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寢損膳

避寢損膳,bì qǐn sǔn shàn,同“ 避殿損膳 ”。古代國家有災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並損減常膳,表示責罰自己的過失,以期消災除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避寢損膳
  • 拼音:bì qǐn sǔn shàn
【詞目】避寢損膳(避寢損膳)
注音】ㄅㄧˋ ㄑㄧㄣˇ ㄙㄨㄣˇ ㄕㄢˋ
解釋
同“ 避殿損膳 ”。古代國家有災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並損減常膳,表示責罰自己的過失,以期消災除難。宋 李綱 《貼黃奏議》:“避殿損膳,告於天地宗廟社稷,所以畏天戒也。”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典禮》:“避殿損膳:昔時水旱祈禱未應,並天變星象,邊鄙未寧,則聖上有避正殿、減常膳之謙禮。”《宋史·徽宗紀二》:“﹝ 崇寧 五年﹞乙巳,以星變避殿損膳,詔求直言闕政。”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序:“天子慮深求瘼,念在責躬,避寢損膳,録寃弛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