 前塵——新大陸架的沉降 | Universal Studio | 北京,中國 |
民國風景 | Grace Li 畫廊 | 蘇黎世, 瑞士 | |
邱黯雄展 | 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 東京,日本 | |
2006 | 我陷入了迷惑,你所知道的不能拯救你自己 | 龍華2577創意大院 | 上海,中國 |
“空中的” 邱黯雄動畫繪畫展 | 漢雅軒畫廊 | 香港,中國 | |
37seconds 藝術家電影和錄像的另一個空間 | 利物浦步行街公共螢幕 | 利物浦,英國 | |
2005 | 時間解碼器,碎紙機敘事——影像裝置展 | 比翼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2002 | 邱黯雄畫展 | 漢雅軒畫廊 | 香港,中國 |
群體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 | 具體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1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上海)2020 | 上海,中國 | |
Oil.Beauty and Horror in the Petrol Age | Kunstmuseum Wolfsburg(沃爾夫斯堡美術館) | 沃爾夫斯堡,德國 | |
霜降 | 漢雅軒 | 香港,中國 | |
Legacies of Exchange: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Yuz Foundation | LACMA(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 | 洛杉磯,美國 | |
返場——友誼萬歲 | CCC跨文化中心 | 上海,中國 | |
逝者如斯 | APSMUSEUM | 上海,中國 | |
2020 | 水墨進行時2000-2019 | 廣州,中國 | |
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 上海,中國 | |
CLEAN | SPURS Gallery(馬刺畫廊) | 北京,中國 | |
“緊急中的沉思”群展 | 北京,中國 | ||
“空間領導者”APSMUSEUM開館展 | APSMUSEUM | 上海,中國 | |
“隨俗浮沉”當代影像展 | 成都,中國 | ||
山海新經: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神話與傳奇 | 杭州,中國 | ||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 | 北京,中國 | ||
藝術未來學 | 深圳光明藝術中心 | 深圳,中國 | |
如果烏龜能說話 | 多倫多大學美術館 | 多倫多,加拿大 | |
人類紀的藝術 | 坤利亞畫廊 | 舊金山,美國 | |
2019 | 未完成 (參展, 群展) | 南京,中國 | |
降臨——發明風景,製作大地 (參展, 群展) | 前哨當代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共同的神話 (參展, 群展) | 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 深圳,中國 | |
共生——詩與藝術的互文 (參展, 群展) | OCAT深圳館 | 深圳,中國 | |
沒有航標的河流,1979 (參展, 群展) | 博而勵畫廊 | 北京,中國 | |
暑假:季大純 邱岸雄 鄭國谷 | Barbara Gross Galerie | 慕尼黑,德國 | |
紐約夏季展 (參展, 群展) | 博而勵畫廊(紐約) | 紐約,美國 | |
走出水墨——來自中國當代藝術的解讀 (參展, 群展) | Pera Museum | 伊斯坦堡,土耳其 | |
2018 | 中國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新水墨版塊 (參展, 群展) | 北京,中國 | |
被遮蔽的桃花源 (參展, 群展) | 北京,中國 | ||
植物學 | 釜山美術館 | 釜山,韓國 | |
復星藝術中心影像季 (參展, 群展) | 復星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中國新影像——2010年以來的新態度 (參展, 群展) | 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 深圳,中國 | |
博而勵畫廊@2018弗里茲紐約藝術博覽會(參展, 博覽會) | 蘭德爾島(公園) | 紐約,美國 | |
藝術家的聲音 (參展, 群展) | 僑福當代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重構烏托邦——建築藝術展 (參展, 群展) | 深圳 | ||
2017 | “似重若輕” | 香港M+當代美術館 | 香港,中國 |
“中國夏天” | 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 | 奧斯陸,挪威 | |
安仁雙年展 | 成都安仁 OCAT | 安仁,中國 | |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 銀川當代美術館 | 銀川,中國 | |
“敘事曲”動漫美學當代藝術展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澳門,中國 | |
“社會劇場:參與與共享”第五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 重慶,中國 | |
“互滲·共生:中國當代藝術的本土化實踐”群展 | 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 上海,中國 | |
2016 | 展示與講述:中國繪畫中的故事 | 紐約,美國 | |
“上海種子“ | 喜馬拉雅美術館 | 上海,中國 | |
“山水間”群展 | 當代藝術館 | 上海,中國 | |
“為了傅雷的一次當代藝術實驗”展 | 周浦美術館 | 上海,中國 | |
2015 | “文字,暫停”群展 | 博而勵畫廊 | 北京,中國 |
“異質體:神話、敘事、想像”e當代美術館開館展 | e當代美術館 | 深圳,中國 | |
“見你所見”影像群展 | 至美空間 | 上海,中國 | |
2014 | 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學術研究展之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展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借古開今“ 龍美術館開館展 | 上海,中國 | ||
“發明可能:錄像圖書館2 “ | Jeu de Paume當代藝術中心 | 巴黎,法國 | |
“遊園 ”先鋒春季沙龍 | 南京先鋒當代藝術中心 | 南京,中國 | |
“時間的裂縫”群展 | 當代藝術館 | 上海,中國 | |
後波普:東方遇見西方 | 薩奇畫廊 | 倫敦,英國 | |
社會風景:中國當代繪畫中的風景敘事 | 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流中心 | 成都,中國 | |
2013 | “水墨藝術,傳統在當代中國“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紐約,美國 |
“再水墨”2000-2012中國新水墨邀請展 | OCT當代藝術中心 | 深圳,中國 | |
“曲徑通幽”獨立動畫作品展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溪山清遠”多人群展 | OCT當代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空間的肖像”2013芳草地藝術節暨芳草地畫廊開幕展 | 僑福芳草地 | 北京,中國 | |
“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維度 | 香港藝術館 | 香港,中國 | |
2012 | “懷念”東亞當代藝術展 | 上海當代藝術館 | 上海,中國 |
“PARTY-社會冥想”藝術家聯展 | 艾可畫廊 | 上海,中國 | |
轉媒體時尚藝術展 | 城市雕塑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和而不同”當代青年油畫展 | 5 樓藝術空間 | 廣州,中國 | |
“墨不到”水墨群展 | 當代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流浪的眼睛-來自上海的錄像藝術 | 林茨州立美術館 | 林茨,奧地利 | |
第7屆亞太三年展,電影單元 | 昆斯蘭美術館 | 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 |
第4屆台北水墨雙年展 | - | 台北,中國 | |
2012 A4青年藝術家實驗季第二回展 | A4當代藝術中心 | 成都,中國 | |
“景像2012”中國新藝術展 | 上海美術館 | 上海,中國 | |
EXIN2012亞洲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論壇 |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南京,中國 | |
“再水墨”2000-2012中國新水墨邀請展 | 湖北美術館 | 武漢,中國 | |
2011 | 朦朧,54屆威尼斯雙年展外圍展 | 威尼斯 | 威尼斯,義大利 |
“奇異空間”多媒體影像藝術展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想像澳洲:2010-2011澳大利亞中國文化年”交流項目之一群展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裝飾”藝術展 | 箭廠空間 | 北京,中國 | |
“很美的地方”群展 | 其他畫廊 | 上海,中國 | |
“碧山計畫”藝術家聯展 | 時代美術館 | 廣州,中國 | |
“圖案-漩渦-遭遇”群展 | 空間站 | 北京,中國 | |
“海報展:桃浦大樓第三期”藝術群展 | 桃浦當代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筆墨終結之後:中國式風景”作品展 | 本色美術館 | 蘇州,中國 | |
“光譜:當代中國獨立動畫”群展 | A4當代藝術中心 | 成都,中國 | |
“物色·綿延”2011成都雙年展 | 成都音樂公園 | 成都,中國 | |
“Line Up”冬季群展 | Boers-li gallery | 北京,中國 | |
2010 | 29屆聖保羅雙年展 | 聖保羅 | 聖保羅,巴西 |
釜山雙年展 | 釜山 | 釜山,韓國 | |
“外立面工程”藝術展 | OV畫廊 | 上海,中國 | |
“‘叢林’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管窺”展 | 站台中國藝術空間 | 北京,中國 | |
線索,Boers-Li畫廊群展 | Boers-Li畫廊 | 北京,中國 | |
“烏托邦房間”未知博物館,大聲展 | 三里屯SOHO | 北京,中國 | |
“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與自我建構”藝術展 | OCT當代藝術中心 | 深圳,中國 | |
“175M175”關注長江三峽系列當代藝術展(第三回) | 廊橋當代藝術空間 | 成都,中國 | |
“當我們談論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未知博物館 | 比翼藝術中心 | 上海,中國 | |
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 | 國家會議中心 | 北京,中國 | |
2009 | 第6屆亞太三年展 | 昆士蘭美術館 | 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
“開放的視閾 | 捷克國家美術館 | 布拉格,捷克 | |
“民間和亞洲當代藝術中的異樣世界” | 廣島現代美術館 | 廣島,日本 | |
“虛實相映”瑞銀收藏展 | 廣州,中國 | ||
第2屆塞薩羅尼奇雙年展 | 塞薩羅尼奇 | 塞薩羅尼奇,希臘 | |
2008 | 水墨新境 | 德勒斯登國家美術館,柏林國家美術館 | 德勒斯登、柏林,德國 |
第11屆開羅雙年展, | 開羅 | 開羅,埃及 | |
第16屆悉尼雙年展, | 悉尼 | 悉尼,澳大利亞 | |
“中國電廠3 ” | Grand-Duc Jean現代美術館 | 盧森堡 | |
“液晶繪畫” | 大阪國際國立美術館 | 大阪,日本 | |
藝術無限單元 | 巴塞爾藝博會 | 巴塞爾,瑞士 | |
中國當代藝術展 | 羅馬美術館 | 羅馬,義大利 |
獲獎經歷
年份 | 獎項 |
2018 | 《國家美術》金星獎年度獎 |
2009 | 中國批評家協會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
2007 | 雅昌藝術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
連州國際攝影節媒體評論獎 | |
2006 | 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 |
公共收藏
作品 | 收藏機構 | 地點 |
新山海經2(水墨動畫) 新山海經 一套12幅版畫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 紐約,美國 |
新山海經 4幅版畫 | 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 | 紐約,美國 |
新山海經1(水墨動畫) 新山海經 一套12幅版畫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 紐約,美國 |
新山海經1(水墨動畫) 新山海經-賽博啟示錄(絹上水墨) | 斯賓塞美術館,堪薩斯大學 | 勞倫斯,美國 |
新山海經 6幅版畫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上海,中國 |
新山海經2(水墨動畫) | 方舟現代美術館 | 哥本哈根,丹麥 |
新山海經1(水墨動畫) | 東京現代美術館 | 東京,日本 |
民國風景 | 蘇黎世美術館 | 蘇黎世,瑞士 |
民國風景 | Astrup Fearnley現代美術館 | 奧斯陸,挪威 |
實驗水墨作品 | 牛津大學博物館 | 牛津,英國 |
新山海經1(水墨動畫) | 香港藝術館 | 香港,中國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形式/材料 | 尺寸 | 年份 | 著作權聲明 |
文藝復興 | 布面丙烯 | 240x200cm | 2021 |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 家提供,受藝術家著作權保護 | |
水晶之夜 | 布面丙烯 | 240x200cm | |||
克里米亞 | 布面丙烯 | 240x200cm | |||
人類紀 | 影像裝置 | 160x60x185cm | |||
逝者如斯 | 網路互動影像裝置 | 尺寸可變 | |||
背驢找鵝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2020 | ||
朝三暮四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當粉色是黑色,藍色就是灰色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灰犀牛與黑天鵝1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灰犀牛與黑天鵝2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新山海經-山獅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新山海經-神隱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新山海經-水熊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新山海經-犀牛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血染的火烈鳥 | 布上丙烯 | 50x70cm | |||
新山海經——浦東鯨鯢圖 | 布面丙烯 | 50x50cm | 2017 | ||
新山海經圖卷3——靈犀圖 | 絹本水墨 | 29x270cm | 2016-2017 | ||
新山海經3 | 水墨動畫影像 | 30’ | 2013-2017 | ||
明夷之歌 | 單屏影像 | 4’35” | 2009 | ||
遺忘之城 | 影像裝置 | 60m x 4.5m x 2.4m | |||
山河夢影 | 水墨動畫, 4:1 (3螢幕錄像裝置),黑白 | 13’24” | |||
蟬蛻 | 玻璃鋼 | 350x160x150cm | 2008 | ||
新山海經 系列版畫 | 版畫/木板水印 | 50×42cm | |||
新山海經2 | 水墨動畫, 4:1 (3螢幕錄像裝置),黑白 | 29‘35“ | 2006-2009 | ||
為了忘卻的記憶 | 裝置、水墨動畫、錄像(24屏) | 24.5m x 5.2m x 4.4m | 2007 | ||
民國風景 | 單頻動畫,黑白,有聲 | 14'33'' | |||
群山埋葬我們 | 多螢幕錄像,彩色 | 16:9 | |||
新山海經1 | 水墨動畫影像 | 30'05'' | 2006 | ||
雁南 | 9’18”;16:9;黑白 | 水墨動畫 | |||
讓我忘了這一切 | 燈箱裝置,彩色 | 尺寸可變 | 2005 |
出版物
出版時間 | 出版物圖 | 出版物 | 出版社/機構 |
2021 | Vitamin-D3 Today’s Best in Contemporary Drawing | PHAIDON | |
2013 | Ink Art 水墨藝術 | 大都會博物館 | |
2011 | 動物園zoo(個展畫冊) | 嶺南美術出版社 | |
中國影像20年 | 民生現代美術館 | ||
釜山雙年展 | 釜山美術館 | ||
2010 | Thessaloniki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 2010,(第16屆悉尼雙年展) | Themes & Hudso | |
中國新藝術30年 | 東八時區 | ||
聖保羅雙年展 | 聖保羅雙年展 | ||
2009 | The 6th 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第6屆亞太三年展) | 昆士蘭美術館 | |
New China New Art | Prestel | ||
2008 | 中國當代藝術 | DUMONT |
人物評價
見證奇境-邱黯雄
文/長谷川佑子(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策展人)
邱黯雄,1972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省。在四川美術學院學習完繪畫之後,他接著去了德國的卡塞爾大學深造,並於2003年回國。回國之後他在上海工作生活,並開始創作錄像作品。邱和他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們也對占據主導的形勢充滿擔憂,並清楚地意識到中國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但他們對於系統既批判又憤世嫉俗的態度,導致他們更多地關注自身當下的現實。他們觀察著城市中的人們在高速發展的巨大的轉變中所面對的日常生活和價值觀。他們慢慢接受了作為人類的新境遇,有時通過不因個人喜好地記錄所見,有時通過將這些素材和已有的故事連線在一起。邱一直關注人性和當代中國的問題。他在德國生活和學習的經驗也賦予了他將之與中國的狀況進行比較的視角。他也能夠邊置身於自己國家的困惑和態變之中,邊向外觀望來判斷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文明狀態。在談到他2006年的作品《新山海經》第一部分的創作動機時,邱說道:“我對今天世界混亂的局面感到十分沮喪,並發現很難和我周圍在發生的情勢握手言和。出於諷刺和模仿,我把目光關注在現代生活的奇思巧技上,假裝我是一個無知的觀察者,並把他們當作異域的怪獸來看待。”作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新山海經》最初在上海雙年展上亮相。因尺幅的需求,這件作品需要用三個常規尺寸的螢幕相連來展示。邱通過對古典神話進行相似的現代演繹來表達。也就是說,他不滿足於某一特定的意識形態或視角,而是用誇張的方式來呈現現狀的異化和怪誕。他描繪了中國過去十年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整個世界在9/11之後作為居住著“動物”的“地理形態”的狀況。在邱的動畫中,每一幕都用水墨生動而豐滿地繪製。他讓作品裡看上去像人類和奇怪的動物的機器一幕一幕地展示自己,而非只是在背景前移動。這些生物作為每一幕中出現的元素,漸漸消失,有時又以別的形態再次出現。在觀看作品的時候,你會覺得在看著一個畫卷,一次一個章節地無止盡展開。邱所描繪的風景非常寬廣,並帶著一絲神秘感。著名的中國畫家如夏圭和馬遠的畫作中常常有留白的空間。風景和人都帶有靈氣。一個空間事實上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場所,甚至有人會稱之為天堂。一個聚集了最佳精神的地方則被稱為Kiba(靈性場所)。而這恰巧是觀看邱的圖像空間最合適的方式。在他創作於2006年的習作《江南錯》中,他試圖描繪了天堂。在這部單色水墨動畫中,已經掉落了葉子的樹木將赤裸的枝幹伸向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幅靜態畫卷。只有樹枝上小鳥的微微運動讓人意識到這其實是一部影像作品。而背景音樂則將永恆的概念展露無遺,展示了邱高超的描繪的能力。在他的繪畫作品中,作為主題的場景和靈域餘音繞樑般地構建出一個無法言說但是異常美妙的整體。他通過抓住音樂的節奏,無盡的天空和雲朵的流動,以及海洋的旋律而實現了這樣的意境。
段君(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副秘書長):
邱岸雄在藝術界揚名的是他的水墨動畫《新山海經》,本次參展的銅版畫,延續《新山海經》的線索,畫面上現代機械、武器,與象徵原始的動物共處,他談道:“觀世間怪亂之像,慨嘆頗多,不能釋懷,乃以混沌無智之眼觀今之奇巧之物,喻之以異獸之型貌,借之以諷世。”
義大利哲學家阿甘本曾分析動物於世間存在的意義:“任由動物存在意味著:讓動物外在於存在。非知識——或無知識——的領域至關重要,它超越了所有的知與非知,超越揭示與遮蔽,超越存在與虛無。”邱岸雄把動物與人混置,動物的非知識或無知識,提示我們應以混沌無智之眼,觀看當代奇巧之物,以此深化我們對今天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