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精神,大力推進遼寧省鄉村產業振興而提出 的實施意見。
2019年12月24日,《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以官網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遼寧省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遼政發〔2019〕27號
- 成文日期:2019年12月18日
全文,內容解讀,
全文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2號)精神,大力推進我省鄉村產業振興,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鄉村產業夯基礎、優結構、聚要素、延鏈條,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和產業興旺。力爭到2025年,全省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鄉村產業發展基礎更紮實、特色更鮮明、體系更健全,農村二產三產帶動一產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鄉村產業振興成果更加惠及廣大農民。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種養業發展行動,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到2025年,在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情況下,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因地制宜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發展優勢區水稻、花生、大豆、特色雜糧等作物,做穩做優糧油產業。推進設施蔬菜小區建設,推進“北菜南運”,到2025年,全省設施農業規模達到230萬畝。建設高效精品果園,發展草莓、樹莓、藍莓和軟棗獼猴桃等小漿果產業。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推進畜禽健康養殖。到2025年,全省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人畜混居、畜禽混養生產方式得到根本改變,基本實現清潔生產、健康養殖。穩定發展生豬、蛋雞、肉雞養殖,大力發展肉牛、奶牛、肉羊養殖,因地制宜發展絨山羊、肉驢、鴨、鵝、蜜蜂等特色品種,調優養殖品種結構。推進奶業發展。加強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提高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率。
發展精品漁業。到2025年,精品漁業養殖面積達到825萬畝以上、精品漁業產量占養殖水產品總產量65%以上。以海參、鮑魚、對蝦、扇貝、雜色蛤、海蜇、牡蠣、梭子蟹、鮃鰈魚、河豚為重點,鞏固海水貝類養殖,發展碳匯漁業。實施魚參蝦蟹貝蜇多營養層級海水池塘養殖和淺海立體生態養殖,推動海水增養殖業健康發展。繼續開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到2025年新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0個以上。以河蟹(小龍蝦)、鮭鱒、鯉、鯽、鱅、草魚為重點,實施淡水池塘多元化複合養殖。到2025年稻漁(魚、蝦、蟹)綜合種養面積達到130萬畝以上。
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和林下產業。到2025年,全省特色乾堅果經濟林和林下經濟面積達到500萬畝以上。大力發展以板栗、榛子、核桃、紅松籽、大棗等為主的特色乾堅果經濟林。在生態條件適宜地區發展中藥材、食品等林下經濟產業。
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實施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和示範家庭農場培育計畫。到2025年,新增規模化合作社3000個,實現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100%覆蓋、帶動能力提升1倍以上,全省培育家庭農場1.3萬個。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
(二)實施鄉村工業提升行動,增強鄉村經濟發展活力。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創新合作模式,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和縣域園區等分成和利益共享機制,對鄉(鎮)不能承載的項目,可入駐鄉(鎮)以外符合要求的“飛地經濟”園區。在“飛地經濟”利益分享期內,縣(市、區)以下財政收入原則上全部留給鄉(鎮)。
統籌推進鄉村現代化工業發展。堅持城鄉聯動,以鄉促縣、以縣促鄉,充分發揮工業化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統籌考慮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環境容量等實際條件,加快發展壯大工業產業園區,積極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資源精深加工、特色消費品和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做大做強一批重點骨幹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進實施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實現縣域、鄉(鎮)域產業集聚集群化發展,推進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創新發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鄉村手工業。加快鄉村工業副產物和剩餘物資源化利用。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構築以糧油製品、動物性食品、果蔬食品、水產品、特色農產品等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格局。在沿海發達地區依託水產品、水果、肉雞等打造出口型、精深型農產品加工業;在遼東地區依託林木、乾鮮果品、絨山羊等發展特色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加工業;在中部平原地區依託稻米、蔬菜、蛋雞等發展綜合性農產品加工業;在遼西和遼北地區依託旱作農業、草食家畜、生豬等發展糧牧並舉加工業。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財政廳、省糧食和儲備局、省林草局)
(三)實施鄉村新型服務業培育行動,拓展鄉村產業發展渠道。著力發展農產品流通業,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支持發展速遞物流和冷鏈物流等業務,推動社區電商物流配送發展。推動具備條件的冷鏈物流企業自建或依託第三方機構建立冷鏈物流管理平台,鼓勵冷鏈物流企業接入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台。
建立健全縣級農業生產服務組織名錄。積極籌措資金,支持供銷、郵政、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等開展農業生產性服務,不斷提升對小農戶的覆蓋率。改造農村傳統小商業等服務模式,發展批發零售、養老托幼、環境衛生等農村生活性服務業。
加快發展鄉村信息產業。大力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和智慧農業,推進數字鄉村產業振興。繼續開展“遼寧產品網上行”活動,引導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主體開展網上批發、零售和產銷對接活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糧食和儲備局、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
(四)實施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行動,增強鄉村產業聚合能力。有效盤活鄉村各類資產資源,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協同並進,紮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產業為基礎,以鄉鎮為依託,力爭到2025年,培育創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多種功能疊加、體制機制靈活、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特色小鎮。挖掘農村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保護傳統工藝,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各地區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到2025年,創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鄉鎮80個、特色村240個,培育休閒農莊、農家樂等各類經營主體1.35萬個。
發展“農業+”多種業態。推廣中央廚房、直供直銷、創意農業、功能農業等多種模式。發揮“遼藥六寶”等道地藥材優勢,發展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和精深加工,促進農業與健康產業融合。到2025年,建設一批“一縣一業”特色產業縣和鄉土特色明顯的農業產業強鎮,引導有條件的村建設農工貿專業村。
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引導產業融合發展主體和農戶實現利益聯結,鼓勵各地區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爭取國家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
(五)實施農產品品牌興農行動,提高農產品競爭能力。打造農產品品牌,到2025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0個、農產品知名品牌150個,遼寧農業品牌建設進入全國先進省份行列。著力培育盤錦大米、岫巖滑子蘑、大連大櫻桃、鞍山南果梨、東港草莓、遼育白牛、遼參、盤錦河蟹等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挖掘培育質量特色產品,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引導產地生產者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持續開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加強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誌專用權保護。
到202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良好農業規範農產品認證登記數量穩步增長。完善地方標準體系,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整縣推行標準化生產。全面實施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範和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強化資源保護利用,大力發展節地節水等資源節約型農業,支持秸稈資源化利用。不得將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產能、列入禁止類產業目錄的、污染環境的項目引入農村。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水利廳、省知識產權局、省糧食和儲備局、省市場監管局)
(六)加強城鄉協調統籌,最佳化鄉村產業發展布局。在縣域內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形成縣城、中心鎮(鄉)、中心村層級分工明顯、功能有機銜接格局。引導企業向產業園區、有條件的鄉鎮和物流節點集聚,形成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結合、產業優勢與園區特色協調、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融合的發展體系。建立貧困戶穩定增收利益聯結機制,鞏固和擴大產業扶貧成果,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完善縣城綜合服務功能,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實施“廁所革命”,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鄉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扶貧辦)
(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厚植鄉村產業發展潛力。以縣(市、區)政府和產業園區為主體,通過主題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及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開展招商。鼓勵引進企業參與生產基地和加工項目建設,實現產銷加、貿工農合作化、就地化,帶動合作社、農戶發展。
進一步強化鄉村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瞄準帶動產業集聚和鄉村產業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推進項目的引進和落地,集中力量、聚集要素,加快鄉村產業項目建設進度。
發揮鄉村各類產業園區的產業承載功能,完善基礎設施,搭建為企服務平台,提升園區運營能力。到2025年,創建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3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集聚區,農業大縣一個縣一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沿海和中部地區一個市一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科技廳)
(八)強化創新創業支撐,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聚焦農業領域重點研發和重大專項科技項目,加快產業技術重點突破。支持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種業企業集團。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集中打造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引導星創天地發展,打造專業化、社會化、便捷化、低成本運行的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環境。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創建農村創新創業和孵化實訓基地,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入鄉人員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創新創業。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退役軍人廳、團省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鄉村產業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部分。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鄉村產業振興工作的重要性,將此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強信息共享,統籌謀劃,協同聯動,確保鄉村產業振興工作紮實開展。深入貫徹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建立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農民民眾廣泛參與的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全省選派到鄉鎮和村工作幹部以及駐村工作隊作用,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建立和完善鄉村產業監測體系,研究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情況統計。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統計局)
(二)健全投入機制。統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與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財政獎補資金,重點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的農民合作社、農事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鼓勵各地區對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農村殘疾人就業的農業企業依規給予補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於支持當地鄉村產業發展。加大鄉村產業項目融資擔保力度。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拓寬抵(質)押物範圍,積極開展以權屬清晰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具有商業價值的農業設施、固定資產類農機具等為抵(質)押物的創新融資業務。在互惠互利前提下,有序引導工商資本投入到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鄉村產業。充分發揮普惠金融政策引導作用,引導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鄉村產業振興。
落實用地保障政策。按照“開展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在省域內調劑使用”有關要求,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相銜接。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畫時,加大對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支持力度。落實國家縣域鄉村閒置建設用地(含廢棄地)盤活和使用政策。
完善人才保障。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畫”等基層就業項目,強化科技特派團派駐工作。以“遼寧省農民技術員培訓工程”等項目為載體,對農村貧困戶和返鄉農民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創建省“巾幗科技培訓示範基地”,深化“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
(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遼寧銀保監局、省扶貧辦、省林草局、團省委、省婦聯)
(三)最佳化鄉村產業振興環境。各地區、各部門要以開闊的眼界、開放的心態、務實的作風,鞏固全省最佳化營商環境成果,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市場經營環境,為鄉村經營主體發展和產業載體建設提供優質服務。總結好鄉村產業發展鮮活經驗,積極宣傳產業振興典型案例,弘揚產業振興事業中展現的企業家精神和具有積極影響的先進事跡。
(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廣電局)
遼寧省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18日
圖解《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