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邦讀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鄉村人口:947人
- 農業人口:947人
- 海拔:1,500.00米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1.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3.16萬元,占總收入的81.1%;畜牧業收入16.28萬元,占總收入的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0頭,肉牛33頭,雞1534隻);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林業收入3.55萬元,占總收入的2.1%;第二、三產業收入9.10萬元,占總收入的5.5%;工資性收入7.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
農民人均純收1,029.0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占勞動力的8.4%),在省內務工44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04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0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2.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3戶(分別占總數的82.7%和82.7%)。
該村到鎮已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5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 輛,機車9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95.00畝,有效灌溉率為47.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9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到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45戶;建有小水窖12口。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570.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距離鎮中學12.00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52.00畝(其中:田854.00 畝,地398.00畝),人均耕地1.30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4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芒果、芭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1.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3.16萬元,占總收入的81.1%;畜牧業收入 16.28萬元,占總收入的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50頭,肉牛33頭,雞1534隻);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林業收入3.55萬元,占總收入的2.1%;第二、三產業收入9.10萬元,占總收入的5.5%;工資性收入 7.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農民人均純收1,029.0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占勞動力的8.4%),在省內務工4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4.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9.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勐庫大葉種茶這一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09戶,共鄉村人口947人,其中男性 472人,女性475人。其中農業人口947人,勞動力519人。該村以漢、傣族為主(是漢、傣族混居地),其中傣族 198人,拉祜族11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9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80.8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8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3.53萬元,有固定資產310.0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河西中心國小、勐連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河西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92人,中學生115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340.4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45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瀆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