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注水

邊緣注水

邊緣注水將注水井布在油水邊界附近注水。適用於邊水比較活躍的中小型油田,其構造比較完整,油層穩定,外部和內部連通性好,油層的流動係數較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緣注水
  • 外文名:peripheral flooding
  • 釋義:將注水井布在油水邊界附近注水
  • 適用場合:邊水比較活躍的中小型油田
  • 優點:易控制、收效快
  • 類型:緣外、緣上、緣內注水
簡介,優缺點,類型,適用條件,注水方式,切割注水,面積注水,

簡介

將注水井布在油水邊界附近注水。適用於邊水比較活躍的中小型油田,其構造比較完整,油層穩定,外部和內部連通性好,油層的流動係數較高,特別是鑽注水井的邊部地區要有較好的吸水能力,以保證壓力有效地傳播,使油田內部受到良好的注水效果。

優缺點

這種注水方式的優點是,水、油界面比較完整,逐步向油藏內部推進,因此控制比較容易,油井收效較快,無水採收率和低含水採收率較高,最終採收率也高。其缺點是,遠離注水井排的生產井往往得不到注入水的能量補充,易形成低壓帶,變成彈性驅或溶解氣驅等消耗方式採油。

類型

按注水井的位置邊緣注水又分為緣外(邊外)注水,緣上(邊緣)注水和緣內注水。緣外注水是將注水井布在油水邊界以外一定距離,向邊水區注水。它要求含水區與含油區之間滲透率較高,不存在低滲透帶或斷層或稠油帶。其缺點是油井收效較慢,注入水外流損失較大。緣上注水是將注水井布在含油外緣上,或在含油外緣內過渡帶上注水。該注水方式可能引起少量原油外逸到含水區。緣內注水是將注水井布置在含油邊界以內,向油層中注水。

適用條件

(1)油田面積不大,中小型,油藏構造比較完整;
(2)油層分布比較穩定,含油邊界位置清楚;
(3)外部和內部連通性好,油層流動係數高。

注水方式

油藏所處部位的注水井與生產井之間的排列關係。一個油田注水方式的選擇是根據國內外油田的開發經驗與本油田的具體特點來決定的。不同油層性質和構造條件是確定注水方式的主要地質因素。目前國內外油田套用的注水方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 1. 邊緣注水; 2. 切割注水; 3. 面積注水

切割注水

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將油藏切割成若干區 (或塊),每個區為一個獨立的開發單元進行注水開發。注水井和生產井成行排列,兩排注水井之間布置3或5排生產井。這種注水方式一般適用於油層分布穩定,連通性好,形態規則的大油藏,其優點是: 可根據地質特徵來選擇切割井排的最佳方向及切割區的寬度; 便於修改所採用的注水方式,可優先開採高產地帶;當油層滲透率具有方向性時,只要明確其變化的主要方向,適當控制水流方向,即可獲得好的開發效果。其缺點是:不能很好適應油層的非均質性;注水井間干擾大; 由於注水井成排排列,在注水井排兩邊的開發區,會因地質條件和需要的壓力不同,而出現區間不平衡,加劇平面矛盾; 由於生產井排受注水井的影響不同,導致開採不均衡。切割注水時兩個注水井排間的距離稱切割距。應根據地質條件確定允許最佳的切割距,對不同切割距的開發指標和經濟效果進行綜合對比,才能確定合理的切割距離。此注水方式的生產井排間的距離稱排距。井排內井與井之間的距離為井距。井、排距的選擇主要考慮油藏的流度和油層在平面上分布的穩定性,並結合水動力學分析,經濟分析和穩產預測綜合確定。井排距的大小決定著井的數量,對採油速度和經濟效果有較大影響,特別對控制儲量作用更大。

面積注水

將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密度均勻地布置在整個開發區上進行注水和採油的系統,實質上它是把油層分割成許多更小的單元,每口生產井在幾個方向上受注水井的影響。一口注水井同時影響幾口生產井,這種注水方式的採油速度較高,生產井容易收到注水效果,對複雜油層的適應性強。對分布不規則、延伸性差及呈透鏡狀分布的油藏;滲透性差、流動係數低的油藏; 以及面積大、構造不夠完整、斷層分布複雜的油藏均可採用面積注水。同時,也便於油田後期的強化開採。根據油井和水井相互位置及構成的井網形狀可以分為:四點、五點、七點、九點等面積注水。當生產井換成注水井時又形成反五點、反九點等注水方式。此外,面積注水還有斜五點、斜七點、正對式與交錯式排狀注水等。油田開發後期國內所有油田幾乎都會採用面積方式,以確保油田生產水平緩慢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