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來自然村,村隸屬於蒲川鄉戶弄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蒲川鄉西南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鄉政府18.5公里。土地面積1.68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6 ℃,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水稻、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208畝,其中人均耕地0.8畝;有林地231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7畝(其中:田260畝,地127畝),人均耕地0.5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畝;草地60畝;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585畝。有泥碳煤等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那來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面積:2.34平方公里
- 主要作物:板栗
- :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72戶通自來水。有7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2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5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12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5畝,有效灌溉率為6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4 畝。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5.1萬元,占總收入的60%;畜牧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27%;林業收入2.3萬元,占總收入的9.3 %;第二、三產業收入4.9萬元;工資性收入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3.13%。該村擁有企業12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2戶,共鄉村人口258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57人,勞動力174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140人,漢族6人,阿昌族102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7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8.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57戶,占農戶總數的99%。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蒜園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蒜園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公里,距離中學0.2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6人,其中小學生78人,中學生3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5.3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 人,女黨員1人。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10人。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村莊道路不暢通,交通不便;2、飲水困難,水質較差;3、農田基礎設施薄弱,排灌困難,資金欠缺。請求上級政府給予解決。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最佳化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2、大力發展柿子、核桃等林果經濟,使經濟收入多元化;3、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努力建造生豬養殖示範村。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騰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