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亭記》《遺愛亭記代巢元修》全名。元豐五年(1082),黃州知州徐君猷罷任。安國寺和尚繼連以蘇、徐二人經常游飲的竹間小亭請名,蘇軾名之曰:“遺愛亭”。徐君猷罷任時,恰值眉山人巢谷(字元修)來黃州,於雪堂作館,教授蘇軾子蘇邁、蘇過。巢谷通過蘇軾與徐君猷相識,徐請其為遺愛亭作記,蘇軾乃代巢谷而作。文中讚揚徐君猷為政清靜,對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有所肯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遺愛亭記
- 全名:《遺愛亭記代巢元修》
- 時間:元豐五年
- 特點:開篇設問,引出文眼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
作品內容
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夫君子循理而動,理窮而止,應物而作,物去而復,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東海徐公君猷,以朝散郎為黃州,未嘗怒也,而民不犯;未嘗察也,而吏不欺;終日無事,嘯詠而已。每歲之春,與眉陽子瞻游於安國寺,飲酒於竹間亭,擷亭下之茶,烹而飲之。公既去郡,寺僧繼連請名。子瞻名之曰“遺愛”。時谷自蜀來,客於子瞻,因子瞻以見公。公命谷記之。谷愚朴,羈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質之於子瞻,以為之記。
創作背景
黃州城南有安國寺,寺里竹叢之中有座和尚修建的小亭。蘇東坡遭貶謫來到黃州,黃州太守徐君猷,早就敬佩他的品節,倆人很快成為朋友,經常詩酒相酬。每每閒暇之時,他們相約來安國寺,坐到小亭里,說古論今,甚為愜意。
蘇子與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重陽節前後,徐君猷要離開黃州赴湖南上任,安國寺僧首繼連懷念太守,特請蘇東坡為他們常聚坐的安國寺竹間亭取個名字,並題額留念。蘇東坡覺得遭貶謫來到黃州後,時時得到太守照顧,先借他臨皋亭安身,又撥給他土地養家,還經常請他喝酒品茶,而且太守為官清廉,有益鄉間,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蘇軾便給竹間亭取名為“遺愛亭”。當時蘇東坡的同鄉好友巢谷來黃州探望,住在蘇東坡家裡,於雪堂作館,教授他的兩個兒子蘇邁和蘇過,蘇東坡便把巢谷介紹給太守,太守囑巢谷給遺愛亭寫一篇記。蘇東坡體察到太守的意思,認為巢谷少文采,又是個漂泊在外的人,對徐太守不很了解,於是代巢谷寫了這篇《遺愛亭記》。
作品賞析
《遺愛亭記》開篇設問,引出文眼。“武”是腳步、足跡的意思。這段文字有人解釋為竹間亭很平凡,游而去之,思而得名為“遺愛”。也有人解釋為有才華的人無論到何處,雖然沒有顯赫的名聲,但他離去之後老百姓都會思念他,這就是所謂的“留下仁愛”。
徐君猷是個不折騰、不擾民的好官。他遵循事理而行動,事理窮盡行動就終止,應對客觀事物而作為,事情完畢就回到常態。就是這樣一個奉行順應自然、清靜無為執政理念的黃州知府,從不遷怒百姓,而百姓也不會違背他的意願;從不苛責官吏,而官吏也沒有欺瞞他,終日無事,就喜歡吟詩作賦而已。寥寥數語,一個深得百姓擁戴的地方官員為官一方的吏治作風躍然紙上。
蘇軾的思想比較複雜,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的世界觀的各個方面既矛盾又統一。他終身從政,多次遭貶,歷任地方官吏,對人民生計頗為關懷,著有政績,但對為官清靜、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又心嚮往之。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用,但作品往往流露達觀放任、忘情得失的消極思想。他在政治上雖屢屢受挫,但在文藝創作上始終孜孜不倦,沒有走向消極頹廢的道路。這篇短文以亭記人,太守與亭渾然一體,作者與筆下的人物交相輝映,見亭見人見自己,是蘇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真實寫照,也是蘇軾留給黃岡人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