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遵化署狐
作品原文
諸城邱公為遵化道[1]。署中故多狐[2]。最後一樓,綏綏者族而居之[3], 以為家。時出殃人,遣之益熾[4]。官此者惟設牲禱之[5],無敢遷。邱公蒞任,聞而怒之[6]。狐亦畏公剛烈,化一嫗告家人曰:“幸白大人[7]:勿相 仇。容我三日,將攜細小避去[8]。”公聞,亦默不言。次日,閱兵已,戒勿散,使盡扛諸營巨炮驟入,環樓千座並發;數仞之樓,頃刻摧為平地,革肉 毛血,自天雨而下[9]。但見濃塵毒霧之中,有白氣一縷,冒煙沖空而去。眾 望之曰:“逃一狐矣。”而署中自此平安。
後二年,公遣乾仆齎銀如乾數赴都[10],將謀遷擢[11]。事未就,姑窖 藏於班役之家[12]。忽有一望詣闕聲屈[13],言妻子橫被殺戮;又訐公克削 軍糧[14],夤緣當路[15],現頓某家[16],可以驗證。奉旨押驗。至班役家, 冥搜不得[17]。叟惟以一足點地[18]悟其意,發之,果得金;金上鐫有“某郡解”字。已而覓叟,則失所在。執鄉里鄉名以求其人,竟亦無之。公由此罹難。乃知叟即逃狐也。
異史氏曰:“狐之祟人,可誅甚矣。然服而舍之[19],亦以全吾仁。公可雲‘疾之已甚’者矣[20]。抑使關西為此[21],豈百狐所能優哉!”
作品注釋
[1] 諸城:縣名。今屬山東省。遵化:州名,清時屬直隸,治所在今河 北省遵化縣。道,道員,別稱道台。清時省以下、州府以上一級的官員,也 稱觀察。
[2] 故:原來。
[3]綏綏(suí suí)者:代指狐。《詩·衛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洪梁。” 綏綏,相隨的樣子。
[4] 遣之益熾:驅逐它就更加厲害。遣,逐。熾,烈,厲害。
[5] 牲:指整個的牛、羊、豕!供祭祀之用。
[6] 聞而怒之: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無“而”字。
[7] 幸白:希望稟告。幸,希望。
[8]細小:猶言家小,謙詞。
[9] 雨而下:像雨點一樣落下。
[10] 於仆:幹練的僕役。如乾,猶若干。
[11] 遷擢:升遷,提拔。
[12] 班役:即衙役。衙役分班,日班役。
[13]詣闕聲屈:到朝廷鳴冤叫屈。詣,至。闕,宮闕,此指朝廷。
[14] 訐(jié結):揭發:告發。
[15] 夤緣當路:攀附權要。當路,猶當權,指執改者。
[16]頓:暫存。
[17]冥搜:到處搜查。
[18]叟: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作“翁”。
[19]服而舍之:服罪之後釋放它們。舍,釋放。
[20]疾之已甚:痛恨它太過分。《論語·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 甚,亂也。”
[21] 關西:指楊震(?—124)。震為東漢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 字伯起,官至太尉。因“明經博覽”,時人號為“關西孔子”。《後漢書》本傳載,楊震“性公廉,不受私謁。”遷東萊太守,“道經昌邑,故所舉荊 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 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色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邱某疾惡而行污,與楊震剛方而清廉相形, 如殺狐者為楊,則狐當無隙可乘,以資報復。
作品譯文
諸城縣丘公,在遵化當官時,官署中原就有很多狐。署中最後面的一座樓上,雄狐成群地住在上面,成了狐的老窩,還經常出來禍害人,越是攆它們走,鬧得就越厲害。以前凡在這裡當官的人,都是擺上供品,對它們恭敬地禱告,沒有敢得罪這些狐的。
丘公來這裡上任後,聽說有這樣的事,很生氣。這些狐也害怕丘公性情剛烈,就變成一個老婆婆,告訴丘公的家人說:“請轉告大人,我們不要為仇。給三天時間,我們帶領全家老小搬走。”丘公聽了,也不言語。
到了第二天,丘公閱兵已畢,告訴大家不要解散,叫眾兵把各營的大炮都抬來,突然包圍了署後的樓。丘公命千門大炮齊發,傾刻之間,幾丈高的大樓,摧為平地。群狐的毛皮、血肉,像下雨一樣從天而降。只見滾滾濃煙中,有一縷白氣沖天而去,大家都望著天空說:“逃了一隻狐!”然而自此後,署中卻太平無事了。
後二年,丘公打發得力僕人送銀子若干去京都,打算托人辦理升遷,事還沒有著落,就暫時把銀子藏在班役的家裡。忽然有一個老頭到宮殿喊冤叫屈,說他妻子被人殺害,還揭發丘公剋扣軍餉,行賄高官,銀子現藏在某人家裡,可以去查證。皇帝下旨押著老頭去班役家檢查,但怎么搜也搜不到銀子。老頭就用一隻腳點地,差人明白他的意思,挖開地一看,果然挖出銀子來,銀子上還刻著“某郡解”的字樣。接著找老頭,已經不見了。官府拿了地方上的戶口名冊想找這個老頭,竟沒有其人。丘公因此案被處死了。人們才知這個老頭就是當年逃走的狐狸。
異史氏說:狐狸迷惑人,確實可殺!然而服罪之後釋放他們,也可以成全我的仁德。丘公可以說痛恨的他過分了。但如果說殺狐的人是楊震,那么狐狸就抓不到把柄而實施報復了!(即文中丘公因行污而遭戮,如果是楊震的清廉,那么狐狸就無法用這個方法來對他進行報復了。)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