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珠偶拾——中國現代文學史札記》是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遺珠偶拾——中國現代文學史札記
- 出版時間:2010年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16219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現代文學評論集。收錄了《看章太炎如何罵人》、《“妹子的幾片肉”——略談魯迅著作的整體性》、《趙朴齋的身段——上海文學的狹邪小徑》等30多篇文章。
圖書目錄
封面
版權資訊
目錄
自序
“人心必有所馮依……”——關於現代文學的傳統
一、“兼容並包”?
二、章太炎的宗教觀
三、周氏兄弟
四、誰為厲階?
五、補課?
吳汝綸序嚴譯《天演論》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之評論
看章太炎如何罵人
吳稚暉的“瞎嚼蛆”
章士釗的邏輯文
梁啓超的腰子
陳獨秀的強硬邏輯
重讀《嘗試集》
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魯迅
一、激烈反傳統——魯迅及中國現代文化的誕生
二、創造現代中國文化——魯迅及其同時代人的文化理想
三、“人”與“我”的自覺——現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核心
四、思想啟蒙與文學直觀——“文學主義”與魯迅獨特的創造方式
五、積極地迎上去——文學與政治的關係
六、國民性批判與體制建設——當前評價之分歧及其解決
魯迅譯作《斯巴達之魂》
魯迅的名、字、號、筆名
一、魯迅≠魯迅
二、紹興周家
三、本名:周樟壽
四、字:從“豫山”到“豫才”
五、魯迅的號、法號
六、正式的名:周樹人
七、筆名魯迅
八、“筆名”原是為“逃名”
九、還有157個筆名
十、當時人們如何稱呼魯迅?
十一、毛澤東一言九鼎
“妹子的幾片肉”——略談魯迅著作的整體性
“男女”還是“弟兄”?——《傷逝》的難題
周作人的“附逆”與“抵抗”
一、“附逆”·“抗戰”
“美文”原來是“論文”
卸卻“小品散文之王”的徽號——關於周作人的一段公案
“二周”雜文異同論
一、概念之同
二、內容之同
三、詩與真的分野
四、智與情的偏重
五、“口語本位”與文言因素
六、“腔調”與“反腔調”
七、贖罪之文“離美漸遠”
春風為何沒有沉醉?
“我已經不愛你了!”——胡適之、徐志摩同嗜《醒世姻緣傳》原因推測
一
二
三
四
為什麼粗糙?——“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語言觀念與現當代文學之關係”引論
一、流行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忽略了語言文字的重要性
二、應重釋“文學革命”與“語言革命”之關係,並闡明中國文學“古今之分”,就語言文字而言,乃“精粗之別”
1942年的漢語
一、1942:新的文學群落的崛起
二、“打掃”:一個既新又舊的語言傳統的確立
三、白話文:在自我反省中成熟
四、“給他們許多話”:胡風、路翎與魯迅傳統
五、結語:中國文學語言的一次短暫的凝定
影響與偏離——《死水微瀾》與《包法利夫人》
孫犁“抗日小說”的“三不主義”與《芸齋小說》的心理依歸
魯迅、黑格爾與胡風
都是辯解——《色,戒》和《我在霞村的時候》
一、《色,戒》與張愛玲的私情了斷
二、《霞村》與丁玲的二重怨緒的發泄
三、都是辯解,各不相同
“女結婚員”的悲哀和“中國寵兒”的失敗——張愛玲、錢锺書的40年代
張愛玲的被腰斬與魯迅文學之失落
汪曾祺的兩個年代及其他
一、《邂逅集》光芒難掩
二、他的時間還沒到來
三、走在回家的路上
四、淡然“復出”
五、沒有“思想”的作家
六、關於“重寫”
七、西南聯大:第二故鄉
八、汪曾祺的90年代
九、兩種“現代”的匯合
十、汪曾祺與“江蘇青年作家群”
十一、“皮實”、“韌”和“藏”
十二、“尋根”和“風俗畫”
十三、“用漢字思維”
十四、“很多歌消失了”
趙朴齋的身段——上海文學的狹邪小徑
離開詩——關於詩篇、詩人、傳統和語言的一次講演
所謂散文
尚未完成的“現代”——也談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分期
沒有“文學故事”的文學史——怎樣講述中國現代文學史
一、“大而全”的現代文學史講述模式
二、“大歷史”和“文學史”界限的模糊
三、“大而全”的文學史講述淹沒了哪些文學史關鍵點?
四、把文學史當“文學故事”講:一個構想
從“啟蒙”到“啟蒙後”——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演變
一
二
三
四
五
“價值”的大小與“白心”的有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