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籠,漢語辭彙,指的是碉樓,是羌族的傳統民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邛籠
- 別稱:“碉樓
- 解釋:羌族的傳統民居
- 拼音:qióng lóng
概述,單字含義,古蹟記載,文學延伸,
概述
qióng lóng
也稱“碉樓”。羌族的傳統民居。流行於四川茂縣。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塊砌造。分三層,上層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飼養牲畜。有門,層與層之間有獨木梯上下。外形雄偉,建造堅固,最多達十三至十四層,高30餘米,具有居住和防衛等用途。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云:“眾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數丈,為邛籠”。關於這種奇特的建築形式,史料中多有記載。早在唐時,李賢註:“邛籠,案今彼土頤人呼為雕也“。又有清人陸次雲”峒溪纖志》載:“松潘,積雪凝寒盛夏不解。人居累石為室,高者十餘丈,名曰雕房”《章古屯志略》云:“石碉,形制有二:或如方幾,或似菱花,下寬上銳,自五六丈至數十丈不等,悉以亂石砌成,碉底六七丈,中棧以木,下臥畜牲,中置鍋樁,上數層儲良溴什物,遠望聳如束筍,高出雲霄”等等。
單字含義
“邛”
1.〔~崍〕a.地名,在中國四川省;b.山名,在中國四川省。
2.〔~都(dū)〕古地名,在今中國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3.病,勞:“匪其止共,維王之~”。
古蹟記載
"邛籠"是漢文史籍記載的對青藏高原碉樓的最早稱呼。本文通過對"邛籠"一詞內涵的探討,發現其原本含義是指一種鳥,此鳥被漢人史家轉譯為"雕"(後變為"碉",即今"碉"字的來歷),但其真正含義卻是藏地苯教中作為崇拜對象的"瓊"(藏文作khyung,亦俗稱"大鵬鳥")。"邛籠"的"邛"(qiong)與"瓊"不但發音同,且均指一種鳥。而據至今西藏山南碉樓分布地區民間流傳的說法,正是將碉樓稱作"瓊倉",即"瓊鳥之巢"。這確鑿地證明碉樓的起源與苯教有關,其原始形態是人們用以表達對苯教中"瓊鳥"崇拜的一種祭祀性建築,後來才派生出防禦功能。“邛籠”是迄今漢文史籍記錄的對青藏高原碉樓的最早稱呼。《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東漢時岷江上游一帶冉駹夷部落雲:“冉駹夷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為汶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邛籠”的確切含義今已不詳。
文學延伸
“邛籠石影”為盜墓筆記第七部章節名,講述了吳邪一行人在拍賣會上認識霍老太太,引出一段盜墓的故事,這次盜墓是以前的延續,遇到了可怕的東西。之後又是等待,等待“它”的出現,並且一直在重複這個“它”有多可怕和重要。是疑團將要揭開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