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桑姓

源於,出自古女真族巴克桑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滿族巴克桑氏,屬於脫譜滿族老姓,滿語為Baksang Hala,漢義“六十斛”,人口稀少,史書記載,屬於脫譜的滿族老姓之一,世居本溪(今遼寧本溪)。清朝晚期以後,滿族巴克桑氏多冠漢姓為閻氏、巴氏、桑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克桑姓
  • 源於:滿族
  • 性質:姓氏
  • 類型: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巴克桑[巴克桑,讀音作bā kè sāng(ㄅㄚ ㄎㄜˋ ㄙㄤ),滿語為Baksang Hala]
巴克桑姓

遷徙分布

巴克桑氏複姓為典型的老滿族姓氏,今已很少稱呼,多漢化為閻氏、巴氏、桑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族人大多分布在今遼寧省的本溪市一帶,以桓仁滿族自治縣為相對集中居地。

郡望堂號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本 溪:以境內的本溪湖故名。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戰國時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皆在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屬燕國遼東郡外徼,為高夷部族轄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三十六郡,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漢朝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漢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增設樂浪、玄菟繭、真番、臨屯四郡,桓仁縣屬玄菟郡;漢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避難逃亡至紇升骨城(今桓仁縣五女山舊城遺址),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為中國少數民族政權:漢平帝元始三年(高句麗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癸亥,公元3年)移都國內城(今吉林集安),紇絕升骨城做為高句麗都城長達四十年;其後,桓仁地域一直為高句麗部族政權轄地,直至唐朝。明王朝建立後,迅速統一了東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對東北廣大地區行使有效管轄,於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於瀋陽(後改為遼東都司),明永樂七年(己丑,公元1409年)又置奴兒乾都司,對女真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民族實行招撫和暴力相結合的政策。隨著往來的頻繁和漢族、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衛等部的內部經濟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民族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禦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衛等部的騷擾,應付瓦剌和韃靼的戰爭,明王朝採納了遼東都司指揮使畢恭的建議,在提督遼東軍務的王翱的協助下,修築了著名的遼東邊牆。本溪境內的邊牆,是東北地區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產物,是針對建州女真修築的重要軍事防禦工程,在本溪地區墩台很多,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之稱,至今鹼廠金家台山上存有完整的原始墩台,名為“金寶”墩台。這一規模巨大的遼東邊牆的修建,當時耗費了大量資財,給遼東人民帶來了許多苦難。今天,遼東邊牆已經成為研究明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2000年以後,本溪市轄四個區、兩個自治縣,即平山區、溪湖區、明山區、南芬區、本溪縣、桓仁縣,以及二十三個街道、十二個鄉、二十八個鎮,三百八十八個村、二百二十個社區。

堂號

遼東堂:以望立堂。
本溪堂:以望立堂,亦稱桓仁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