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旅遊地理論(Theory of Peripheral Tourist Area)是指地處某一強勢旅遊區域(圈層)的沿邊地帶,旅遊形象不突出、旅遊經濟發展落後、旅遊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差,有一定的資源稟賦但開發程度不高、旅遊業發展明顯滯後的溫冷地區。與邊緣旅遊地相對應的是擁有質量級別高、知名度大的強勢旅遊區城(圈層),稱作核心旅遊地。根據核心旅遊地與邊緣旅遊地資都賦存的差異,可以把兩地的相互關係劃分為:“核心——邊緣”共生型和“核心——邊緣”替代型。
邊緣型旅遊地以空間尺度劃分,可分為大尺度型、中尺度型、小尺度型。依據資源賦存狀況,可分為自然景觀類,人文景觀類,複合景觀類。邊緣型旅遊地一般具有四個特徵,在旅遊資源方面,其旅遊資源通常是非壟斯性資源;在旅遊交通方面,其交通往往密度不足,通而不暢或路網結構不健全,缺少客源集散的重要交通結點;在旅遊認知方面,潛在和現實的旅遊者對其旅遊形象不了解,認知感不強。選擇趨向不明確,難以形成鮮明的心理感知,因此缺乏市場競爭力;在社會經濟方面,投資能力和消費能力影響著區域旅遊業的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外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