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他們在五七幹校》是2015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那些年,他們在五七幹校
- 作者:如藍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
- 頁數:301 頁
- 定價:35 元
- ISBN:9787503453670
《那些年,他們在五七幹校》是2015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那些年,他們在五七幹校》是2015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五七幹校是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從1968年開始,包括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在內的106個部委下放五七幹校,各院校、學術、文藝機構各省級、地方級幹校相...
計委大院的孩子,大多數有過身邊沒有父母監護、脖子上掛著把鑰匙、到點兒就去食堂吃飯、做完功課就去拚命瘋玩的經歷;也經歷過與父母一同上“五七幹校”、三年饑荒和極左人禍的困擾與磨難。那時,即便像計委這樣“一等一”的國家機關,也拿不出多餘的糧食來填飽他們孩子癟癟的小肚皮。記得當時,年幼的弟弟把自己省...
1968年的冬天,曹亮功又被選去承擔五七幹校選址,並下放羅山五七幹校做營建管理;1970年春受命前往蚌埠建院基建科,1971年被派往安徽省軍區做人防規劃。那些年曹亮功成了做雜事的人,許多建築師不屑於這樣做,但他倒覺得這也是豐富知識的過程。紮實的大學教育和豐富的經歷及專業實踐使曹亮功得到鍛鍊,改革開放後,他和...
1971年,須遵德與范曾同時下放到湖北鹹寧五七幹校,當年夏天,休假回京,須遵德邀請其到家吃飯,認識了須的妻子張桂雲(即楠莉)。范曾迅速傾倒於楠莉。此後,他常在須遵德去外地演出或拍戲的間隙,與楠莉約會,為防止開電梯的大媽看見,范曾往往直接爬樓梯從1樓到14樓的須家。而這個時候,范曾同樣是有婦之夫,他的妻子邊寶華是...
1969年,他隨父去“五七幹校”,第二年當兵入伍。1974年復員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廠當工人。每天除了上班,幾乎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來琢磨古陶瓷上了。人物軼事 一件鈞瓷小瓶 由於馮先銘先生跟他家是老鄰居,他在學習和研究古陶瓷上,經常向馮先生請教。1975年,他到上海出差,在地攤兒上花了20塊錢淘換到一件鈞瓷...
《親歷歷史》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賢亮、楊憲益。《親歷歷史》是張賢亮、楊憲益編著的一本圖書。張賢殼見證的死刑和性,葉兆言的“文革”記憶,朱正琳的鐵窗歲月,許志英的“五七千校”,邵燕祥妻子的生活碎片,楊憲益的四年牢獄生涯,還有冰心老人寫給家人的溫馨感人的書信……在《親歷歷史》這些著名...
1970年初,年屆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鹹寧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直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即將訪華,冰心與吳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黨和政府交給的有關翻譯任務。這時,她與吳文藻、費孝通等人,通力合作完成了《世界史綱》《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譯。在這段國家經濟建設和政治生活極不正常的情況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
1965年末,堯山壁參加全國青創會,做《在生活中學步》大會發言。回來調到河北省文聯當專業作家,一步登天。可嘆十年文化大革命突如其來,被打成“修正主義苗子”,進學習班,上“五七幹校”,最後插隊落戶,長達六七年,連戶口也遷到臨西縣東留善固大隊,從與農民劃等號落到一個地道的農民了。1970年,回到省文聯,...
親歷柳河五七幹校 120320 導演湯曉丹 120321 崇明故事 120322 國球五十年 120323 逃犯的雙面人生 120326 野馬歸來 120327 他們的生存之道 杜月笙 120329 要不要買有機菜 120402 春天裡 120403 血燕真相 120404 緬北誅梟記 120405 這世界唯一的你 120406 上海記憶之打浦橋 120409 上海記憶之步高里 120410 上海記憶之...
《秋白茫茫》是1996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輝。作品目錄 目錄 總序 肖復興 碑石 ――關於吳晗的隨感 書生累 ――關於鄧拓的隨感 舊夢重溫時 ――關於“五七幹校”的隨感 清明時節 ――關於趙樹理的隨感 秋白茫茫 ――關於這個人的絮語 平和,或者不安分 ――追思沈從文先生 與夏衍談周揚 他們眼中的...
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有時間看書的時候卻沒有書可看是件很遺憾的事。對於李國盛來說,則更無奈,他有專門的書房,也擁有喜歡的書籍,但因為眼睛沒有以前好,看書的時間比以前少了,面對書房裡那些看過沒看過的書不無遺憾。那套連環畫版的《水滸傳》,是我國畫老虎、獅子畫的最好的大家劉繼卣畫的。可惜的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