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東外徼
- 機構職能:軍民鎮戎體系
遼東外徼又稱遼東障塞或遼東故塞,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構建的遼東郡軍民鎮戎體系。燕國障塞是燕國點線式長城體系的一個特點,比如遼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內狗澤的狗澤都、遼寧省境內水泉的陽安都、大凌河的白庚都、酉城都;遼東郡著名的遼...
上下障 上下障又稱朝鮮障塞、秦故空地,為燕國遼東外徼之一。而今黃海北道開城市遂安、谷山一帶可能是古燕國所築上障的一處遺址,而京畿道安山一帶可能就是下障遺址,從汶山或汶湖裡逆南漢江到番川里一線也就是滿潘汗。
《史記·朝鮮列傳》亦記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從中可知遼東郡治襄平城(今遼陽市區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鮮障塞的兩條交通主線的樞紐。在吉林省通化市渾江中游及支流富爾江、蝲蛄河、大羅圈溝河兩岸崇山峻岭上和溝谷隘口間,新發現了戰國秦漢時期 ...
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鄣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餘人,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會...
秦滅燕,屬遼東外徼。”可見,“滿潘汗”和“浿水”在此當指同一條河流,即清川江。“沛水”可能就是“浿水”。“上下障”即南北兩條屏障,或為水,或為山,或為人工設障。在此當指清川江和大同江兩條大河。這可以找到旁證,燕地人衛滿逃奔朝鮮時,是“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然後“說準...
敦化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稱。周朝以前屬肅慎族居地。秦朝屬“遼東外徼”。漢朝屬玄菟郡上殷台。晉朝屬挹婁地。北魏時期屬高句麗、勿吉地。隋至唐朝初年屬白山靺鞨部,其中有一支稱為粟末靺鞨的部族,生活在松花江中上游流域。唐朝時,粟末靺鞨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有利的外部條件。公元698年(武周聖曆元年...
秦朝時,境域屬“遼東外徼”。西漢,初屬蒼海郡,後為樂浪郡。東漢至唐朝初年,屬高句麗,後屬渤海國西京鴨綠府豐州。遼代,先屬東丹國,後屬定安國東京道淥州長白山部,鴨綠江女真大王府。金代,屬上京路會寧府曷懶路。元代,屬遼陽中書行省開元路。明代,屬努爾乾都司建洲衛地。因縣內長白山為女真發祥地,故...
在黑龍江省三江地區近些年發現了多處漢城漢墓;在通化縣境內發現秦漢長城的關堡一座、烽燧11處遺址,秦漢長城東端可能在通化;2011年又在通化縣境內發現赤柏松漢城遺址,2011年又在大安附近後套木噶發現戰國—西漢的墓葬遺址,以上史實也打破吉林省乃秦漢“遼東外徼”的說法,“是漢中央政權經略東北的重要實證”,說明...
《資治通鑑》載曰:時,帝募天下死罪為兵,遣樓船將軍楊仆,從齊浮渤海,左將軍荀彘出遼東,以討朝鮮(平壤一帶,曾屬遼東外徼)。人物事跡 樓船將軍將兵先至,兵敗散,遁山中十餘日,復聚。左將軍擊朝鮮貝水西軍,亦未能破。帝為兩將未捷,乃遣使至朝鮮,鮮人請降,又恐左將軍詐殺之,復引兵歸。左將軍...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戰國時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皆在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屬燕國遼東郡外徼,為高夷部族轄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三十六郡,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之後,因該地遙遠,難以防守,所以只重修遼東地區的原有邊塞,以浿水作為邊界,隸屬漢朝諸侯國燕國管轄。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反叛漢朝。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漢朝派兵攻打盧綰,盧綰逃亡到匈奴地區。衛滿也流亡於外,聚集親信一千多人,頭梳椎形髮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