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婁山關

遵義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撥1576米,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

婁山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曆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朝棟曾激戰於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從遵義市紅花崗沿川黔公路北至遵義縣板橋白石口,進入深山峽谷,行至上灣 ,盤旋而上,即達婁山關,海拔1,400米 ,兩側有大婁山(俗稱筍子山),是婁山山脈主峰,靠近南關口的兩個山頭為小婁山,東側為懸燈山,婁山關石碑立於此。
婁山關地勢奇險,是川黔的重要關隘,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據《方輿紀要》己載,明代萬曆年間,播州土司楊應龍在海龍囤大興土木,構築營盤,與明王朝分庭抗禮,又在婁山關排柵挖坑,建造13座木關,令撓將統苗軍踞守。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二月,明朝廷派官兵都司王之翰率兵進剿,被楊應龍軍擊敗,血染婁山關。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朝廷聚集各省兵馬24萬 ,分八路進剿。蜀將劉鍵率兵由重慶出發,取道綦江,破九盤,攻婁山,“從間道攀藤毀柵入陷”,占領婁山關制高點築壘紮營,以“點 燈”為號,“以攻對面之水牛城”。劉鋌部與楊應龍兵輾轉激戰,雙方死傷慘重,最後以楊應龍敗北告終,婁山關更名為“太平關”。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李定國、孫可望率領農民軍(“大西軍”),經綦江進攻婁山關,大敗守關清兵,橫掃大西南。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八月,桐梓楊隆喜(楊鳳),與遵義大溪里(今山盆鎮)義軍舒裁縫同舉義旗,占領桐梓縣城,向南攻克婁山關,繼而在關南打敗清朝副將常勝和遵義知府朱曾的團練武裝,直搗遵義城,在雷台山紮營,聲振貴州。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所屬曾廣依部,為支援貴州各族農民起義,從北向南奪取婁山關,聯合西南黃號、白號軍共同奮戰,所向披靡。
婁山關載入史冊成為全國人民嚮往的革命勝地,還是在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之後。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朱德等同志率領下,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烏江,進軍遵義城。中央軍委命令紅一軍團一個團追殲黔軍侯之擔部,攻下婁山關,占領桐梓縣城。紅軍過關之後,敵軍又捲土重來占領婁山關。1月9日,紅軍搶占了關口,繳獲大批物資,俘敵數百人。1月10日,紅軍分兩路追殲敵人,大部隊趕到桐梓,與川軍對峙,為保證遵義會議順利召開創造了有利條件。1月15日,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紅軍分三路北上。 1月29日,紅軍在土城渾溪口和赤水元厚渡口一渡赤水河,進入川南。2月10日, 中央軍委決定放棄北渡長江的計畫,揮戈東進。2月19日,前衛部隊在二郎灘二渡赤水,接著攻占了桐梓縣城。2月25日晨,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 , 指揮一、三軍團攻下婁山關,取得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為遵義戰役揭開了序幕。2月26日下午,毛澤東策馬經過婁山關,後又寫出了千古不朽的詞章《憶秦娥 ?婁山關》。為紀念遵義會議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段偉大歷史,中共貴州省委決定立碑刻石,碑寬25米,高13.55米,用396塊雲南大理石嵌成碑面,鐫刻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手跡全文: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金箔帖字,燦爛奪目。如今委山關既是人民民眾遊覽的勝地,又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