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1284年,漫長的
西西里晚禱戰爭依然在愈演愈烈。由於前一年的馬爾他海戰(
馬爾他戰役)勝利,阿拉貢艦隊已成功鎖定了主戰場局勢,卻奈何不了遠在
法蘭西的安茹家族。後者雖然同樣遠離主要的交戰區域,卻還可以通過南
義大利的成員施加持久影響。因此,逐步升溫的戰火也順著海岸向北蔓延。
身為安茹陣營的絕對核心,兼任
普羅旺斯伯爵的
查理一世已意識到問題所在。由於制海權淪喪,遠在法蘭西南部的大量軍隊無法迅速南下,而留在義大利的殘部也陷入極度被動。尤其是位於半島南端的那不勒斯水域,成為了
西班牙對手的縱橫天下。勞里亞的羅傑正不斷率領小股部隊,從海上發起任意襲擊,極大撼動了法國老爺們的軍事高壓統治。於是,他一方面繼續動員
馬賽等本土港口的資源,同時也不忘向鄰近的
熱那亞共和國求援。
作為典型的西
地中海強權,熱那亞人一直有著不弱於
威尼斯的商業規模與武裝商業船隊。除了只有一隅的本土城市,他們還將屬地發展至
科西嘉島與撒丁,並將航運線路繞過
穆斯林控制下的
直布羅陀海峽。
安茹王朝的東方擴張,原本是不利於共和國商業戰略的潛在隱患。但阿拉貢治下的
加泰羅尼亞崛起,則更加迅速地替代法國人成為頭號威脅。因此,城市議會很快同意查理的募兵需求,並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反西班牙陣營行列。大批武器、資金、人員和艦船,都開始在港口集結起來,準備南下增援當地的安茹軍隊。
此外,查理還在那不勒斯擁有一支補充力量,包括有28艘大小船隻組成的艦隊。總指揮則是自己的同名兒子,也是日後繼承更多領地的
查理二世。但老伯爵也知道兒子還太缺乏實戰經驗,不希望讓他在前線過於冒險。於是派船隻從海路傳遞信件,希望他留在港內按兵不動,直到熱那亞艦隊趕到為止。但這些機密情報卻在半途中遭
西班牙人攔截,不僅沒能給年輕的公子哥提醒,反倒讓指揮阿拉貢艦隊的羅傑能進一步知曉對方虛實。儘管蹲守的存在艦隊還是以其他途徑得知了指示,卻從根本上不願意服從這種命令。
當年6月5日,指揮著29艘戰艦的羅傑已成功封堵住
那不勒斯港。但法國人的堅守不出,還是讓他非常尷尬。倘若等到經驗豐富的熱那亞人抵達,那么自家的勝算會被降至最低。因此,只有搶先將實力較弱的普羅旺斯海軍消滅,才有可能將攻勢維持下去。深深印刻在法蘭西貴族體內的衝鋒本能,就成為能加以利用的軟性條件。後者自開戰以來,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狀態,無疑在內心深處痛感沮喪,也迫切需要憑一己之力來扭轉乾坤。
經過
於是,羅傑故意將10艘左右的槳帆船部署到最前排位置,在白天就大搖大擺的向著港口位置進發。其他戰艦都隱蔽在兩頭的靠後位置,準備在稍後從側翼進行合圍打擊。年輕氣盛的查理果然中計,將西班牙人的誘敵分隊當做全部兵力。考慮到阿拉貢海軍經常用小規模兵力襲擾這片海岸,也就沒有對潛在風險做過多評估。但基於前一年的失敗教訓,還是讓所有船隻在出港後要優先調整隊形,儘可能維持完整的正面禦敵態勢。因為他們的船隻相對西班牙人而言更為輕便,在理論上具備速度和機動性優勢。但整隊行為和刻意維持,也浪費了相當寶貴的接戰時機。
然而,羅傑親率的戰艦都不願意馬上迎敵,引著法國人不斷向外海行駛。儘管這場前後追逐只有幾千米的距離,卻足夠讓查理的部下出現大量紊亂。由於缺乏最基本的合練,分別來自普羅旺斯和那不勒斯的他們,很難在協同性上比肩對面的西班牙老手。等到發現目標突然掉頭,才意識到自己的側翼同樣有敵船出現,算是毫無意外地掉入了後退包圍陷阱。但轉身反殺的羅傑根本不願意讓幾艘載有要員的主力艦逃離,讓划槳手奮力加速,從而在正面與普羅旺斯海軍糾纏在一起。這次,小有名氣的加泰羅尼亞突擊者和弩手也都不準備隱藏自己,朝著驚恐萬狀的北方佬肆意投射,短時間內就造成巨大殺傷。
不過,阿拉貢艦隊的最大殺手鐧,還是從兩翼合圍上來的預備隊船隻。通過船艏的堅固結構,狠狠撞擊法國人的脆弱側舷。隨即又將硫磺等大量易燃物投擲到對方頭上,並把裝有肥皂水的罐子打碎在敵艦甲板。上面的法國騎士大都因滑倒而行動不便,弩手與海員則更加承受不住多種武器的反覆蹂躪。穿戴輕便的西班牙人順勢跳幫,成功將翻倒在地的貴族們逐個斬殺,並逐步將多艘敵船控制到手裡。
結果
最後,總共有9-13艘普羅旺斯槳帆船被完全占領,其中也包括指揮官查理的座艦。他身邊的侍從非死即傷,卻始終在同不斷湧上船的加泰羅尼亞人搏鬥。直到羅傑準備派人將船直接鑿沉,才迫使這位年輕的貴族願意投降。至於其他15艘速度較慢的友軍船隻,已經在發現情況不妙後就調頭撤離。它們的不辭而別,也讓位於中心位置的友軍們陷入孤立境地。
由於這次那不勒斯灣戰役的失敗,原先的安茹海軍徹底被鎖在了港口內部。儘管這次的交鋒規模依舊有限,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場戰爭的最終走向。包括普羅旺斯伯爵在內的法蘭西貴族,都認識到自己除了靠熱那亞人支援外,不再有其他稱雄海上的辦法。相應的,去往對方本土邊境的陸上部隊就顯得更為重要。整場西西里晚禱戰爭也將因此進入最高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