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莊村(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下轄村)

邊莊村(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下轄村)

邊莊村是一個地名,是一個行政村,位於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境內,是鄭章鎮的一個下轄村。其地理位置處於安國市縣城系南部,距離安國市縣城七公里,北部與東柴村相鄰,西部與北張村 、西婁底村相望,東北部則與西恍村、東恍村相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邊莊村
  • 外文名稱:The village of Bianzhuang
  • 別名:邊莊兒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河北省保定市
  • 電話區號:0312
  • 郵政區碼:071203
  • 地理位置: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
  • 方言:定霸小片
  • 氣候條件:溫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語言特徵,河南省行政村,

地理位置

邊莊村位於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境內,是鄭章鎮的一個下轄村。其地理位置處於安國市縣城系南部,距離安國市縣城七公里,北部與東柴村相鄰,西部與北張村 、西婁底村相望,東北部則與西恍村、東恍村相隔。
邊莊村

語言特徵

邊莊村方言為定霸小片。定霸小片(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官話方言研究》)是冀魯官話保唐片的一個分支,分布在河北省中部。該小片西鄰冀魯官話保唐片淶阜小片,北鄰北京官話,東為冀魯官話保唐片(有爭議)天津小片,西南為冀魯官話石濟片,東南為冀魯官話滄惠片。
方言特徵
陰平一般不讀高平調。這是與薊遵小片的主要區別。
大多可以在輕聲前區分陽去與陰去。
兒化的前一字為開尾韻、u尾韻或ŋ尾韻時,多數地點“兒”自成音節。

河南省行政村

邊莊村位於獨山西麓,焦枝鐵路、豫02線貫穿南北,管轄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400畝,總人口1600人。近年來,邊莊村黨支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五個好”村支部創建活動為載體,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2005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邊莊村先後獲得區“五個好”支部,市“文明新村”等榮譽。
總結近年來的工作經驗,該村的主要作法是:
抓學習、建制度,發揮黨員先鋒作用
“五個好”村支部建設,班子建設是關鍵。在班子建設上,邊莊村高標準、嚴要求,把切實加強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為“五個好”村支部建設的首要內容。該村一是抓學習,全面提高黨員幹部素質。村黨支部完善了高標準的黨員活動室,購置電教設備和學習材料,充實了圖書及健身設備,實現了學習有場所、活動有場地、娛樂有去處的目標。同時,根據全村實際,該村把班子學習和黨員學習結合起來,開設農民課堂,定期組織農、林、牧及企業界人士到活動室傳知識、教技術、並組織黨員民眾到外地參觀學習,使農民人人掌握一門技術,人人都有發家致富的門路。二是建制度,規範黨員幹部行為。該村建立健全了“三會一課”、黨內民主生活會、村務公開、村級財務管理、廉政建設和民主雙評等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規範黨員幹部的工作和行為。在原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量化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健全和規範村民理財小組、民調網路,實行高度村民自治,以健全的制度、規範的監督,增強兩委班子的戰鬥力、凝聚力。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樹立其良好的形象。村支部在黨員中堅持實行黨員民主議事制度,指定黨員“三包”措施,即包致富項目,包致富資金,包致富期限,發揮黨員雙帶作用。
抓經濟,促發展,創建小康業績。
在抓好班子建設的同時,該村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工作來抓,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富村富民。全村黨員摒棄了“小富即安”思想,樹立創大業,幹大事的思想觀念,結合自身特點,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高效種植、養殖業,形成特色和規模,同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走“工業、商業、運輸、建築、服務業”全面發展的路子。經過努力,邊莊村從原來無企業,發展到現在的三大支柱企業,磚廠、運輸隊、建築隊,人均收入有原來的1700元,現在上升到2300元,壯大了集體企業,帶動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村支部的努力下,國家計委、財政部投資為邊莊村兩個組打深井,並進行了配套。邊莊村還結合調整產業結構,認真落實黨的各項富民政策,不斷發展個體經濟。湧現出了一大批新型農民,現邊莊村有養殖專業戶6個,玉器深加工10個,運輸專業戶81個,建築公司1個,這些都已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根據邊莊村的地理位置和實際情況,村“兩委”班子採取內引外聯的方式,廣泛招商引資,現已投資的項目有:市建總投資的2000萬元的預製構件廠,投資600萬元的鑫磊石業公司,投資200萬元的海強化妝品保健公司。另外,還有幾個項目正洽談中。
抓文明、整村貌,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村黨支部堅持文化興村,在村民中大力弘揚開放、創新、誠信、和諧、文明、向上的精神,積極開展村民道德教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講文明、講道德的良好風氣。支部投資2萬元,建起了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科技活動室等,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投資30萬元,對村學校進行擴建改建,配備了音樂室、實驗室、微機室等。對在“三學三爭”活動中評選出的“新型農民”,子女就學全部免交學雜費。為改善民眾的醫療條件,村里又投資5萬萬元,改造了村衛生所,使全村人看病基本不出村。多年來,村組幹部的工資全部從村集體收入中列支,不增加民眾一分錢。在村轄區內進行路面硬化,種植風景樹,建設排污溝,更新電力設施,確定專職環衛人員及車輛進行生活垃圾清運,使全村達到“四化”(淨、綠、美、亮)衛生要求。目前全村電話普及率和廣播電視入網均達到95%以上。黃、賭、毒現象已在該村銷聲匿跡。計畫生育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一種科學、文明、健康的新型生活方式已形成,廣大村民的思想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