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創作背景,歌曲歌詞,歌曲鑑賞,社會影響,作者簡介,詞作者,曲作者,重要演出,
創作背景
1964年4月,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肖華因患肝炎到杭州療養。可他並沒有躺在病床上靜心休息,卻考慮起了紀念紅軍長征30周年的事。他想到:自己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參加者、倖存者,有責任、有義務寫一部真實地記述長征的作品。
幾經琢磨,他決定寫一部組詩。於是,從1964年9月開始,他不顧病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創作。後來他追述過當時的情形:“我寫長征組詩,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淚。有些段落,如《告別》、《進遵義》、《過雪山草地》、《報喜》等,就是一面流淚一面寫的。”為創作長征組詩,蕭華熬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轉安酶升高了4次,體重減輕了好幾斤,真正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兩個月後,組詩基本定稿,蕭華再三斟酌,用了毛澤東《七律·長征》詩的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征難”作為組詩的總題目。
1965年3月,在譜曲過程中,肖華抱病連續用10個上午的時間給4位作曲家詳細講述長征的歷程,使作曲家們都聽入了迷。作曲家生茂回憶說:正患病的肖華將軍講長征,“時而眉飛色舞,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潸然淚下。將軍講到’四渡赤水’時,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壯觀場面。將軍對長征的細緻描繪,為我們完成譜曲任務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歌曲歌詞
遵義會議放光輝
苗嶺秀,旭日升.
百鳥啼,報新春.
遵義會議放光輝,
全黨全軍齊歡慶,
萬眾歡呼毛主席,
馬列路線指航程.
雄師刀壩告大捷,
工農踴躍當紅軍.
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苗嶺秀,旭日升.
百鳥啼,報新春.
遵義會議放光輝,
放光輝,
全黨全軍齊歡慶,
齊歡慶,
萬眾歡呼毛主席,
馬列路線指航程.
雄師刀壩告大捷,
工農踴躍當紅軍.
萬眾歡呼毛主席,
馬列路線指航程.
雄師刀壩告大捷,
工農踴躍當紅軍.
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毛主席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萬眾歡呼毛主席,
馬列路線指航程.
雄師刀壩告大捷,
工農踴躍當紅軍.
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毛主席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歌曲鑑賞
根據歌詞“苗嶺秀旭日升/百鳥啼報新春”借物抒情的開頭,悠揚的低聲前奏首先把人們帶進一種明麗、清新的意境,紅軍進遵義雖然是1935年1月份,正值嚴冬季節。音樂卻在主旋律暖暖變奏中,盡享過度與演唱的浪漫民族風采,天幕上出現了陽光明媚、花兒盛開、鳥兒歡唱的春意盎然景象,其濃郁的抒情性與唯美意境,以誇張的手法暗示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個春天的到來。女聲二重唱“苗嶺秀來”的“來”字出現了二部和聲6音與5音的共同演唱,體現著二度和聲創作的大膽突破,延長在突出民族是色彩同時,創造了不和諧中的和諧,不但為觀眾留下了首句演唱的深刻印象,展現紅軍展示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而且開始積聚歡慶情緒向合唱排放的種子音樂能量。“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的結尾分別加入了女生弱音和聲伴唱,在軍民遙相呼應的自然交流中,為即將展開的群體歡慶大歌舞做著悄悄鋪墊。
四小節激昂歡快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間奏,將人們歡騰、喜慶的情緒和熱烈場面迅速點燃。
面對凝練的詩句“萬眾歡呼毛主席/馬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音樂在女聲二重唱的主旋律中,根據歌詞語感與民族舞蹈節奏、打擊音響的特點,摘取了幾處主音加以濃縮、連結、邊走、玄幻、形成民族色彩更加鮮明典型,節奏鏗鏘撞擊更加有韻律,與民族語言結合更加上口的四小節精彩樂句。在苗族特有的馬鑼等打擊樂器引導下,四聲部混聲合唱驟然爆發,女生唱主旋、男生模仿補充,男生唱主旋,女生模仿補充,一遍短暫交替的遙相呼應,快速靈巧,充滿氣勢的群體演繹形象,帶領觀眾體會樂句的新穎與可記性同時,高濃度的排放著民眾急需依舊的歡慶情感能量。進入而不混聲合唱後,富有彈性的樂感繼續在表情與抒情中挖掘歷史故事的特定情節,盡情抒髮長征以來最值的歡慶的喜悅心情。當歌詞“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銜接後,旋律的變奏以鏗鏘的撞擊循環轉為波浪式柔和抒情的循環,使主體更加鮮明突出旋律更加優美動聽,為歡慶歌唱高潮中掀起了第一個衝擊波。
為突出歡慶的音樂主題,女聲二重唱與二部混聲伴唱“毛主席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繼續以種子音樂的能量蘊含向合唱部分強勢擴散,旋律以波浪式柔和抒情的循環變奏,熾熱、高昂、舒展的演繹再次起到對歡慶合唱情感爆發的點燃作用。
四小節激昂,歡快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間奏,再次將人們歡騰、喜慶的情緒和熱烈場面迅速掀起。
在馬鑼等打擊樂伴奏下,“萬眾歡呼毛主席/馬阿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二部混聲合唱再次迅速進入鏗鏘撞擊特點的抒情快感,僅一遍的敘述與抒情,合唱隊員們手挽手地跳躍起來,與馬鑼打擊的節奏形成載歌載舞的統一,帶領聽眾在旋律的徜徉中繼續享受詩句的韻律美,在市局的朗朗上口中感受旋律的律動美,在反覆體味詞曲結合的自然完美、節奏力度的瀟灑蓬勃中,進入“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波浪式柔和抒情的循環邊走,形成歡慶歌唱高潮中掀起的第二個衝擊波。
為滿足群體更加高漲的抒情序言,體現全黨全軍以毛主席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熱烈擁戴,音樂波浪式柔和抒情的循環變奏將“毛主席來掌舵”與“革命磅礴向前進”再度組合。六、四聲部的混聲合唱與伴奏的強大陣容,與歡慶歌唱高潮中掀起的第二衝擊波緊密銜接,在山呼海嘯的氣勢和充滿張力的韌度中,展開高潮部分的抒情。連續三遍波浪式柔和抒情的循環變奏“向前進”反覆,造成情感排放的無限光明與輝煌。結束句將一個音過度回到另一個,落音為6,在更加高昂、燎原的氣魄衝刺中,昭示著紅軍長征在毛主席領導下滾滾向前,勢不可擋!未來充滿無限曙光、希望的大好趨勢。
社會影響
該段歌詞記錄了紅軍在遵義召開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在歷史危急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
已在沉重、壓抑中走過兩段路程的紅軍戰士與觀眾,的確需要情感的更新,因此,歌詞沒有正面記錄會議經過,而是選取歡慶這一傾斜角度,直抒胸臆,高度凝練的概括了會議深遠意義。音樂吸取了苗族音樂風格,以明朗的藝術基調,誇張的手法,在領唱與合唱中集中了對毛主席正確路線的熱情歌頌,對革命未來的無限憧憬。
作者簡介
詞作者
肖華(1916—198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肖華譜寫的《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14歲任少共興國縣委書記,16歲任少共國際師政委,向來有“娃娃司令”之說。198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是黨的八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一屆、第五屆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曲作者
晨耕(1923-)原名陳寶鍔。河北完縣人。七歲就在地方民間樂隊吹奏竹笛和演奏打擊樂器。1937年參加八路軍,後調部隊文工團,曾在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學習。1949年任開國大典軍樂隊指揮。後任戰友歌舞團的領導和藝術指導,同時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作曲。作有五百多件音樂作品,主要有歌曲《兩個小伙一般高》、《我和班長》、《歌唱光榮的八大員》,軍樂曲《騎兵進行曲》,電影音樂《槐樹莊》、《桂林山水》以及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音樂(集體創作)等。並和唐訶、生茂、遇秋等長期合作,參加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的創作。
生茂(1928.6.6 - 2007.11.24)作曲家。原名婁盛茂。河北晉縣人。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藝術指導、正軍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作品包括《學習雷鋒好榜樣》、《馬兒啊,你慢些走》、《真是樂死人》、《祖國一片新面貌》、《林中小路》等歌曲,其中《走上練兵場》、《遠方書信乘風來》被評為1980年優秀歌曲。他還參與創作了《老房東查鋪》、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等作品。
唐訶(1922-2013 ) 原名張化愚,作曲家,河北易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副團長等職。1940年開始音樂創作,所寫《翻身不忘共產黨》、《邊區好》等歌曾廣泛傳唱。唐訶建國後在戰友文工團任專業作曲。共譜曲上千首歌曲,撰寫了上百篇音樂論文,出版了音樂文集《歌曲創作漫談》。
遇秋(1929-) 本名李遇秋。原籍北京市,出生於河北省深澤縣。1940年進入冀中軍區抗戰中學學習,1944年在中共晉察冀分局衛生所當衛生員,1945年調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做演員,其間掌握了手風琴的演奏方法。1950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先後師從桑桐、鄧爾敬、錢仁康、丁善德等。1957年畢業後,回原單位——戰友歌舞團從事音樂創作,先為舞蹈作曲和為聲樂編配伴奏,後與晨耕、唐訶、生茂等人集體創作了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並承擔全部樂隊總譜的寫作。他的音樂作品結構嚴謹、旋律流暢,於淳樸之中追求新意,在自然中求深情。主要作品除《長征組歌》之外,還有大合唱《八一軍旗高高飄揚》、《靜靜的山谷》,小合唱《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男女聲二重唱《各族人民心向黨》,獨唱曲《春光頌》,手風琴獨奏曲《促織幻想曲》等。
重要演出
演出時間 | 演出場合 | 參考資料 |
2021年7月1日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 | |
2022年8月1日 | 建軍95周年特別節目《永恆的軍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