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貴龍中學

遵義市貴龍中學

遵義市私立貴龍中學是由原遵義市人民政府簽發遵府復【1994】5號檔案批准成立的一間初級中學,後又由遵義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為普通高級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遵義市貴龍中學
  • 地址 :原遵義市禮儀鎮沿紅村
  • 學生:800多人
  • 占地:42餘畝
學校歷史,學習氛圍,教育方針,

學校歷史

學校所在位置為原遵義市禮儀鎮沿紅村(現劃歸匯川區董公寺鎮),當時沿紅村屬城鄉結合部的郊區地帶,交通不便,道路崎嶇,所在片區適齡學生到最近的一所中學讀書都要行走一小時以上,特別是冬天道路泥濘,更是辛苦萬分,創辦人王福全老先生剛從該村支部書記位置上退休,已經60多歲了,看到這種情況,多方奔走,上下疾書,他利用其經營的酒廠,沙石廠,預製廠為學校投入資金,創辦學校,這個思路首先得到家人們的贊同,而學校需要辦學場地,他首先把自家居住的住房騰了出來,自己親自動手進行粉刷,做黑板,做桌凳;需要老師,他就動員有學歷和工作的女兒、女婿、兒子放棄原來的工作單位,回家辦學,而且還到其他縣、市招聘,考察老師。95年春季,在他的帶領之下,到沿紅村有子女讀書的人家去做工作,動員和解釋當地子女就近入學,第一學期招收七年級一個班36名學生,開始了辦學歷程。第二年剛開始,由於當地學生參加上期統考,成績得到普遍提高,從而吸引了沿紅村以外的學生到校報名就讀,班級一下子增加了。而新的問題擺到了眼前,校舍需要擴建,涉及到資金、土地等問題。王福全老先生先後向鎮政府、教育局、村委會申報情況,最後從銀行貸款,把自家住房後的一片石山,採用“愚公移山”的辦法,開山炸石,平整地基。硬是在一座坡度達45°左右的石山上修建起了一幢有六間教室,四間辦公室的教學樓,師生教學、讀書的環境得到了根本的變化。
97年中考,首批入學貴龍的當地學生32人中,顏昌舉、曾憲強、李峰、趙小麗、陳玲、王紅、顏學彬等多人考入重點高中遵義四中和遵義師範學校,其他大部分升入了普通高中;學校名聲在當地老百姓中流傳,區教育局局長鄭鈺茹多次到學校視察指導,鎮教育局主管領導喻榮堂主任把當年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片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安排到了貴龍中學;當年在“迎香港”回歸書畫展競賽中,學校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學習氛圍

隨著學校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有了很好的名聲,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外縣、市求學學生都慕名而來,學生數一下子增加到了800多人,擁擠的校園,不堪負重,教學實施嚴重不足。
2001年學校自籌資金,租用當地村民土地建成了新校區投入使用,新區在環境優美、群山環繞、林木深秀、花香飄溢的匯川大道旁,占地42餘畝,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集教學、辦公、師生食宿為一體的綜合性配套設施,現有初、高中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腦、圖書室各一間,足球場、籃球場、環形跑道等充足的體育活動場地。歷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教學投入,逐步完善硬體設施,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最佳化育人環境,促進了教育教學健康發展。

教育方針

自創辦以來,學校認真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按照相關法規,選舉學校理事會,全面領導學校工作,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在董事長王福全老先生指導下,精心運作,吸引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育教學權威,補充了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精力充沛的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隊伍,通過不懈的艱辛努力,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特別是學校高中申辦成功後,現已形成了國中、高中,寄宿制與走讀相結合,分部管理,分層教學,基礎教育多層次的辦學格局,並完善了教職工聘用契約制,簽訂教師崗位責任制條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師管理細則》、《學校管理制度》健全教師個人檔案,制定了學校長遠發展規劃。
學校回響政府號召,積極創造條件,儘可能多的接收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入學,減輕公辦學校接收的入學壓力,收費採用一費制,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減免學費,對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健康、行為習慣、思想情緒進行全天侯的服務、輔導、疏導、引導,並每周定時與家長聯繫,硬性規定做到家訪條件,即:貧困生必訪;單親生必訪;留守兒童必訪;行為偏差必訪;上課缺席原因不明必訪;患病造成三天以上的必訪;家庭發生變故的學生必訪等“七必訪”。通過這些服務,使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學校嚴格執行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招生宣傳,完善相關業務證件和手續,採取“學校成果”、“學生成績”,以教學設施吸取學生入學,招生工作做到誠信誠實,取信民眾,取信社會。學校堅持“建名校,創名牌”的原則,堅持特色辦學之路,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轉變教學思路,走“職教合一”發展,2007年9月,報市勞動局等有關部門認可,與貴陽學院合作,成立了“電子科技學校”,為畢業學生就業進行培訓,使學生掌握了計算機、財會、家電維修等方面的技能,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讚譽。另外針對民辦學校初創期生源無選擇性的特點,狠抓“強化德育”,“最佳化服務”的特色,確立“成功教育”,“禮儀教育”,“仁愛、誠信教育”為校本試驗課題,特別在新入學校學生班級進行試驗,取得顯著成果。全校現有學生800餘人,教職工56人,為遵義市,貴州省乃至西部地區民辦教育的探索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校始終明確“以人為本,讓每一位學生都成才”的指導思想。從97年迎接香港回歸,99年迎接澳門回歸和國慶50周年活動的開展,以及參加市、區體育運動會,我校學生羅蘭、羅月月等多人獲獎開始到2003年我校李林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曾國華,毛何森獲得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省級一等獎;2004年任中順、楊羽、吳倩文、敖偉明四位同學分別獲得奧林匹克物理、數學競賽省級,市級二、三等獎;2005年蔣中華、趙林鋒獲省級二、三等獎。2006年首屆高考鬍子露同學獲605分的好成績;2007年吳浩、劉爽、彭沖、胡聰等14名同學獲得500分以上的好成績。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個性發展,並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共向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合格畢業生2000餘人。2009年獲得匯川區教學質量“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