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南古道

遼南古道是古代遼南地區通往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大約形成於秦漢時期,到清末多已荒廢,其中鞍山市區內的古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鞍山市的主幹道—勝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國路)。

據《遼陽鄉土志》記載:“出城(遼陽)……由八里莊經首山嶺、沙河鋪涉河而南,經栗山屯(今立山)、長店鋪至鞍山站(鞍山古城)入海界。”這一交通路線,北起鞍山市的沙河鋪城(已毀)經今沙河橋、立山、勝利廣場,西南抵四方台與南建國路相接,再南行過楊柳河橋,抵鞍山古城(即所稱之南出口),就是遼南古道———今天的勝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國路)。再從南出口經海城、蓋州、金州直至最南端的旅順,這是遼南古道的整體路線。雖然後來這條古道與最初有些不同,但大體上路線沒有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南古道
  • 記錄:《遼陽鄉土志》
  • 通往: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
  • 大約:形成於秦漢時期
道路簡介,鞍山市勝利路,發展歷史,改造,

道路簡介

遼南古道是古代遼南地區通往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大約形成於秦漢時期,到清末多已荒廢,其中鞍山市區內的古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鞍山市的主幹道—勝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國路)。
據《遼陽鄉土志》記載:“出城(遼陽)……由八里莊經首山嶺、沙河鋪涉河而南,經栗山屯(今立山)、長店鋪至鞍山站(鞍山古城)入海界。”這一交通路線,北起鞍山市的沙河鋪城(已毀)經今沙河橋、立山、勝利廣場,西南抵四方台與南建國路相接,再南行過楊柳河橋,抵鞍山古城(即所稱之南出口),就是遼南古道———今天的勝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國路)。再從南出口經海城、蓋州、金州直至最南端的旅順,這是遼南古道的整體路線。雖然後來這條古道與最初有些不同,但大體上路線沒有改變。
另一佐證來自對“遼南古道”附近古城鎮遺址的實地考察。漢代新昌縣遺址距南建國路楊柳河北岸僅200餘米。1988年、1993年,當地考古部門曾在古道西側30米處挖掘出20餘座漢代古墓。古道東側則無所見。這符合古人依道一側居住、一側安葬的習俗。經考證,漢新昌縣原住民在之後的戰亂時期退居遼陽躲避,城鎮隨即廢棄。李嵩岩認為,從漢新昌縣遺址及其他遺址方位推定,今勝利路與部分南建國路,即原遼南古道北部的主要幹道之一。
遼南古道也是古時通向海路的重要通道,明清時期,由遼南的海州(今海城)開闢了一條“通往牛莊驛,渡三岔河南行,直至山海關而入京”的大道。懷古昔日古道上坐落著兩鋪、一台、一堡與漢代新昌縣相同,鞍山境內諸多先民遺址均托遼南古道而生,隨戰火而滅,唯有古道尚存。昔日遼南古道上,坐落著兩鋪、一台、一堡,即沙河鋪、長店鋪、烽火台(今四方台)、鞍山驛堡。
沙河鋪距北出口約100米,青磚結構,《明一統志》記載,建於明萬曆6年(公元1578年)。城周長約500米,設南門,巍然氣魄,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城鎮。
新中國建立之前,沙河鋪已經蕩然無存,現無任何遺蹟可尋,諸多往事獨留文字憑弔。

鞍山市勝利路

發展歷史

勝利路始建於1919年,貫穿鐵東、立山二區,南起烈士山正門,北至沙河橋北,接鞍遼公路。1945年8月前叫“大宮通”,1946年改名為中正路,1949年1月改名林彪路,1950年南段改名長安街,北段改名勝利路;1953年11月正式命名為勝利路。

改造

路段延長:1938年勝利路僅有南永昌街一段。當時兩側僅有日式中國小校、寺廟和少量住宅,很多地方都為空地。1939年起,勝利路向北延伸到沙河南400米處,路寬40米,車行道寬24米,分期修建了寬6米、厚21厘米的柏油路面。但當時兩側商場和二層住宅寥寥無幾。
路面改造:1950年,勝利路正式開始改建,1957年,立山廣場以南的車行道分別加寬到17米、22米和24米,最窄處為14米,鋪裝厚度增加到46—51厘米。1960年全路車行道的柏油路面基本完成。1963年路面全部配套完成,全長7553.9米(不包括兩個廣場和沙河橋)。其中,車行道寬14—24米,人行道寬4-18米。
路燈改造:勝利路兩側最初為白熾燈,照明不亮、耗電不少。1967年,白熾燈被高壓汞燈代替。1976年又更換為高壓鈉燈。
植被改造:最早,勝利路兩旁栽種的是槭樹,後來槭樹枯死,又改栽垂柳,並栽植草坪和花卉,基礎種植地段種植了大楊樹,最終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街路。
建築變遷:從1953年起,勝利路兩側開始興建鞍鋼職工住宅並建有商店。少年宮附近鐘樓變為城市規劃展示廳;人民公園變成人民廣場;人民商場變為大型超市等等。市府廣場北沿路建有市圖書館、勝利賓館、人民商場、人民公園、電業大樓等;立山廣場南北有飯店、銀行、立山區機關、三院等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