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
- 外文名:Norin-Sebestei-Bvlag
- 地點:中國甘肅和蒙古國的邊界附近
- 命名時間:1927年
- 特點:中國地名最長的地方
地名由來,邊界爭端,
地名由來
這個地方原來只不過是穿越黑戈壁的古道上一處泉水的名字——謝別斯廷(蒙古語地名的音譯)。這個地方今天能有這樣長的一個名字,並被標註在地圖上,很大原因是因為探險家斯文·赫定這個人。這裡是他最早命名的。
斯文·赫定探險生涯中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是他率隊穿越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時,水盡糧絕,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他一人爬到了和田河邊,遇水得救,他用靴子灌水,回去又救活一人;還有一次就是在這個謝別斯廷。當時斯文·赫定率領西北科學考察團從內蒙古的包頭穿越茫茫戈壁荒漠經額濟納到新疆的哈密。行至謝別斯廷附近,他膽結石症發作,無法繼續行走,只好由團員4人一組,輪流抬著他行進。駱駝一匹匹地倒下,糧食越來越少,為了不拖垮整個隊伍,他決定大隊由中方團長徐炳昶帶領繼續前行。他和幾位自願留下的團員在謝別斯廷泉水旁紮營留守,等待大隊到哈密後再來救援。他們苦苦地等待大約一個月,就在糧盡彈絕之際,救兵方到。斯文·赫定把這個讓他永生難忘的地方理所當然地標在了他們繪製的地圖上,並在“謝別斯廷(音譯為SEBESTEI)”泉的前面加上“那林(NORIN)”,這是與他一起堅守的瑞典地質學家那林的名字,因為這個泉的經緯度是那林測定的,按照慣例,斯文·赫定總是把測定泉水經緯度的人的名字放在泉名的前面。在斯文·赫定繪製的西北科學考察團的地圖上,謝別斯廷的正式名字就成了“NORIN---SEBESTEI”。而出現在中文地圖中的“布拉格”是蒙語中“水泉”的意思,顯然是後來繪圖人所加。因此如今地圖上的“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這個地方,就是當年斯文·赫定困守了一個月的謝別斯廷泉。
邊界爭端
謝別斯廷泉至今基本上乾涸了,這口井叫“周恩來井”。1962年中蒙重新劃定邊界時,關於這一帶的邊界走向,爭執不下。對這口井蒙古方面主張劃在他們的國界內,這時周恩來總理提出應該根據國際社會認可的一張地圖來劃界,原來這張圖就是1927年西北科學考察團斯文·赫定他們畫的那張圖。周恩來說,在這張國際上廣泛流傳和認可的地圖上,這口井就是劃在中國境內的,這口井的北面劃出了當時的國界。這個證據的確十分有力,因此這口井就劃在了中國境內。至今這口井已經成為文物被保護了起來,加上了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