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水珠(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寶物)

避水珠(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寶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有一顆上古遺留的神奇珠子,得到它可以在滔天大浪中辟開一條旱路,在水中行走如履平地一般。更能下得了東海,進得去龍宮。這就是傳說中的避水珠。

傳說中,有道行的水族內丹、龍魚之目即為避水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避水珠
  • 來源:古代傳說
避水珠
祖輩傳說,上古大禹王為降服滍水,尋龍脈,定龍嘴,巧藏避水珠,故滍水不敢泛濫,九曲而奔東南。
避水珠的傳說
永定河東岸,石景山以南,有個古老的村子,名叫龐村。別看這村子不起眼兒,出土的墓誌上說,龐村在唐代就有了,是個千年古村。村西有座龍王廟,書上管它叫北惠濟廟,是雍正年間修建的,廟裡有皇帝行宮,規模可大了。
既然是龍王廟,當然要供奉龍王。自從龐村龍王廟建成之後,每當永定河發大水時,好像龐村有顆避水珠似的,從來不遭受水災。龐村不遭受水災,北京城就太平無事,安然無恙。您猜怎么著?龐村的龍王廟還真的有顆避水珠,這顆避水珠原來在鎮邊城,它是怎么來到龐村的呢?
清代雍正年間,永定河年年發大水,北京城經常被水淹。北京城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年年被洪水淹沒,這還得了!雍正皇帝降旨:命宛平縣令解決此事。皇帝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宛平縣令能解決?笑話!宛平縣的縣太爺,接到聖旨之後,一愁不展,心想:“完了,我這官兒算是當到頭兒了!”不當就不當吧,無官一身輕。可轉念一想,不行!不當官就沒事兒了嗎?這叫抗旨不尊,是殺頭的罪過,弄不好滅門九族。縣太爺想到這兒,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師爺在一旁眯縫著三角眼,想著對策。突然,師爺眼睛一亮,說:“老爺,咱們有辦法。”縣太爺一聽,忙問:“什麼辦法?快說。”師爺不慌不忙,說了三個字兒――偷龍王。
原來,師爺的老家是宛平縣鎮邊城――那位說了:“鎮邊城屬河北省懷來縣管轄,怎么屬宛平縣管?”這您就“老外”了,歷史上的鎮邊城,宛平縣管過,昌平州也管過。閒話休敘,書歸正傳。鎮邊城裡有座龍王廟,有一年夏天,鎮邊城上游山洪暴發,水勢浩大,溝滿壕平。一天,人們正不安地站在鎮邊城上查看水勢,突然見有兩尊龍王塑像漂漂悠悠地順水沖了下來。其中一尊翻了幾個身,隨著洪水漂進了永定河,一會兒便無影無蹤了。而另一尊卻漂進了鎮邊城。不一會兒,雨停了,水也慢慢落了,人們踏著泥濘進城一看,嘿!龍王塑像身上沒有一滴水,上面的字跡卻清清楚楚,上寫“山西管涔山”,人們看了無不驚訝,紛紛說:“從山西衝到這兒,多老遠哪!它竟一點兒都沒壞,真神了,這一準兒是個好龍王,咱們把它供起來吧!”於是,人們恭恭敬敬地把龍王爺塑像迎請到城裡,在城西南角蓋了座龍王廟,把它供了起來,人們求籤問卜,求雨止澇,非常靈驗。自從龍王廟建成之後,鎮邊城再也沒遇到過洪水。師爺是在鎮邊城長大的,當然知道鎮邊城龍王廟的龍王非常靈驗。師爺心想:縣太爺現在有難處,真要是皇上降下罪來,我也逃不了干係。火燒眉毛,只顧眼下,先回老家,把龍王偷來再說。
縣太爺一聽,好主意,就這么辦。不過,偷龍王乃是下策,龍王身上可能有避水珠,偷避水珠比偷龍王省事兒。二人收拾行裝,不帶隨從,匆匆上路。非止一日,來到鎮邊城地界。師爺問:“老爺,是否跟地方打個招呼?”縣太爺神秘地說:“附耳上來。”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師爺聽完,不禁眉開眼笑。
話說夜色降臨,鎮邊城裡打過二更,縣太爺和師爺捏手捏腳從高粱地里走出來,從泄洪溝溜進城去,直奔龍王廟而去。廟裡點了盞油燈,雖說不太亮,可總比漆黑一團強多了。縣太爺尋思:“避水珠藏在哪兒呢?”經過細心觀察,龍王的右手手心有異常,用小刀一剜,避水珠就露出來了。縣太爺把避水珠往兜里一裝,大搖大擺出了鎮邊城。守城的士兵納悶:大晚上的,他們出城乾什麼?士兵還沒納過悶兒來,二人已經消失在夜幕中。
縣太爺交差了,不但性命保住了,還升官了,當了順天府尹,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長。雍正皇帝在龐村建了座龍王廟,把避水珠藏在廟裡。從此以後,北京城再也不怕發洪水了。可鎮邊城慘了,洪水一來,龍王再也不靈了。人們到龍王廟一看,龍王的手心有挖過的痕跡。“不好,避水珠被盜!”等人們明白過來,黃瓜菜都涼了。
應縣木塔
應縣民間流傳中,應縣木塔為魯班所建。玉皇大帝為了保護魯班的勞動成果,使木塔與歲月並存,便派火神爺和龍王爺分別送來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會繞過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有了避火珠,木塔從沒遭過雷擊,即使在戰爭年代,炮彈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會在瞬間熄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