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該村海拔1,450.00米,年平均氣溫20.50 ℃,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 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204.00畝,其中人均耕地1.10畝;有林地737.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戶,有鄉村人口111人,其中農業人口111人,勞動力5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4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471.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4.00畝(其中:田11.00畝,地193.00畝),人均耕地1.10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73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7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78.00畝,其他面積34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4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4戶通電,有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戶。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0畝,有效灌溉率為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62萬元;畜牧業收入5.9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5頭,肉牛25頭,肉羊60頭);林業收入6.2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40萬元;工資性收入2.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7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4戶,共鄉村人口111人,其中男性50人,女性61人。其中農業人口111人,勞動力54人。該村以滿族為主,其中漢族21人,滿族90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人畜混居的農戶22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村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質。