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權
(一) 擬定
邯鄲市公路、運輸和水上交通行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地方性法規草案並監督執行。
(二)
(三) 對國家、省重點物資運輸和緊急客貨運輸進行高度和指導;組織國、省幹線公路緊急情況下的搶修;負責全市交通戰備工作。
(四) 指導交通系統體制改革工作;引導交通行業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結、協調發展。
(五) 負責公路建設市場的管理,維護公路行業平等競爭秩序;組織公路及其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管理;行使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職能。
(六) 負責全市交通規費征稽和收費公路的管理工作。
(七) 負責全市道路運輸市場(含行駛公路的城市公車)、汽車維修市場、客運出租汽車、水上運輸、搬運裝卸、運輸服務、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汽車駕駛學校和駕駛員培訓工作的行業管理。
(八) 組織落實省交通行業科技政策、技術標準和規範;組織實施科技開發,推廣套用新技術,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組織指導交通系統幹部職工的學歷教育與業務技術培訓。
(九) 指導全市交通系統財務管理,代省交通廳管理行業國有資產,負責全市交通專項資金管理和合用;組織實施交通系統內部審計工作。
(十)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人事、勞動、機構編制管理、人力資源開發、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負責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和科級領導幹部管理工作;負責局直屬單位的工作技術等級培訓考核工作。
(十一)指導全市交通系統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
(十二)負責和協調全市交通系統利用外資及其它涉外工作。
(十三)指導交通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十四)承辦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廳交辦的其它事項,承辦市人大、市政協建議、提案事宜。
機構
(一)辦公室
組織協調局機關工作;負責文秘、機要、保密、提案、信訪、督查、檔案、目標管理和後勤行政工作;負責交通行業政策研究,起草報告、綜合性檔案;負責有關會議的組織;負責交通系統新聞、宣傳、政務信息工作;歸口管理交通系統對外聯絡事宜。
(二)體改法規處(掛精神文明辦公室牌子)
指導交通系統體制改革、結構調整及法制工作;負責交通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負責行業立法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交通系統普法工作;負責有關行政複議工作;組織協調全市交通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交通系統思想政治工作。
(三)計畫統計處
負責擬定交通事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組織擬定行業發展專項計畫、中長期計畫和年度計畫;負責大中型公路建設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立項工作;指導協調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負責全市交通行業公路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等綜合統計、信息整理以及上報和傳遞工作。
(四)財務處
負責撰寫交通系統財務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歸口監督和管理各種交通規費的收支情況,負責交通建設資金的籌集、調度、使用和管理工作;負責交通事業單位財務預決算的審核、批覆以及匯總上報工作;負責全市交通行業財務監督、檢查及財務管理的指導工作;負責組織指導交通系統的財會人員培訓,加強財務管理,糾正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負責交通系統國有資產管理,並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行監督
(五)人事勞動處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勞動工資、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和機構編制工作;負責局直屬單位領導班子、科級領導幹部考察、考核等管理工作;負責交通系統人力資源開發、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歸口管理專業技術幹部、職稱評聘、繼續教育、工人技術等級培訓考核工作。
(六) 科技教育處
負責交通系統的科技、教育工作的綜合管理和指導;擬定交通行業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組織科技項目開發和新技術的推廣套用工作;負責交通行業現代化建設及學會工作;指導交通行業幹部職工的學歷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工作。
(七) 基建管理處
組織落實公路基本建設管理辦法、技術標準及規範;組織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查、報批及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公路工程造價工作;歸口管理公路工程開作。
(八) 安全保衛處
負責全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指導交通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本局人防工程開發利用的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查處直屬單位治安和刑事案件;指導各縣(市、區)交通局的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局機關的安全保衛工作。
(九) 機關黨委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黨群工作。
(十) 紀檢監察審計處
(十一)工會
落實黨和國家對工會工作的政策;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
(十二)老幹部處
負責局機關老幹部服務工作。
在邯鄲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和邯鄲市交通局雙重領導下,負責全市國防交通工作以及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武工作。
下屬機構
(一)運輸管理處
1、負責旅客運輸、貨物運輸、搬運裝卸和運輸服務等行業的管理工作。
2、負責全市營運車輛的技術檢測、維修檢測行業的管理工作。
3、負責全市駕培行業的管理工作。
4、負責全市水上運輸管理、港航監督工作。
(二)出租汽車管理處
1、具體負責全市出租汽車行業的管理工作。
2、制定全市客運出租汽車運力發展的統一規劃和有關出租汽車管理的具體制度。
3、對申請購置出租汽車和申辦出租汽車公司開業資格進行審核,並對其業務進行指導。
4、核發出租汽車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車輛技術狀況證。
5、會同物價部門制定出租汽車統一收費標準和收費辦法,負責出租客票的印製、發放和管理。
6、負責計價器的選型,指導安裝單位進行安裝、調試和維修。
7、對出租客運從業人中和服務質量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8、負責對出租市場的稽查,受理對違反《邯鄲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辦法》行為的投訴,並進行調查處理。
9、負責對計程車的機務管理和監測管理,強制車輛進行二級維護並達到檢測標準。
10、會同公安、城建等部門設定計程車上下站點。
(三)養路費征稽處
1、負責全市養路費的徵收、稽查和管理工作。
2、負責全市通行費行業的管理工作。
(四)公路養護管理處
負責全市範圍內的公路路政管理、國省幹線的大中修、養護管理。
(五)通信管理處
1、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通信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和規章制度,並結合我市交通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對縣(市、區)交通通信進行行業管理。
2、負責制定全系統公路(含高速公路)通信網、數據通信網(計算機網路)、應急通信網(搶險救災)、有線、無線結合互聯互通的交通專用通信網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計畫,並負責組織實施。
3、負責全系統通信設備的安裝、高度和維護維修以及通信系統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4、負責辦理交通系統無線電頻點、台、站的審批手續,協調處理無線電通信干擾等事項,負責管理通信保密工作以及各類人員的調配、培訓考核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申報、評審管理工作。
5、負責交通通信網的設備購置、維護維修費用的管理和使用。
(六)客運東站
1、負責宣傳貫徹國家與省有關客運的政策與法規,教育客運經營業戶,依法經營。
2、負責按市政府規定對應進客運東站車輛的檢查與監督管理。
3、負責我市東站旅客客流的輸送工作。
4、負責進東站車輛的接發車、調度車輛和安全檢查等服務管理工作。
5、負責為進東站的客運經營者和旅客提供停車場地、候車設施、發售車票、旅客上下車檢票等服務工作。
(七)邯臨公路管理處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政府有關公路、橋樑、隧道通行費徵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負責征地建站,依法徵收車輛通行費,完成省、市下達的通行費徵收任務。
3、根據省交通廳“一路一公司、一橋一公司”的精神,負責邯臨公路的經營及還貸。
4、負責該處的人員管理、培訓及日常事務工作。
(八)馬峰公路管理處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政府有關公路、橋樑、隧道通行費徵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負責征地建站,依法徵收車輛通行費,完成省、市下達的通行費徵收任務。
3、根據省交通廳“一路一公司、一橋一公司”的精神,負責馬峰公路的經營及還貸。
4、負責該處的人員管理、培訓及日常事務工作。
(九)磁峰公路管理處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政府有關公路、橋樑、隧道通行費徵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負責征地建站,依法徵收車輛通行費,完成省、市下達的通行費徵收任務。
3、根據省交通廳“一路一公司、一橋一公司”的精神,負責磁峰公路的經營及還貸。
4、負責該處的人員管理、培訓及日常事務工作。
(十)材料供應處
主要負責全市交通系統築路的原材料及各種所需要物資的供應任務。
(十一)邯武公路養護管理處
負責309國道邯武公路段的養護管理,保證公路暢通。
(十二)公路勘察設計院
負責邯鄲市轄區公路的勘察設計工作。
(十三)公路工程一處、二處
負責公路新、改、建、大中修工程建議及橋樑建設。
(十四)公路開發辦公室
負責公路建設資金的籌措,公路項目的招商及外商投資項目的建設與管理。
(十五)質量監督處
負責全市公路工程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六)培訓中心
負責全市交通系統內幹部職工的培訓工作。
(十七)邯鄲市青紅高速公路管理處
負責青(島)蘭(州)公路邯鄲段高速公路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主要對項目的資金籌措、建設管理和養護管理、運營收費、債務償還以及資產的增值保值等實行全過程負責。
歷史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西與山西晉中、晉東南地區交界,南與河南省安陽、濮陽接壤,東與山東省聊城毗鄰,北與本省的邢台相連,素有華北平原南大門之稱。邯鄲地域廣闊,東西400里,南北200里,總面積為12066平方公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路東為肥沃的沖積平原,盛產棉花、小麥、花生等農作物,西部為太行山綿延的丘陵地帶,蘊藏著豐富的煤、鐵資源。
邯鄲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春秋·穀梁傳》曾有記載。戰國時期,邯鄲作為當時七雄之一的趙國都城,作為東部國的政治、軍事中心,開始演繹出無數次令時代變色的歷史活劇,以此構成了它在中國古代軍事史、政治史、外交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地位。秦漢之際,邯鄲在中國歷史上依然擁有重要地位。漢末曹魏政權的陪都鄴城就在今邯鄲域內,古邯鄲城旁。秦漢以降,邯鄲在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地位逐漸衰落,但在統一的國家內,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秦統六合,馳道自國都鹹陽直抵邯鄲再北上於薊,從此邯鄲進入大一統的國家交通網路。古時,太行千里縱立,橫穿太行有八徑,邯鄲據一。南北朝時期,北齊政權有兩個政治中心,一為鄴,即今邯鄲域內之臨障,一為平城,為今山西之大同,北齊皇帝在兩個都城之間的來往路線就是沿著今邯鄲境內的滏河源山谷進入洺河山谷,再西行到汾河灣,這條地理通道,與今邯長鐵路的部分走向大體一致。昔時,邯鄲西部森林茂密,地下水源豐富,滏陽河從位於邯鄲西南的太行山支脈鼓山腳下流出,曲曲彎彎橫貫邯鄲全境,水量充足,有木貨船自下游向上直抵磁縣馬頭。明清之際,漕運興起,流經邯鄲東部的衛運河成為當時重要的交通運輸線,同時有通往京城的驛道穿越邯鄲南北。清末修建的京漢鐵路,北由永年縣臨洺關北入境,南由磁縣講武城南出境,是邯鄲最早的現代化交通線。
共和國成立後,邯鄲的公路建設有了發展,先是上世紀50年代對解放前留下的邯鄲到大名、涉縣、臨清及與京漢鐵路平行的土馬路進行改造,一是加寬,二是加高,三是鋪墊石子。到60年代,開始鋪設瀝青路面。70年代,邯鄲境內的各條省道國道繼續加寬、加厚,進一步改善通行能力,同時個別縣城之間也開始修築低等級公路。改革開放以來,邯鄲的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幾條縱橫全市的省道國道都建成了高等級公路,縣城之間,鄉鎮之間,也都鋪築了不同等級的油路,從而為邯鄲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的正確領導下,邯鄲交通跨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我市立足於建設區域交通樞紐的目標,投入巨額資金,加快建設“三縱兩橫一環”高速路網,完善“五縱五橫”幹線路網和萬餘公里的農村路網, 全面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截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13510公里,比2007年底增加620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占全市通車總里程的13.83%。公路密度達到112.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三。形成了以京港澳高速公路與青蘭高速為十字交叉的高速公路主框架和“五縱五橫”幹線公路網,基本實現有高速或一級公路與周邊市相連,市區到縣(市、區)有二級以上公路相連。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