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邪疫
- 拼音:xié yì
- 注音:ㄒㄧㄝ ˊ ㄧˋ
- 解釋:瘟疫,傳染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韓方》:“明季, 濟郡 以北數州縣,邪疫大作,比戶皆然。” ......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韓方》:“明季, 濟郡 以北數州縣,邪...
痢疾,中醫病證名。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里急後重為臨床特徵。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係。病機為濕熱、疫毒、寒濕...
感冒是感受風邪或時行疫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外感病證。感冒全年均可發病,但...
豬欄瘋,是指婦女分娩時因感受風邪疫毒而引起的疾病,即產後風痙。...... 豬欄瘋,是指婦女分娩時因感受風邪疫毒而引起的疾病,即產後風痙。中文名 豬欄瘋 拼音...
1、外感風邪症狀:咳嗽流涕,咽紅疼痛,乳蛾腫大,上有白糜,身熱起伏,噁心,腹部不適,舌苔白,脈浮數。證候分析:外感時邪疫毒,首先犯肺,肺失宣肅,故咳嗽流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二“韓方”:明季,濟郡以北數州縣,邪疫大作。齊東農民韓方,姓至孝,父母皆病,因具楮帛,哭禱於孤石大夫之廟。 ...
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外感...
奶麻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急性出疹性疾病。因感受風熱時邪疫毒所致,以哺乳期嬰兒驟起高熱,持續3~4天后體溫驟降,熱退後肌膚出現玫瑰色細散皮疹為主要表現。由於本...
大溫中飲,主治陽虛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熾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湯,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脊怯寒;邪氣不能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