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3月,由遼寧省政府主管,孟閭同志擔任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 時間:2004
- 地址:遼寧省
- 屬性:非盈利
文明建設,現狀及問題,發展前景,
文明建設
近年來,遼寧全省各文化部門,根據中央及遼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宣傳文化事業改革創新為突破口,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努力推進文化產業部門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多門類、多品種,投資經營和消費層次多元化的產業格局,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軌道,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兩個文明建設。
現狀及問題
遼寧的文化產業已初具規模。遼寧廣播電視系統在全國省級廣播電視綜合實力排名中名列第八位,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遼寧電台、電視台第一套節目運用衛星傳遞,節目信號覆蓋全國和世界範圍內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省廣播電視系統產業總收入15.6億元,在全國排名第六位。遼寧新聞出版行業總資產55億元,年實現銷售收入45.6億元,實現總利潤6.37億元,在全國排在前列。遼寧日報報業集團是東北地區影響力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報刊集團。遼寧出版集團資產總額達22億元,淨資產6.85億元,銷售收入達到17億元,利稅2.3億元。李嵐清副總理視察時給予高度評價,說:“一個中國現代出版業出現了”。遼寧體育事業在全國名列前茅,不僅體育成績顯著,人才輩出,體育產業也發展迅速。電腦體育彩票在全省14個市聯網。足球彩票發行量在全國居第二位,足球彩票和體育彩票發行總量在全國居第七位。遼寧旅遊業穩步發展,已經成為第三產業中的一個大的產業。2.產業化進程走在全國前列。遼寧新聞出版業按政企分開,轉變職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國有企業戰略改組,組建了遼寧日報報業集團、瀋陽日報報業集團、遼寧出版集團、遼寧黨刊集團等4家集團,最佳化了資源配置,增強了市場競爭力。遼寧日報報業集團和瀋陽日報報業集團於1999年12月15日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成立,是在全國率先成立並迅速發展壯大的報業集團。遼寧出版集團作為中國第一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模式建立起來的出版集團,創造了中國出版界的多項“第一”,得到黨和國家各級領導和部門及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在全國出版界引起強烈反響,被遼寧省委命名為全省改革發展的五面紅旗之一。遼寧省電影公司為迎接WTO的挑戰,與瀋陽、大連、鞍山等幾家市公司聯合組建了遼寧北方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又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資產重組和資本運營,成立了遼寧北方電影院線股份公司,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在全國產生了較好的影響。遼寧文化產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從總體而言,相比之下,還是弱勢產業,占GDP的比重很小,依然存在著經濟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競爭力弱,缺乏國際國內市場拓展能力等問題。1.體制矛盾突出。一是條塊分割嚴重。文化單位擁有的各種資源和市場範圍還處於行政分割狀態。資本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品牌資源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在文化資源整合方面,還缺乏統一協調和總體規劃。二是管辦不分的現象很普遍。政府對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還沒有擺脫舊體制、老辦法,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規範化的管理模式還沒有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缺乏良好的法制化環境。三是文化單位中有相當一部分尚處於由“事業”向“產業”的轉制過程中,有些適合企業化運作的文化事業單位,市場主體地位還沒有確立起來。2.競爭力不強。雖然報刊種類大幅度增加,廣播和電視節目數量可觀,並已實現了“上星”,但是他們都處於規模小、水平低的初步產業化階段,和國際媒體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有的報紙和出版社規模小,難以為繼;有的刊物發行幾千甚至不足一千份;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儘管數目龐大,但有些仍覆蓋面窄,節目水平低,有的台不能自己製作節目,僅僅依靠購買節目或引進電視劇維持。3.結構不合理。文化產品從總量到結構還都處於不適應需求的狀態,文化產品和消費方式有待於進一步開發。遼寧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文化底蘊深厚,但是文化資源的商品轉化率較低,還缺乏用市場的眼光、市場的機制來經營文化、發展產業的意識,存在著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不好、潛力尚未挖掘、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落後等問題。4.人才短缺。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通過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創造文化附加值來體現的,它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的創作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經營頭腦的管理人才。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不足且流失嚴重,這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相對緩慢的一個關鍵性因素。5.政策尚需完善。在文化產業發展問題上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現象還大量存在。在文化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產權、集團化、社會保障、優惠政策、公益性事業發展和文化市場管理等各個方面政策性問題亟待解決。
發展前景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指標在全國居前的省份,遼寧的文化產業既有充分的發展基礎,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做到圍繞建設文化強省的總體目標,立足遼寧的文化資源優勢,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加快文化產業的結構調整,發展重點文化產業和產業集團,形成與文化強省地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門類齊全的文化產業體系,確保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體增長高於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使文化產業成為遼寧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1.優先發展傳媒業。繼續重點發展遼寧出版集團、遼寧日報報業集團、瀋陽日報報業集團等,使之迅速成為文化產業支柱。儘快組建遼寧廣播影視集團。同時,以資產為紐帶,加強廣播影視業、報刊業、出版業、網路傳播業、文藝演出業等多方面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聯合,實現資產整合,逐步發展成為跨地區、跨行業、多媒體的大型文化傳媒集團。“十五”期間,要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的專業化、對象化程度,為民眾提供更多有特色的專業頻率和頻道,全省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省級前列。有線電視用戶年遞增10 %以上,到“十五”期末,用戶總數突破1000萬,遼寧廣播電視綜合實力力爭在全國位居前列。“十五”期末,出版業形成覆蓋全省、輻射省外、影響全國的出版物及相關產品的發行銷售體系,產業規模、經濟效益、人才數量和質量、優秀圖書出版數量等綜合實力指標居於全國領先水平。2.重點發展文化旅遊業。充分發揮遼寧自然風景秀麗,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物景點星羅棋布的優勢,將發展文化旅遊納入全省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規劃,重點建設遼西太湖文化旅遊區,力爭推出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文化旅遊區域、旅遊線路和文化旅遊產品。加大高科技旅遊、地方文化特色旅遊開發力度,加快文化旅遊配套設施、服務設施和旅遊標準化建設步伐,提高旅遊商品的文化含量,不斷豐富旅遊文化內涵。採取多種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以各種方式參與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和經營。文化旅遊要規範管理,最佳化服務,提高整體水平,以此帶動餐飲、賓館、交通、商業、娛樂等配套服務的發展。“十五”期間,文化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力爭比“九五”翻一番。3.大力發展文化信息業。推進文化產業信息化進程,實現文化產品製作和傳播方式的最佳化升級,使之成為文化產業中新的增長點。省級新聞網站建成以新聞發布、電子公告、信息傳輸為主業,兼顧電子商務、網路服務的現代化信息港和國內知名網站。充分利用現有有線電視光纜傳輸網路的資源,實現有線網路多功能業務拓展,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國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家庭影視點播服務、可視電話系統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等增值項目。初步建立以文化資源資料庫和公用電信網為基礎的文化信息網路,實現文化資訊上網運行。重點抓好網上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劇場、藝術教育、文化電子商務等項目建設,以商業服務方式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大力發展電子音像和多媒體產業,建設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電子讀物出版基地。培育和發展電子音像出版物的發行網路,使之成為遼寧出版物銷售的重要支柱。“十五”期間,電子音像製品銷售總額居全國前列,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20%。4.積極拓展會展業。會展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要在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促進會展產業化。努力搞好會展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現有會展場館的功能,加快建設一批高檔次、多功能的現代化會展場館。重視展覽硬體設施和綜合配套服務,努力提高會展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形成綜合競爭優勢。大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積極承辦全國性、國際性重大會議、展覽及文化活動。整合民間藝術等優勢文化資源,創辦有國際影響的文化節慶、會展活動,逐步形成若干個有遼寧特色的高質量的國際性文化藝術節。在政府加強規劃管理的前提下,明確文化節慶活動的運作主體,逐步把重點文化節慶活動作為一項有巨大潛力的文化產業資源來開發,通過常設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具體承辦,獨立核算,市場運作。5.加快發展文藝演出業。積極推進重點藝術表演院團、中介機構、劇場等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名人、名團、名劇的品牌效應,加強多方面的聯合運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演出業的發展。運用政策法規引導、規範文藝演出業健康發展。鼓勵社會資金以各種方式投入文藝演出業,加強演出單位與傳媒業、旅遊業及大型企業集團的聯合,增強演藝業的活力和發展後勁。加強全省文藝演出業結構布局調整,使藝術生產規模、種類、數量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藝術表演院團在堅持正確導向的前提下,要面向市場、面向大眾,開拓演出市場。加快文藝演出中介機構建設,積極推動藝術經紀人制度的建立。力爭“十五”期間,演出業收入以年均10%的速度穩定增長。6.扶持發展藝術品業。遼寧藝術品創作生產實力雄厚,傳統民族民間工藝產品豐富,人民民眾的購買、收藏需求不斷增強,發展藝術品業的潛力較大。應該遵循藝術品創作生產規律,扶持培養工藝品大師和特殊優秀人才,扶持建立工藝品研發機構,繼承創新,開發名品新品。建立多種所有制的藝術品生產企業,大力開發現代藝術產品及傳統工藝品,擴大生產規模,形成暢銷品牌。建立健全藝術品經紀人制度,規範藝術品交易行為,保護國家、企業、個人的合法權益。7.引導規範文化娛樂業。現有經營性娛樂場所在滿足人民民眾文化娛樂消費的前提下,通過政府巨觀調控和政策法規引導,做到布局合理、總量平衡、經營規範。鼓勵多渠道投資興建、改造各類健康的娛樂場所。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建設新興的娛樂項目和場所。對各市重點影劇院進行多功能服務的改造,使之能夠適應現代數碼音影放映和觀眾點播放映的需要。在中心城市大力發展集娛樂、休閒、旅遊、健身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娛樂設施,同時完善社區配套文化娛樂設施功能,提高服務質量。按照城市現代化水平進行布局規劃,條件好的縣級市要在“十五”期末率先形成完備的文化娛樂設施結構和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