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邛峽關
- 地理位置:邛峽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建立時間:隋朝
解釋
指邛崍縣城關。
歷史沿革
漢文帝六年(前196),廢淮南王劉長,謫徙蜀郡嚴道邛郵(今四川雅安),蓋於邛崍置驛矣,山有九折坂,路艱險,登者回曲九折乃得上。漢王陽為刺史,行部至此,言念先人而嘆息,後王尊至此,願為忠臣而慷慨,今坂下有叱馭橋,亦名忠孝橋,以是矣。
隋大業十年(614),始置邛崍關。
唐中葉以來,西南多事,邛崍關遂為重地。貞元初(785),南詔國王異牟尋與吐蕃合兵入侵四川:一路取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逾汶川,擾灌口;一路取扶文,掠方維、白壩;一路侵黎州、雅州,寇邛崍關,補久敗還。太和三年(829),南詔入侵四川,唐軍出邛崍關迎戰,遇伏敗死,南詔遂犯成都。太和五年(831),李德裕帥西川,修邛崍關,以扼蠻險。鹹通二年(861),南詔攻邛崍關。十年(869),南詔攻清溪關,逾大渡河,陷黎州,遂入邛崍關,圍雅州,寇邛州。乾符初(874),復破黎州,入邛崍關,進掠成都。次年,高駢帥西川,逐蠻出大渡河,收邛崍關,復取黎州。
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南詔寇黎州,蜀主王建遣王宗播等出邛崍關,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