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大名元代古墓

該墓是曾在1990年初被村民盜掘的元代李毅敏墓,當時出土有李毅敏墓志銘等文物。此次發掘對李毅敏墓室進行了全面清理,把印有“魏國公墳磚”字樣的墓磚全部出土存放。同時對該墓周邊進行詳細勘探及發掘。文物工作隊在李毅敏墓室西北側8米處,出土了一塊刻有紋飾的祭台石板一塊、青石鼓墩一對及墓志銘一塊。其中,墓志銘正面文字為西夏文,介紹了李毅敏父親小李鈐部的生平事跡,及其子孫三代在大名任職長達60餘年的職官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邯鄲大名元代古墓
  • 位於 : 邯鄲大名縣舊治鄉陳莊村南
  • 發掘時間:2013年10月11日
  • 前身:1990年初被 盜掘的元代李毅敏墓
邯鄲大名元代古墓位於邯鄲大名縣舊治鄉陳莊村南。2013年10月11日在施工建設的工地發現一處古墓。該縣立即組織文物工作隊,對墓葬及周邊區域實施了考古勘探和搶救性發掘。
大名元代古墓大名元代古墓
經過清理髮掘後發現,該墓是曾在1990年初被村民盜掘的元代李毅敏墓,當時出土有李毅敏墓志銘等文物。此次發掘對李毅敏墓室進行了全面清理,把印有“魏國公墳磚”字樣的墓磚全部出土存放。同時對該墓周邊進行詳細勘探及發掘。文物工作隊在李毅敏墓室西北側8米處,出土了一塊刻有紋飾的祭台石板一塊、青石鼓墩一對及墓志銘一塊。其中,墓志銘正面文字為西夏文,介紹了李毅敏父親小李鈐部的生平事跡,及其子孫三代在大名任職長達60餘年的職官情況。
據了解,墓志銘介紹的小李鈐部生卒於公元1191年-1259年,西夏人,其祖先為沙陀貴種,因其唐朝時被賜姓李,但又為了區別西夏的國姓,故稱“小李”。其父答爾沙曾任肅州鈐部,生了兒子就以姓加官名取名,叫小李鈐部,又名益立山。1226年任西夏沙洲鈐部時率部投降蒙古。公元1246年-1259年,任大名路達魯花赤,公元1259年,隨忽必烈征南宋,中途病歸,死於家中,年69歲。
李愛魯系小李鈐部之長子,生卒於公元1232年-1287年,謚毅敏。公元1259年世襲爵,佩虎符,充大名路(今大名縣是其轄區)達魯花赤。1268年錫虎符,授金齒國安撫使。1277年升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使兼招討使。1280年近拜中奉大夫、參知政事行雲南等路中書省。1282年升資善大夫、中書左丞行雲南等路中書省。1287年改雲南諸路行尚書省右丞,隨從鎮南王深入交趾,冒炎瘴遘疾,以其年六月十有八日薨。
李教化,李愛魯之長子。1276年襲爵,拜嘉議大夫、充大名路達魯花赤。1278年升正議大夫、佩虎符、充大名路達魯花赤兼新附軍萬戶。1283年以職讓其弟萬奴,還宿衛於春宮。1285年拜中奉大夫、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1287年改江淮等處行尚書省參知政事。1289年升資善大夫、江淮等處行尚書省左丞。1290年升資德大夫、江淮等處行尚書省右丞。
據介紹,墓葬發掘區域應是小李鈐部的家族墓區,家族其他成員的墓應該就在附近。目前,其它墓葬還在進一步勘探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